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高房价,不少大城市的新市民和青年人存在住房困难。近年中央和地方密集出台政策促进解决这一问题,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就是其中重要一环,我国初步计划“十四五”期间40个重点城市新增650万套(间)保障性租赁住房。


加快发展离不开资金支持。2月8日,央行和银保监会联合发布《关于保障性租赁住房有关贷款不纳入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有关贷款不纳入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


“这意味着银行发放相关贷款不再受集中度管理指标约束,有充足的空间加大对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的信贷投放。”央行称,《通知》也有利于推动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市场人士表示,房企应该主动把握此类信贷机会。


此前就已安排把有关贷款单独“择”出来


从2021年初开始,银行房地产贷款占比有了“天花板”,规则出自央行、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分档设置了房地产贷款余额占比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占比两个上限。


本次《通知》是把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有关贷款从这个管理中“择”了出来。原文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向持有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认定书的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发放的有关贷款不纳入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大对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支持力度,按照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原则,提供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


其实在设定银行房地产贷款占比“天花板”时就留了口子。当时两部门提及,为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待建立相应统计制度后,对于符合定义的住房租赁有关贷款,将不纳入集中度管理。


据了解,2021年6月《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出台后,各地抓紧建立健全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联审机制,对于通过联审的项目发放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认定书。央行、银保监会近期均已基于住建部提供的认定标准,根据项目认定书单独设立了保障性租赁住房贷款的统计指标,将符合条件的有关贷款单独统计。


“上述措施落地后,不将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有关贷款纳入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也就具备了实施条件。”央行称。


为数百万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目标提供金融支持


之所以对保障性租赁住房贷款差别化对待,是落实国家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决策部署。


翻开公开资料可以看到,近年中央和地方对此频频发声。2020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切实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给,尽最大努力帮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缓解住房困难。


我国保障性租赁住房筹建还在提速。年初召开的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指出,2021年全国40个城市新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94.2万套,2022年将大力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以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为重点,全年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40万套(间)。在今年1月初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住建部透露,“十四五”期间将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40个重点城市初步计划新增650万套(间)。


各地也将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作为住房建设的重点任务。例如上海计划“十四五”时期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47万套(间)以上,达到新增住房供应总量的45%左右;北京市计划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套数占比不低于40%。


其实此前金融机构就已加大对保障性租赁住房的信贷支持力度。贝壳财经记者翻阅银行财报看到,例如建行2021年中报提到,在广州、杭州、济南等试点城市对接超过140个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以专项贷款支持增加小户型、低租金房源供给。


有利于银行加大信贷投放,也有利于推动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明确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有关贷款不纳入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有利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的信贷投放,支持我国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有助于推动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央行称。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分析认为,目前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基本集中在央企国企,且只有少数城市规模相对较大,因此整体额度对于房地产市场影响有限。


两部门表示,下一步将加快建立完善住房租赁金融制度,继续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建设和长租房市场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政策有望继续升级,从保障性租赁住房,到保证新住宅房,那么对于整体市场的信贷支持将明显加大。”张大伟称。


他还表示,这一政策对保障性租赁住房发展影响较大,因为租赁住房市场对信贷资金价格非常敏感,运营周期长,单独计算贷款额度,有利于提高企业参与这项业务的积极性。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将是商业银行2022年重点推广的房贷产品,房企应该主动把握此类信贷机会。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程维妙 编辑 徐超 校对 郭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