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王卡拉)虽然我国肿瘤早筛市场还处于发展初期,但融资空间广阔。从各公司开发的肿瘤早筛检测技术来看,主要分为单癌种检测和多癌种检测两大类,而肺癌、肠癌、肝癌、胃癌等中国高发癌症成为各企业早筛产品研发的对象。
在单癌种早筛产品研发方面,康立明生物的大肠癌检测产品“长安心”于2018年11月获批上市,适用于“临床医生建议做肠镜检查的患者的辅助诊断”。
和瑞基因也从2018年开始布局肿瘤早筛产品。公司与国家肝癌科学中心/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联合发起全国近20家医院参与的前瞻性万人队列肝癌极早期预警标志物筛查项目。基于该项目研究取得的突破性成果,和瑞基因开发出临床应用级别的早筛产品莱思宁,并于今年8月宣布上市,通过LDT(实验室检测服务)模式率先在国内20余家三级医院落地。
兴业证券研报分析指出,目前研发的单癌种检测产品中,针对肝癌和结直肠癌的研发项目最多。以肝癌早筛为例,贝瑞基因的莱思宁能达到93.1%的灵敏度和95.7%的特异性;泛生子在研的肝癌早筛检测HCCscreen特异性达到98%的情况下,灵敏度稳定在93%以上;鹍远基因的常乐思检测早期结直肠癌和癌前病变(进展期腺瘤)的敏感性为91%,对结直肠癌的敏感性为94%-97%,特异性为99%,如今正在美国申报上市。
另一肿瘤早筛技术——泛癌种早筛技术,被认为是下一代肿瘤筛查技术的突破口,也成为企业和市场关注的新方向。今年9月,和瑞基因公布多癌种早筛早诊路线图,从单癌种跨入多癌种行列,计划在3-5年时间内,争取交付5-8种中国高危高发肿瘤早筛早诊的研究成果,并进行产业化落地。泛生子首席运营官洪颖在公开场合表示,针对我国高发的肝癌、肺癌、胃癌、肠癌等,公司希望最终将各癌种特异的肿瘤标志物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泛癌种的产品,用于高发人群、高危人群的肿瘤早筛。
燃石医学也从肺癌早筛扩展到泛癌种早筛,计划将正在开发的肿瘤早筛试验升级为泛癌检测,并于今年5月启动国内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前瞻性泛癌种早检研究,研究预期纳入超过14000例受试者。
除此之外,还有莱蒙君泰、泰莱生物、思勤医学、核子基因、优迅医学、吉因加等多家企业在研发泛癌种早筛技术。“用同一种方法针对多种癌症筛查,最困难的就是如何排除阴性,短期内很难爆发性地出现一个针对所有癌症的早筛技术,但我相信那一天会到来。”诺辉健康CEO朱叶青认为,会有越来越多的公司投入到这个行业,利用多种技术找到泛癌种早筛的解决方案。
校对 李项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