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迎来今冬初雪,也带火了第一波的“冬日经济”。11月21日,新京报记者探访多家餐饮、便利店和生鲜平台看到,海底捞、巴奴毛肚火锅等餐馆排队等位时段提前,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等生鲜平台火锅食材热销,便利蜂、7-11等便利店热饮以及保暖用品热卖。专家认为,随着疫情过后的经济平稳复苏,“冬日经济”或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火锅店就餐时间提前,有餐厅等位需要2小时

 

初雪来袭,成就了“冬季的第一顿火锅”热潮。多家火锅店生意异常火爆,家人火锅店聚餐的情况明显增多。中午12点,巴奴毛肚火锅世纪金源店已有一大拨儿消费者正在排号等位。一位等位的消费者告诉新京报记者,他从11点半就开始拿号等位了,半小时过去了前面还有几十桌。“今天是北京下的第一场雪,初雪的日子很适合和家人吃顿火锅。”

 

巴奴毛肚火锅世纪金源店店长介绍,或受初雪影响,今天上午10点多就开始有客人前来就餐,11点就开始排队,用餐高峰排队要等上2个小时,订餐电话更是接个不停,平均每5分钟就来个订餐电话。为应对大雪寒冷天气,今天的备货是平时的两倍以上,“尤其是毛肚这道菜,是我们火锅的主打菜,今天卖得最好,几乎每桌必点。”巴奴毛肚火锅相关负责人称。

 

下午三点半是非就餐高峰时段,海底捞石景山万达广场店依旧座无虚席。该店负责人陈经理介绍,以往周末大概11点陆续上客,今天到店就餐时间明显提前,11点刚过就开始排队等位,一直持续到下午三点等位情况才有所缓解。“北京迎初雪,涮火锅也成了很多顾客的第一就餐选择,中桌、大桌明显比平时要多不少,店内今天晚餐时段的包间及固定餐位都已约满,预计客流量会比上周末大很多。”此外,周末备货量会比工作日要更大,“例如捞派滑牛肉、捞派鸭肠、捞派豆花等菜品点单率都比较高,要提前备足,不少顾客今天还尝试了我们的新品猪肚鸡锅底。”陈经理说。

 

火锅食材成为超市、生鲜平台热销品

 

伴随着气温骤降,线上购物成为不少人选择。新京报记者从每日优鲜、叮咚买菜、家乐福、美团买菜、沃尔玛等企业了解到,以火锅、煲汤、烤红薯等食材为代表的冬季食材进入热销行列。

 

11月21日,新京报记者打开每日优鲜APP发现,“在家火锅”食材系列进入热卖排行榜。其中,恒都牛肉卷、梅林午餐肉、呷哺呷哺蘸酱等都属于热卖爆款。叮咚买菜数据也显示,火锅、汤锅、水饺、小笼包、烤红薯等成为不少人冬季的食材选择。其中,火锅类产品销售量本周同比增长超过100%;水饺的销量增长超过60%;用于熬制骨汤的排骨、羊肉、乌骨鸡等增长均超50%。

 

商超的线上售卖渠道也迎来升温。家乐福相关负责人告诉新京报记者,家乐福近日上线滋补火锅节,一些羊后腿、羊蝎子、枸杞、红枣等“暖冬食材”进入优惠促销阶段。“尤其今天北京下雪,羊肉卷、牛肉片、火锅底料等火锅食材和配菜销量增长100%以上,一些脐橙、蜜桔、秋月梨等水果的销量也随之增长近一倍。”沃尔玛相关负责人表示,沃尔玛山姆会员店上线了“浓情火锅节”活动,除了中式火锅以外,还推出了日本寿喜锅、韩国部队火锅和澳洲肥牛火锅等口味,均迎来很好销量。

 

牛羊肉等暖冬食材成为热销爆款,价格方面是否会有所上涨?中国肉类协会常务副会长陈伟对新京报记者表示,“秋冬季是肉类食品的销售旺季,尤其是元旦和春节,在国内肉类产能逐步增加、储备肉持续投放、进口肉不断增长等因素支撑下,肉类市场大局基本稳定,冬天肉类供应不会出现大的短缺,价格相对稳定,不会出现暴涨或者暴跌的情况。”

 

热饮、关东煮成便利店爆款产品

 

除了畅销的火锅,在便利蜂、7-11、全家、罗森等便利店,咖啡豆浆等热饮、热腾腾的关东煮等成为冬日爆款产品。


便利蜂热饮柜

 

便利蜂慈云寺门店,现场除了自助现制的热咖啡、热豆浆、热巧克力等产品以外,还有专门的暖柜热饮陈列区。一个暖饮柜陈列有近40种单品,包括咖啡、豆奶、茶饮料,以及芝麻核桃露、冰糖雪梨等中式饮品。一位店员告诉记者,暖饮柜可通过外在加热,使饮品维持在45℃至65℃左右,口感和营养成分均能够保持最佳。除了热饮以外,暖手宝、全暖贴、手套、保暖天鹅绒连裤袜等保暖产品也在热销陈列展台。“一大早,很多人就来买暖宝宝和手套了。”店长告诉记者。便利蜂数据显示,本周以来,便利蜂店内热饮产品日销量以14%的速度持续增长。尤其是早晚间时段,会出现购买高峰。

 

7-11便利店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进入冬季以来,热饮、关东煮、自热火锅等产品进入销售旺季。“我们一个暖柜可以陈列100多款产品,差不多是一天的销量,今天下雪,热饮销量较多,今天中午已经开始补货了。”朝阳区一家7-11便利店店长说。此外,全家FamilyMart方面表示,天气逐渐转冷,热食、热饮销量有上升趋势,关东煮销量较上周成增长约10%,热饮销量增长在125%左右。

 

针对初雪带来的“冬日经济”现象,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赖阳向新京报记者表示,随着季节更迭,人们的消费方式也会改变,一些暖冬产品成为热销爆款,“冬日经济”或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新京报记者 欧阳晓娟 图片来源 企业供图

编辑 秦胜南 校对 李项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