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起,A股市场上的老牌“妖股”暴风集团正式退市。其曾经在A股市场上叱咤风云,甚至一度被视为是中概股回归的“标杆”与“旗帜”,如今退市确实值得人们反思。


暴风集团2015年在创业板上市,由于当时整个A股市场处于“疯牛”之中,加上暴风集团自带的“互联网基因”,以至于该股上市后受到市场暴炒,前41个交易日收获37个涨停,其中一字涨停28个,股价最高达到327.01元,股票市盈率超过千倍,成为市场上著名的“妖股”。暴风集团股票的高估值定位,成了市场上的一面旗帜,吸引着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的回归。


然而,市场对暴风集团的爆炒终究没有逃过“炒得越高,跌得越惨”的命运,暴风集团留给市场的仍然还是一地鸡毛。在创出327.01元的高价之后,暴风集团的股价回落,并逐波下行,最终形成“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走势,到11月9日收盘退市,股价只剩下0.28元。如果没有上市之初的爆炒,投资者付出的代价将会小得多。投机炒作带给市场的风险,在暴风集团的身上体现到极致。而此次退市,但愿投资者能够吃一堑长一智,远离这种“妖股”炒作。


市场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是,暴风集团上市到底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对于A股市场的发展至关重要。关于企业上市的目的,市场上有一个通用的说法就是为了企业“做大做强”,但就暴风集团来说,上市5年灰头土脸地退市,这与“做大做强”的目标相去甚远。


实际上,现实给出的答案是为了股东减持,这也是不少企业上市的目的。往往,限售股一经解禁,股东就纷纷减持,一些高管甚至辞职套现,留下一个空壳在市场上。暴风集团就是这样的典型,截至去年底,除了实控人冯鑫还未来得及大规模减持之外,公司原来的限售股股东以及高管几乎全部减持完毕,而且高管们也悉数辞职走人,整个公司只剩下10余名员工。


这值得市场思考,因为A股市场一直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为己任,这种做法显然是对股市资源的一种浪费,同时也是对股市融资功能的扭曲。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股东减持制度存在的漏洞为一大原因。以暴风集团为例,上市当年业绩达到高峰,2015年公司利润达到1.73亿元,较上一年增长313.23%。但从2016年起公司业绩出现变脸,其中,2016年利润为5281.17万元,较2015年下滑了近70%;到2018年巨亏10.90亿元。对于这种业绩变脸公司,如果放任其原始股东减持,其实就是把风险转嫁到了公众投资者身上。


因此,对于这种业绩变脸公司,理应限制其原始股东的减持。暴风集团留下的这个教训不能说不深刻,希望A股市场能够铭记,并尽快将股东减持制度予以完善。


 □皮海洲(财经评论人)编辑 王进雨 校对 张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