近日,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陆续发布了新发病例活动过的小区,并提醒居民,确诊病例已收入定点医院救治,小区居民不用担心和焦虑。其中,海淀区知春路82号院在2月10日被通报有一例确诊病例,现在小区防疫和居民生活情况如何,受到普遍关注。
据了解,知春路82号院是一个单位型社区,小区有两家物业入驻,其中华润物业负责生活区(南门),另一家神舟实业下属的物业负责办公区(北门)。近日,新京报记者来到该小区进行了走访调查。
防疫升级,物业自制“鞋底消毒池”
“您好,请出示出入证,并配合测量体温。”2月13日上午,新京报记者一来到知春路82号院南门,戴着高级别防疫口罩的物业门岗工作人员,马上上前进行提示。而南门入口处还有五、六位工作人员值守,配置了临时办公桌、测温枪、登记表、消毒液、口罩等,还在入口竖起了“共抗疫情”的宣传牌。而在北门口,也同样有物业人员在进行严格的测温、登记工作。
知春路82号院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
新京报记者发现,与别的小区入口不同的是,知春路82号院的南门口,设置了一个宽1米、长2米的鞋底消毒池。消毒池由红地毯及木质边框组成,下面铺上防止渗漏的塑料薄膜防止消毒液流失,每隔一段时间工作人员会补充喷洒消毒液。
“现在返京的人多了,除了戴好口罩、注意手卫生外,人员到处走,鞋底也是一个风险源。”小区物业工作人员介绍,这个鞋底消毒池是2月13日刚设置好的,目的是为了让防疫更不留死角。
小区自制的“鞋底消毒池”。图片来源:街道供图
新京报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因为小区中发现过确诊病例,所以物业一直高度戒备,不仅实行严格的封闭式管理,还持续保持高频消毒消杀。针对办公区、生活区以及车库等大面积需要消毒的场所,物业采用机械消杀车进行大面积喷洒高效作业,每次会出动1-2辆机械消杀车,每天消耗至少10桶120L的消毒液。
同时,在办公楼及居民楼宇内,物业工作人员会用手持小型喷雾器喷擦、酒精浸润的抹布擦拭等方式对每层楼梯间、楼梯扶手、电梯按钮进行细致消毒。
物业每天采用机械消杀车进行大面积喷洒高效作业。图片来源:街道供图
暖心!物业关爱独自隔离的小男孩
在知春路82号院,物业不仅做好防疫工作,而且也有人文关怀方面的暖心之举。而最令人感动的是,物业与小男孩小宇(化名)的温暖故事。
2月9日,居住在小区的小宇一家三口,妈妈确诊感染新冠肺炎,爸爸入院观察,只有13岁的小宇独自隔离在家。考虑到小宇父母与社区居委会干部每天依靠视频与小宇沟通非常不便,在征得小宇妈妈同意后,物业公司在小宇家中安装上了监控探头,方便在医院的父母随时关注小宇的情况。
为照顾小宇的起居,小宇的大姨每天做好饭菜,送到小区门口,再由物业工作人员接力,把饭菜送到小宇家门口。在得知小宇平时喜欢吃水果后,物业公司又购买了芒果、橙子、酸奶以及其他零食送到小宇家门口。同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给小宇带来了专门的垃圾袋,并定期专门为他清理生活垃圾。
及时通报安抚情绪,居民生活平稳有序
除了对特殊群体的关爱外,知春路82号院社区和物业也很注重对居民的情绪安抚,毕竟是出现过确诊病例的小区,保持居民心理稳定也是防疫的重要一环。
“在发现确诊病例后,我们就给居民们都发送了情况通报,并告知小区采取了紧急的封闭管理和消毒消杀措施,让他们知情、安心。”社区工作人员表示。
小区居民陈女士告诉记者,知道小区有一例确诊病例,但并不过于担心。“2月9日上午,患者确诊,当天下午1点半,疾控中心人员就来入户消毒了。同时,小区加强了防疫消毒、管控措施,我们也都看在眼里,所以不觉得慌。”
在生活购物方面,陈女士告诉记者,“买东西很方便,一次会多买一些,少出门。”据新京报记者走访发现,小区南门出去后往东走不远就有物美,往西走也有好几家菜店,都在正常营业,价格也比较平稳。记者在小区南门口看到,偶尔会有居民拎着大袋的菜回到小区,到了门口先向门岗出示出入证,然后再接受体温测量,随后才进入小区。
小区南门外不远处的菜店在正常营业。
同时,在小区门口,物业还放置了长桌,用于暂时存放快递。七鲜超市的快递小哥来了,把一包包写好了名字的蔬菜放到长桌上,然后就转身离开了。不过,也有好几辆快递车停在南门口,快递小哥戴着口罩不时打着电话,等着业主出来取快递。
陆续有小区居民到门口取快递。
新京报记者 杨娟娟 摄影(除署名外) 杨娟娟
编辑 武新 校对 李世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