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春节过后,咖啡市场再次活跃起来。加拿大国民咖啡Tim Hortons咖啡中国(简称“Tims咖啡”)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便捷式咖啡品牌时萃SECRE(简称“时萃”)也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此外,星巴克、雀巢、瑞幸咖啡等品牌也在年初推出新品,试图巩固消费者。

 

业内人士指出,咖啡行业在国内市场前景较好,不少品牌纷纷开始加码,对比欧美地区,国内消费者对咖啡的需求仍然有较大上升空间。就行业而言,无论是现磨咖啡,还是便携式咖啡,流量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对品牌的发展尤为重要。

 

咖啡成长性获资本青睐

 

对咖啡品牌来说,资金可谓发展动力之一。国内咖啡市场虽已经过一轮洗礼,但无论是精品咖啡,还是现磨咖啡,都还是资本市场的宠儿。

 

3月初,有消息称,便捷式精品咖啡品牌时萃SECRE已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无锡金投领投,老股东弘晖资本等跟投。本轮资金将主要用于线下咖啡门店拓展、品牌建设及咖啡产品研发及迭代。作为一个创立不足两年的品牌,时萃已经获得四轮融资。

 

加拿大国民咖啡Tims咖啡也在2月底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本次融资由红杉资本中国基金领投,腾讯增持,钟鼎资本跟投。正值Tims咖啡进入中国市场两周年之际,本轮资金将用于门店拓展、数字化基础建设及品牌建设等领域。2021年计划新增200家以上咖啡馆,包括标准店、Tims Go和主题店等多种门店形态,未来几年内在全国开设1500家咖啡馆的计划保持不变。此外,今年Tims咖啡还将尝试进军咖啡零售领域。

 

近日,意大利咖啡品牌illy coffee(意利)完成2亿欧元股权转让融资,投资方为美国私募基金Rhône Capital LLC,股权占比20%,illy coffee投后估值10亿欧元。此外,天眼查平台显示,上海连锁精品咖啡品牌Manner coffee已完成A+轮融资,新加坡投资公司淡马锡入局。

 

对于国外咖啡品牌来讲,进入中国市场,获得大集团投资,实际上是需要大集团辅助来开拓市场,继续大量开店,然后获得更多新的优质客户资源。而对于精品咖啡来讲,获得资金来持续创新,或者拓展线下,也是发展方向。

 

时萃SCERE创始人兼CEO范若愚曾表示,在咖啡行业,2018年是个拐点,2018年以来,包括瑞幸咖啡在内的多个咖啡新品牌出现,这些品牌做了非常多改变。驱动大数据使用一些新零售方式,让更多人能够在不同场景下喝到咖啡。但是目前来看,这波潮流才刚刚开始,还没有看到在这波浪潮里面真正起到引领作用的品牌,所以这对所有的新咖啡品牌可能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消费品投资人辛伟东对新京报记者表示,站在投资人的角度,咖啡行业的核心逻辑在于:咖啡在全球拥有12万亿元市场规模,是世界“三大饮品”之一,咖啡(生豆、熟豆、提取物)贸易量巨大,在全球范围内可以称为超级食品。然而相比于全球,咖啡在国内当前只有不到1000亿元规模,渗透率很低,中国内地的咖啡人均消费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与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以及日本相差20-30倍。基于巨大的人口红利以及目前所处的阶段,咖啡消费习惯正在养成,市场规模年化增速可以达到15%以上,潜在市场空间较大,是比较理想的投资窗口期。

 

创新产品拉拢消费者

 

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新产品总是对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者拥有较高吸引力。因此适时推出新品,也是咖啡品牌不断满足消费者新鲜感的手段。

 

3月4日,新京报记者从雀巢咖啡了解到,其即饮系列丝滑拿铁推出新品——春日限定樱花舒芙蕾拿铁。该产品还从升级消费体验维度,与日本插画协会金奖艺术家木内达朗进行艺术联名。

 

值得注意的是,樱花口味产品成为近年来快消品牌追捧的重点,一方面,该口味贴近时间线,春季赏樱人群增多,较为应景。另一方面,樱花系粉粉嫩嫩的外包装也吸引了不少有“少女心”的消费者。

 

瑞幸咖啡也已启动樱花季宣传,首发珞珈樱花拿铁、抹茶少女樱拿铁两款新品,产品包装外观也充满樱花元素。瑞幸咖啡还发布了樱花草莓胶原酸奶冻、桃桃茉香半熟芝士等产品。

 

雀巢大中华区咖啡业务资深副总裁何文龙表示,中国咖啡市场是全球创新最活跃的市场之一,随着消费升级,对饮品口味与衍生体验并重的消费需求成为新趋势。即饮咖啡是雀巢咖啡业务的重要板块,雀巢咖啡针对中国市场进入“井喷式”的创新阶段,未来针对分销方面继续探索。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表示,咖啡目前在国内的人均消费量仍很低,成长空间随着消费者群体的快速增长而扩大。在口味方面,只是产品在浅层次的差异,无法深化为竞争护城河,咖啡行业的最终竞争力还是咖啡豆的品质和咖啡制作的工艺。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中国消费者已经逐渐接受咖啡作为日常消费,创新则是留住消费者的手段,在产品品质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创新是为咖啡品牌锦上添花的方式。在寻求创新的形势下,不少新锐品牌开始凸显,例如三顿半、时萃等,都拥有自己的特色,也成为消费者的关注点之一。

 

线上线下联动成“双保险”

 

目前,中国的咖啡市场已经从导入期进入成长期,整体市场容量不断扩大,不同层次的品牌也应运而生。在市场份额趋于稳定后,完善产业链的布局将成为头部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随着业内品牌将触角延伸至全渠道,线上的曝光以及线下的体验,将不断打动消费者。

 

在辛伟东看来,咖啡消费场景趋于多元,对品牌商而言,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多业态多渠道经营的手段,扩大了服务半径,提升了品牌渗透率。因此线上线下的“双保险”核心是展现品牌商重视客户消费体验,强调品牌价值的重要举措。

 

前瞻研究院的《2020-2025年中国咖啡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显示,初步估计我国咖啡行业的市场规模到2026年接近1700亿元。在细分的即饮咖啡市场中,据欧睿国际数据,2021年国内即饮咖啡市场也预计将突破149亿元。

 

作为头部品牌,星巴克在京东的官方旗舰店3月3日开业,星巴克繁花杯系列、樱花杯系列、臻选黑白系列等数十款春季新品开售。店铺还售卖实体星礼卡、季节性食品(如星冰粽、月饼)及对应礼券。此前星巴克已经在天猫开设旗舰店,2020年11月12日,星巴克中国发布消息称,双11当天,星巴克天猫官方旗舰店销售额冲破2亿元大关,同比增长超过90%。

 

生于线上,发于线下,这是一些精品咖啡品牌在做的思考题。时萃2020年在深圳开设出首家线下咖啡店,菜单中超过50%均为创意饮品。时萃今年计划以华南为中心,逐步进入深圳、广州、佛山等一、二线城市,年内预计至少开出30家门店。时萃希望从线上精品咖啡冲饮做起,逐步扩张到线下,以及线上线下全覆盖一体化运营,让用户在不同时间、不同场景达到不同的触点。

 

沈萌认为,线上线下联动才可能实现短期内的规模化经营。新兴的咖啡品牌都是在争夺初级咖啡消费者,这个群体是价格和好奇偏好主导,而传统咖啡品牌则是聚焦深度咖啡爱好者,两者短期内不会直接竞争,但从长期来看,两者必然会向对方的领域拓展。

 

“基于我们的理解,对咖啡趋势做大胆猜测,未来咖啡行业产品更加丰富。”辛伟东认为,消费场景更加多元,传统的速溶咖啡、店头咖啡、商超咖啡三大业态的结构有望发生变化,新零售咖啡借助互联网打破了空间束缚,线上线下融合一体化,堂食+自提+外卖,丰富了消费场景,兼顾了品质、性价比和便利性,相对而言,在各方面均有优势。

 

新京报记者 王子扬

编辑 李严 校对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