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王思炀)新京报记者梳理33家猪肉概念股半年报发现,上半年,在国内猪肉供给偏紧,猪价仍未回落的情况下,上市猪企的业绩飘红。享受生猪价格红利的同时,猪企大步扩张引来的资金、土地问题争议开始显现。

 

伴随市场热度以及政策支持,我国猪企正在迅速扩充产能。2020年半年报中,温氏股份指出,自身签订生猪养殖投资协议规模1090万头,新增储备1500万头猪苗、1000多万养猪产能用地。6月29日,新希望宣布拟投资33.41亿元,建设12个生猪养殖项目。而在8月30日至31日,新希望在接待投资者电话调研时,将最新的养猪规划从2021年1500万-1800万头、2022年2500万头,提升至2021年确保2500万头出栏,挑战3000万头,2022年确保出栏4000万头。另据农业农村部对全国规模猪场全覆盖监测,今年以来,新建规模猪场投产累计已达9093个。

 

跑马圈地的同时,猪企的“资金”和“土地”问题也引来争议。5月22日,因在不到1个月的时间里披露8份投资协议,累计金额达79.3亿元,唐人神收到深交所关注函。深交所指出,上述金额占唐人神一季度末总资产的90.57%,占净资产的207.21%,要求唐人神说明是否会导致流动性枯竭及重大财务风险。

 

对此,唐人神回复称,从资产负债率指标来看,公司一季度的资产负债率为51.38%,整体负债水平不高。同时,唐人神发行的可转债将在7月6日进入转股期,转股后,资产负债率预计下降至44%左右。唐人神不会出现流动性枯竭的情况,出现重大财务风险的概率较低。

 

而在8月27日,牧原股份在河南省南阳市推进的“百场千万”工程引来用地质疑。8月28日,南阳市政府进行通报,表示将立即组成专题调查组进行全面调查,停建牧原集团相关项目,查清事实后,调查组将依据现行政策对存在问题进行处理。牧原股份也回应投资者称,在建设过程中将严格依照国家相关规定,保证合法合规建设和运营。

 

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增勇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国内资源环境整体还是比较适合家庭农场型的养殖模式,即通过“公司+农户”的合作方式,减少在土地资源和环境方面的压力。无论哪种模式,养殖企业扩张到一定程度后,还是会面临土地资源问题,土地资源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企业养殖业务未来发展空间,但要遵守“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国家政策”。

 

朱增勇还认为,生猪产业不仅涉及大型企业和中小养殖户在未来市场的竞争,还有龙头企业之间的竞争,扩张速度不宜过快。客观来讲,产能扩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企业在发展时,还需慎重把控速度,稳健扩张,对未来市场周期和风险等也要冷静预判。相较于扩充产能,养殖业的未来竞争更在于价值链竞争。“目前国内养殖品种大多都是三元商品猪,在肉质方面不会有本质的区别。所以除产能外,猪企也应注重提升生产成本的竞争力和对下游猪肉品牌的塑造。”

 

新京报记者 王思炀

编辑 李严 校对 李世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