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消费有何特点?哪些因素推动实现“开门红”,而疫情期间形成的一些消费新趋势又能否持续?对此,新京报记者采访了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所长董超、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以及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


在专家看来,疫情之下,消费行为出现分化,一部分消费者变得更为谨慎,储蓄观念增强,但也有一部分消费者强调及时行乐,消费倾向进一步上升。此外,2020年,受疫情冲击,消费恢复速度慢于整体经济的复苏,展望2021年,前期备受压制的旅游、航空消费会迎来强势反弹,餐饮消费也将继续恢复,汽车消费、农村地区的消费潜力有望成为我国消费潜力释放的主力军。


谈开门红

选择性、灵活性增强 收入提高拉升消费底气


新京报:如何看待今年春节消费?


董超:可以发现,春节期间的疫情防控和促消费“招数”是齐头并进的,虽然“就地过年”人数攀升给交通运输、旅游消费带来冲击,但多地发放消费券、各行各业春节不打烊,各类生活必需品充足供应,都为2021年的消费回稳、向好和扩大内需奠定了良好基础。


正因今年春节“就地过年”的新趋势,新型消费也异军突起,网络购物、餐饮外卖、快递物流等均较往年春节有大幅增长,本地游、近郊旅游成为假日休闲的重要活动,看电影也成为大家过年必不可少的“精神消费”,大年初一全国电影票房刷新全球单一市场单日票房纪录。


整体而言,春节消费“开门红”,反映了居民消费的选择性、灵活性增强,促消费有很大潜力,扩内需有广阔空间。


新京报:亮眼数据背后有哪些推动因素?


赵萍:春节期间消费表现亮眼的原因主要有三个,首先是收入预期向好,人们更愿意消费。2020年收入指标、就业指标都给人们带来了消费信心。


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了正增长,与老百姓收入来源直接相关的稳就业政策持续推进,去年年均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6%,低于6%左右的预期目标,这都给了人们消费的底气。再加上各地发放消费券、红包和促销活动的刺激,大家在春节期间的消费意愿显著提升。


其次,市场供应有保障,消费更便利。根据节假日市场特点及疫情防控形势变化可能对生活必需品市场造成的影响,各地提前制订保障供应工作预案,根据不同消费群体的个性化需求,增加库存数量,丰富商品种类。保障粮、油、肉、蛋、菜、奶等主要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充足,能够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在春节期间的生活需求。


而且,很多消费者响应就地过年倡议,商场超市餐饮企业不打烊,开门率创历史新高。春节档影片内容丰富,满足了不同年龄层观众不同的观影需求。网上年货节、快递不停运,这些都增加了线上、线下的消费选择,有利于释放消费潜力。


此外,疫情防控有成效,人们敢于消费。配合疫情防控,扫码、测温、戴口罩成了春节消费的必要保障手段,预约、限量、错峰成为春节旅游的标配,人们到不同场所都能放心消费。


谈新趋势

外卖与线上服务消费催化 下沉市场潜力大


新京报:疫情给消费市场带来不少新变化,是否能持续?


赵萍:我比较关注两个方面的新变化:兼具宅经济和网络购物两个趋势的外卖与到家服务,未来将会更受关注。另外一个是线上服务消费,疫情发生后,不仅线上实物商品消费保持较高增速,线上服务消费也呈现爆发式增长,线上教育、远程医疗、云健身、在线办公迅速普及。


疫情加速了这两大变化,这些变化未来仍将成为消费的重要发展方向。


一方面,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费升级呈现品质化、无形化两大特点。当前,中国人均GDP已经超过1万美元,物质及精神需求都日益增长,具体表现为人们对品质商品、品质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并通过消费行为追求更有品质的生活。


在商品消费、服务消费的结构上,无形的服务消费增速及其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将会持续提高。2019年,我国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达9886元,比上年增长12.6%,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45.9%。


另一方面,我国电子商务虽然起源于商品消费,但随着电子商务的平台化发展,平台上销售的服务种类也越来越多,从酒店、机票、车票预订到教育、文化、娱乐、健身等不断丰富,服务消费市场也不断细分。因此,疫情催化了线上服务消费,各种到家服务让人们足不出户便可享受服务,线上服务消费将成为重要的增长方向。


新京报:下沉市场已成重要消费大军?


付一夫:近年来,关于下沉市场觉醒的讨论已经比较多了,但春节期间的数据再度反映了下沉市场居民的消费意愿、消费能力都比较强,仍有较大的消费潜力可以挖掘。


放大视角来看,近年来,三线及以下城市的GDP增幅普遍比一二线城市更高,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提高。也就是说,经过多年发展,下沉市场的经济基本面、居民消费潜力已今时不同往日了。


未来,无论是从促消费还是从挖掘经济增长潜力的角度来说,三线以下城市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这肯定是一个大趋势。


另外,三线及以下城市包括农村地区的土地面积占比超9成,人口占比超7成,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如果这些地区和人群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对于未来中国的消费增长、扩内需、畅通内循环而言,都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谈促销费

服务消费尚未“回血” 减负可让百姓花钱无忧


新京报:2020年虽然中国经济实现正增长,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仍同比下降3.9%,为何消费恢复的速度慢于整体经济的复苏?


赵萍:消费恢复速度更慢的主要原因是服务消费仍未恢复到常态化增长区间。


从去年7月起,随着消费市场回暖,全国商品零售月度同比增速由负转正,经过半年多的恢复,到2020年12月份,商品零售同比增长5.2%。今年春节黄金周期间,消费实现较快增长,规模甚至超过2019年同期,表明中国消费已经进入了正常的增长轨道。


但从服务消费来看,虽然去年12月份全国餐饮行业收入实现正增长,但是增速仅为0.4%,还没有恢复到常态化增长区间。而且由于疫情防控需要,电影院、演出场所、体育健身等服务消费场所还需要限流,跨省旅游、入境旅游还没有恢复正常,从而制约了复苏的速度。随着餐饮行业和其他服务行业相关消费的恢复,未来,消费增速有望进一步提升。


新京报:在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2013年-2019年为60%左右,如果和发达经济体70%、80%的水平相比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如何才能进一步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


赵萍:首先,要加快收入分配改革,稳步提升居民收入水平。很多服务消费属于非必需消费,收入弹性较大,也就是,收入水平越高,服务消费的需求越强烈。因此,一方面,要加大对就业的支持力度,完善工资制度,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另一方面,要逐步缩小收入差距,完善再分配机制,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和精准性,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强全社会的消费能力。


其次,要增加投资渠道,让老百姓能获得合理的投资回报,限制各种投机行为。


第三,要减轻老百姓的负担,提高公共服务的支持力度,减少后顾之忧,而无需为了养老、教育、医疗过度储蓄,放心消费。


新京报:未来哪些措施可以促进消费回暖?


董超:为进一步应对疫情给消费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些措施可以考虑推进,包括加大汽车促消费力度,稳定消费预期。汽车消费综合带动效应仅次于住房,但现有的限行、限购政策则限制了汽车消费,因此,抓住时机充分释放前期受抑制的消费需求,可带动消费增速上行,较好地稳定消费预期。


此外,以打造商贸小镇为抓手,挖掘农村消费潜力。把打造具有一定消费集聚力、消费辐射范围广的小镇作为提升农村消费水平和促进就业的关键载体,加大现代供应链赋能、品牌赋能力度,使农村居民能够与城市居民享受到同质同价的优质消费品和服务;营造国际消费环境,把消费升级红利更多留在国内。可大力优化本土供给,使消费者在国内也能享受到国际同等水平的商品、服务和消费环境,目前,消费回流的潜力已初步显现,春节假期,海南离岛免税店仅7天的销售额就超15亿元。


展望2021年,疫情下产生的许多新消费理念、新消费场景也将持续影响我国的消费市场,相信在疫情防控形势向好之下,前期备受压制的旅游、航空消费会迎来强势反弹,餐饮消费也将继续恢复,汽车消费、农村地区的消费潜力也成为我国消费潜力释放的主力军。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潘亦纯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贾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