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半年,A股市场的猪肉热潮继续。新京报记者梳理33家猪肉概念股半年报发现,共有25家上市公司在财报中提及生猪产业链带来的高效益。热潮之中,既有牧原股份、新五丰等企业净利增长数十倍的业绩热,也有万科A、振静股份等上市公司入局的跨界热。

 

享受生猪价格红利的同时,猪企大步扩张引来的资金、土地问题争议开始显现,而跨界企业将在技术、团队等领域面临考验。

 

15家猪企净利增长超一倍

 

2020年上半年,在国内猪肉供给偏紧,猪价仍未回落的情况下,上市猪企的业绩飘红。

 

据新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在25家半年报中提及生猪产业的A股上市公司中,新希望、双汇发展、温氏股份分别凭借446.96亿元、363.73亿元、359.68亿元成为营收方面的冠、亚、季军。

 

2020年上半年,共有20家猪肉概念股净利过亿元、7家公司净利超过10亿元,牧原股份凭借107.84亿元盈利一骑绝尘,其后是实现41.53亿元净利的温氏股份和实现31.64亿元净利的新希望。

 

值得注意的是,多家猪企净利增速“大爆炸”。上半年,15家公司净利同比增长一倍以上,涨幅位于前3的分别是牧原股份(增长7026.08%)、大北农(增长2556.2%)、新五丰(增长2384.61%)。同时,猪肉概念股也在资本市场上受到追捧。东方财富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猪肉板块指数年内上涨19.49%。

 

半年报中,多家企业提及,业绩增长主要因为生猪板块盈利向好。正邦科技称,上半年扭亏为盈,且净利增长9倍有余的主要原因在于,国内生猪供应持续紧张,生猪销售价格持续高位运行,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幅较大。而据农业农村部数据,2020年1月-6月,全国活猪均价为33.9元/公斤,同比上涨136.95%。

 

对于后续猪价走势,8月31日,在全国政协召开的重点关切问题情况通报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唐登杰指出,当前我国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随着猪肉消费回暖,特别是中秋、国庆等消费旺季的到来,下半年生猪市场价格总体仍将保持较高水平。“但随着生猪生产进一步恢复,生猪价格也将逐步回归合理区间”。

 

扩产引来“钱”“地”争议

 

伴随市场热度以及政策支持,我国猪企正在迅速扩充产能。2020年半年报中,温氏股份指出,自身签订生猪养殖投资协议规模1090万头,新增储备1500万头猪苗、1000多万养猪产能用地。6月29日,新希望宣布拟投资33.41亿元,建设12个生猪养殖项目。而在8月30日至31日,新希望在接待投资者电话调研时,将最新的养猪规划从2021年1500万-1800万头、2022年2500万头,提升至2021年确保2500万头出栏,挑战3000万头,2022年确保出栏4000万头。另据农业农村部对全国规模猪场全覆盖监测,今年以来,新建规模猪场投产累计已达9093个。

 

跑马圈地的同时,猪企的“资金”和“土地”问题也引来争议。5月22日,因在不到1个月的时间里披露8份投资协议,累计金额达79.3亿元,唐人神收到深交所关注函。深交所指出,上述金额占唐人神一季度末总资产的90.57%,占净资产的207.21%,要求唐人神说明是否会导致流动性枯竭及重大财务风险。

 

对此,唐人神回复称,从资产负债率指标来看,公司一季度的资产负债率为51.38%,整体负债水平不高。同时,唐人神发行的可转债将在7月6日进入转股期,转股后,资产负债率预计下降至44%左右。唐人神不会出现流动性枯竭的情况,出现重大财务风险的概率较低。

 

而在8月27日,牧原股份在河南省南阳市推进的“百场千万”工程引来用地质疑。8月28日,南阳市政府进行通报,表示将立即组成专题调查组进行全面调查,停建牧原集团相关项目,查清事实后,调查组将依据现行政策对存在问题进行处理。牧原股份也回应投资者称,在建设过程中将严格依照国家相关规定,保证合法合规建设和运营。

 

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增勇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国内资源环境整体还是比较适合家庭农场型的养殖模式,即通过“公司+农户”的合作方式,减少在土地资源和环境方面的压力。无论哪种模式,养殖企业扩张到一定程度后,还是会面临土地资源问题,土地资源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企业养殖业务未来发展空间,但要遵守“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国家政策”。

 

朱增勇还认为,生猪产业不仅涉及大型企业和中小养殖户在未来市场的竞争,还有龙头企业之间的竞争,扩张速度不宜过快。客观来讲,产能扩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企业在发展时,还需慎重把控速度,稳健扩张,对未来市场周期和风险等也要冷静预判。相较于扩充产能,养殖业的未来竞争更在于价值链竞争。“目前国内养殖品种大多都是三元商品猪,在肉质方面不会有本质的区别。所以除产能外,猪企也应注重提升生产成本的竞争力和对下游猪肉品牌的塑造。”

 

多企业跨界养猪

 

传统猪企扩产的同时,养猪带来的高盈利也让外行跃跃欲试,2019年下半年至2020年上半年,多家上市公司宣布将猪肉养殖列为跨界新站点。2020年上半年,东方财富Choice纳入的猪肉概念股,由2019年底的29只扩展至33只,新成员分别为万科A、赛为智能、天域生态和振静股份,均是通过跨界进入养猪领域。

 

资料显示,万科A主业为房地产,2020年3月,万科A所在的万科集团成立食品事业部,并在5月向社会公开招聘生猪养殖方向的管理人才;赛为智能主业为人工智能等,其猪肉业务主要由全资子公司前海博益开展;天域生态主业为园林景观,2019年9月与皮埃西(张家港)种猪改良有限公司签署种猪扩繁合作框架协议后入局养猪业;振静股份主业则为皮革制造,于2020年3月通过收购猪企巨星农牧进入生猪养殖行业。

 

8月4日,由万科A控股的珠海琴山佳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简称“珠海琴山佳业”)已出资100%收购利津华育养猪有限公司。在万科A通过收购开拓猪肉布局时,振静股份已通过收购将自己直接过渡成养猪人。9月3日,振静股份表示,因完成购买巨星农牧有限公司100%股权,振静股份董事会同意将证券简称变更为“巨星农牧”,公司全称变更为“乐山巨星农牧股份有限公司”,畜禽养殖及饲料生产和销售成为主营业务。振静股份称,本次更名是为突出养殖主业特征,未来将把生猪养殖业务逐步扩大到西南地区乃至全国。

 

朱增勇对新京报记者表示,猪肉行业效益向好时,常会有一些企业跨界进入,而企业行业经验对跨界效果和生猪养殖发展速度是有影响的。“实际上,经过多年考验,能在几轮产业波动下存活,并保持业务持续发展的跨界企业,大多还是像新希望、大北农等与产业链上下游相关的企业。”

 

对于跨界企业如何在养猪行业内建立根基,朱增勇认为,养猪行业具有一定技术和管理门槛,特别是在目前非洲猪瘟疫情等风险仍未消除的情况下,对技术和管理的要求也更高。新跨界的企业在种猪品种选育、饲料生产和养殖技术等方面,可能不如牧原、温氏等产业链健全的老牌猪企更具生产成本竞争力。

 

“如果本业与生猪养殖产业链完全不相关,那么在进军养猪的过程中,除了要有在该行业深耕的决心,还需要在产业资源、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培养和引进上多下工夫。”朱增勇表示,相较于从头自主建立养猪体系,收购的方法可能会更轻松些。“注资持股现有猪企,起码可以让跨界企业在养殖端具备一定基础。”

 

新京报记者 王思炀

编辑 李严 校对 李世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