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央党校教授、博导,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汪玉凯


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开启了真正融入世界的历史征程。入世20年来,对中国这样一个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究竟意味着什么,我想这是全世界都看得很清楚的,不必多言。但就我个人观察,有两个方面是至关重要的,值得我们深思。


一、入世加速中国经济崛起


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加速中国经济的崛起。原因很简单,在入世之前,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经济体,对与中国的贸易按照非世贸组织成员对待,不仅关税高,而且在许多领域都有诸多限制。而加入世贸组织后这方面的许多障碍得到剪除,中国物美价廉的产品源源不断地输入世界各地,拉低了世界、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物价水平,使世界各国人民得到了巨大的实惠,中国经济也在快速发展的国际贸易和扩大对外开放中,获得了巨大的机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机遇和变化集中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中国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开始真正腾飞。按照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从1978年改革开放起步到2000年的22年间,中国经济由占世界GDP不到2%,提高到3.65%,2000年的中国经济总量为99214亿人民币,大约折合1.25万亿美元。而入世后的前九年,也就是到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为397983亿人民币,折合59266亿美元,正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到2020年,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过100万亿人民币,大约折合15.7万亿美元,约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7.4%,当年美国经济总量20.9万亿美元,占世界比重为24.7%,实现了近代以来中国经济占世界经济总量的大反转。按照美国历史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森的研究结论,他认为中国在1820年的时候,经济总量仍处于全球第一位,占世界的比重高达32.9%。后来由于外来入侵,国内战乱,中国经济占世界经济总量一路下滑。新中国成立后,虽然我们也不断在发展,但与世界二战后出现的经济高增长相比,我们与世界经济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拉得更大了。而入世后中国经济的腾飞、实现的历史大反转,无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其次,入世加速了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由于入世后中国对外开放的力度明显加大,对外进出口贸易快速增长,许多发达国家纷纷把一些产业、包括高科技制造业如电子器件、通讯、计算机装配等向中国转移,为中国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和强大的制造能力,提供了重要机遇。通过十几年的迅速发展,中国在不少重要工业产品方面已成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生产大国,中国现在已有100多种制造产品的产量处于世界第一位,囊括了家电制造业、通讯设备、纺织、医药、机械设备、化工等十多个行业。可以肯定地说,中国目前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产业链,在世界制造业中扮演关键角色,都与加入世贸组织是分不开的。


第三,入世为中国资本走向世界,参与世界国际合作开辟了新的途径。在中国入世之前,中国的改革开放,更多地是吸引外国资本来中国投资设厂。但是加入世贸组织之后,这种情况就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由过去主要吸引外资到走出去的双向开放转变。这对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跨国企业,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和国际资本,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按照商务部公布的数据,201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处于全球第二,达到1369.1亿美元,存量处于全球第三,到达2.2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7.7万亿美元)和荷兰(2.6万亿美元)两个国家。中国超2.75万家境内投资者在全球188个国家(地区)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4.4万家,全球80%以上国家(地区)都有中国的投资。


第四,入世也加速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历史进程。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和储备货币的过程。在入世之前,我国的人民币虽然也与周边的越南等8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边境贸易本币结算的协定,但真正走向世界,还是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比如2001年12月后,中国先后与泰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以及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签订了本币的双边或单边互换协议,使人民币国际化进入实质性阶段。目前,人民币不仅成为许多国家与中国进行贸易的结算货币,而且随着国际旅游业的兴起,人民币流通使用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人民币在一些国家除了作为结算货币和支付货币外,还可以自由兑换。所有这些,都在为人民币走向世界并最终成为可储存的货币,铺平道路。


二、入世倒逼政府治理变革


记得加入世贸组织之初,中国流行一句话,叫入世先要政府入世,意思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受到最大挑战的,不是企业,而是政府。原因很简单,能否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体系,实施有效治理,这个责任主要在政府,在政府的管理行为。纵观入世20年的发展进程,应该说,政府治理发生的变化无疑是巨大的。


完成艰难的入世谈判后,我们的政府工作,始终把顺应入世后的政府改革放在突出地位,为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做出了不懈努力。总体而言,入世倒逼政府治理变革,至少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一是大刀阔斧地推进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1998年开始,对政府系统的机构进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改革,将国务院直接管理工业的部门几乎全部撤销,国务院的工作人员精简将近一半,为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政府奠定了基础。顺应入世的要求,我们于2003年新组建了商务部,并于2008年进行了大部制改革,为转变政府职能提供了重要保障。2018年,按照党中央的统一部署,对国家的行政体制进行了重大调整和改革,如组建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这些改革,几乎都是围绕构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政府、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展开的。


二是修订法律、降低税率。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政府治理面临的第一个大问题,就是如何按照入世的承诺,修订法律、降低关税。特别是有关法律法规修订是非常紧迫和繁重的。2002年以后,我们按照法制统一、非歧视性、公开透明的原则,规范政府行为,为国内外企业创造更加公平、透明和可预见的市场环境。2018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论坛开幕式上向世界宣布,中国将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保护知识产权,主动扩大进口,进一步降低关税。按照商务部2021年10月公布的数字,在开放市场方面中国承诺的货物关税降到9.8%的目标,已经实现;在进口方面,中国关税总水平降到7.4%,低于所有发展中成员国家、接近发达成员国家水平。按照我国入世时的承诺,要在2007年开放9大类100个分部门,目前中国实际开放接近120个分部门。


三是持续推动放管服改革,建立市场准入清单制度。


加入世贸组织后对中国政府另一个重大挑战,就是如何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减轻企业和公众在政府办事的负担。在这方面,中国政府的一个重要做法,就是在行政审批改革方面持续发力,围绕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和优化服务深化改革。到2018年国务院部门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比例超过40%,不少地方政府超过70%;非行政许可审批彻底终结;中央层面核准的投资项目数量累计减少90%;外商投资项目95%以上已由核准改为备案管理。与此相联系,就是对市场准入实行清单制度。比如。2020年版市场准入清单与2018年版清单相比,事项数量由151项缩减至123项,缩减比例达到18%,与2016年试行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草案(试点版)》328个事项相比,缩减比例高达62%。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的实施,对规范市场准入管理,减少政府对市场不必要的干预发挥了重要作用,吸引更多的外国资本来华投资。


四是加快政府数字化转型,优化营商环境。入世后,中国政府变革的一个突出变化,就是加快了政府数字化转型的进程。目前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与所有地方政府都实现了联网,中央部委也有50多个部委实现联网。全国4300多个县以上政务服务中心在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上承载了300多万项政务服务事项,创造出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一网通办等多种服务方式, 极大地改善了政务服务环境,促进了营商环境的优化。从2018年起,中国营商环境便利度排名,由78位上升到2020年31位,已经充分说明数字政府建设已经取得了重要成效。


编辑 陈莉 校对 李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