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京东收购德邦物流的传闻消息在多次停牌后终于落定。


德邦股份公告称,创始股东、董监高转让方及德邦控股除前述创始股东、董监高转让方外的合计153名自然人及机构股东分别与京东卓风签订相关股份转让协议等交易文件,在满足股份转让协议等交易文件约定的交割条件的前提下,受让方合计将受让转让方持有的公司99.9870%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交易尚需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反垄断局进行经营者集中申报并取得批准并且履行受让方内部审议流程。本次交易将在约定的交割先决条件全部满足后方可实施,最终能否完成交割及交割完成时间尚存在不确定性。


京东卓风将间接控制德邦控股所持有的上市公司德邦股份66.4965%的股权


公告显示,京东卓风将通过受让德邦控股部分股份且同时接受德邦控股部分股东委托获得德邦控股部分股份对应的表决权的方式实现对德邦控股的控制,从而间接控制德邦控股所持有的上市公司德邦股份66.4965%股权。


如本次交易顺利实施,在京东卓风取得德邦控股的控制权后,上市公司及相关下属子公司应向相应行业主管部门申请变更相关《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的经营范围及剥离相关增值电信业务或注销前述《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以符合《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1年版)》规定的外商投资准入监管要求。


前述交易完成后,京东卓风将触发全面要约收购义务并应向除德邦控股之外的其他上市公司股东就其所持有的上市公司已上市无限售条件流通普通股发出全面要约。为提高京东集团对下属物流业务板块的整合效率,本次要约收购以终止德邦股份的上市地位为目的。


2021年,国家邮政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的《“十四五”邮政业发展规划》(下称“规划”)提到,支持企业“加强资本运作和战略合作,推动形成大中小企业融合互补、多元主体竞合发展的产业格局,鼓励企业加强市场和资源整合,打造综合型寄递物流供应链集团。”


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魏际刚分析称,此次京东物流与德邦物流的战略合作符合国家政策方向,有利于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


德邦股份去年净利润大幅下滑,德邦:成本、费用阶段性承压


德邦股份2021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8.89亿元,同比增长28.16%,其中,快递业务同比增长33.67%,快运业务同比增长18.76%,仓储与供应链业务,营业收入为4.41亿元,同比增长40.68%。


但公司净利润大幅度下滑。财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德邦股份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65.84万元,同比减少89.88%,同期实现毛利润15.05亿元,同比增长18.60%,毛利率10.11%,同比下滑0.81%。


去年随着快递价格战的结束,行业洗牌加剧,头部快递公司均出现净利润下滑的情况。


财报显示,2018年至2020年,德邦的主营快运业务营收分别为112.06亿元、146.67亿元及100.8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3.76%、28.69%、-6.5%。


2022年1月28日,德邦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2021年德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减少3.8亿至4.9亿元,同比减少67%至87%,2020年同期为5.64亿元。公司2021年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预计减少37123.85万元到48411.43万元,同比减少176.04%到229.56%。


针对业绩预减,德邦方面称,预减主要受外部环境及内部经营策略调整影响。外部环境方面,宏观环境整体景气度有所下降以及大件运输领域竞争加剧使得公司收入增速放缓,且全年油价处于高位对利润产生不利影响。内部策略方面,公司基于长期布局持续加大资源投入,成本、费用阶段性承压。同时在后台职能方面,德邦为推动组织人才升级,自2020年下半年至2021年上半年公司制定了一系列人才培养方案并落地实施,期间管理费用出现明显涨幅。


德邦股价近期表现低迷,但随着股权变动消息传出,德邦股价连续3日大涨。


京东“三驾马车”再添兵,外部客户收入占比已过半


德邦快递(原德邦物流)自1996年成立,是一家以大件快递为主力,联动快递、物流、跨境、仓储与供应链的综合性物流供应商,并于2018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同年,德邦物流改名为德邦快递,全力转型大件快递业务。


2010 年,德邦完成股份制改造并引入钟鼎投资、新开发联合等外部投资,完成两次融资,同年德邦营收突破 26 亿元,同比增长 90%,一跃成为零担物流领域的龙头企业。


2013年前后,传统零担业务增速有限,德邦也随之转型从零担快运转为重点突出大件快递。同时引入合伙人模式作为直营的补充。随着快递业务在公司收入中占比越来越高,后更名。


京东集团则一直在通过并购强化其“三驾马车”之一的物流板块。2020年8月,京东物流与跨越速运集团订立最终协议,京东旗下的京东物流将全面收购跨越速运,总对价为30亿元人民币,京东物流CEO王振辉任跨越速运集团董事长,跨越速运创始人胡海建任总经理、董事。


而就在不久前,2月25日,京东集团和达达集团分别发布公告称,京东集团将于近期完成认购达达集团发行普通股的交易。交易完成后,包含其现持有股份,京东集团将持有达达集团约52%股份。达达将进一步战略承接京东即时零售和即时配送业务,并获得京东战略资源支持。


3月10日,京东物流发布上市后首份年度业绩报告。2021年京东物流总收入达1047亿元,同比增长42.7%,其中来自外部客户收入达591亿元,同比增长72.7%,占总收入比例达56.5%。京东物流提前超额完成2017年正式独立之际制定的“五年收入规模过千亿、外部客户收入占比过半”战略目标,


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收入达711亿元。财报显示,营收增长来自于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数量的不断增多以及单客户平均收入的提高,2021年京东物流外部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数同比增长41.7%,单客户平均收入超34万元。


过去一年,京东物流新增仓库数量约400个,相当于在过去一年每天新增一座仓库。截至2021年12月31日,京东物流已在全国运营超1300个仓库,包含京东物流管理的云仓面积在内,总管理面积超2400万平方米。


值得一提的是,京东物流已经在全国33个城市运营了43座“亚洲一号”大型智能仓库,2021年新增11座,深度覆盖二三线及以下城市。


收购不断反映行业洗牌,竞争趋缓行业盈利拐点将出现


早在去年年底,进入中国不过短短两年的极兔将全资控股老牌快递百世。极兔速递对外宣布将以约68亿元(合1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百世集团中国快递业务。财报显示,百世快递常年处于亏损状态,2020全年营收同比下降7.3%至300亿元,净亏损为20.51亿元,毛利润大幅度下滑85.5%至2.38亿元。数据显示,百世成为2020年我国唯一一家全年业绩处于亏损状态的上市快递企业。


受疫情影响,去年快递行业步入淡季,因此快递公司要求下级网点完成一定单量,不达标面临罚款,网点只能降价吸引流量,进而造成快递价钱普遍下降。


去年持续上演的价格战中,通达系快递价格战已推至全行业,各网点承压,多家快递公司网点相继倒闭后,监管部门出手。


监管令下,拉开了价格战收尾的序幕,多家快递公司以提价响应。义乌快递涨价被视作行业拐点。往日,各大快递公司输在毫厘之间,如今涨价渐成趋势,快递行业持续多年的价格战走向瓦解。


国家邮政局最新数据显示,去年1至9月,快递与包裹服务品牌集中度指数CR8为80.8,与上半年持平,较上年同期下降2.1。上市企业业绩持续承压,企业中短期融资需求强烈,上市融资步伐加快,并购事件增多。快递企业投资意愿强烈,产业园区投资是主要投资方向,通过园区实现功能集成、产业集聚,快递经济雏形显现。快递板块市值快速回升,电商快递企业股价明显上升。


同时,快递价格呈现积极变化。去年三季度以来,受末端派费上涨和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快递单价呈现环比上升。其中,同城从7月的5.4元上升至9月的5.7元,异地从7月的5.5元上升至9月的5.6元,国际/港澳台从7月的61.7元上升至9月的63.2元。从地区来看,浙江、广东、河北、福建、河南均出现上涨,其中浙江快递价格连续三个月上涨。


同时,去年前三季度,邮政行业业务总量和业务收入完成9815.4亿元和9279.3亿元,分别增长29.3%和18.7%,相比2020年同期分别提高2.2和5.1个百分点。其中,快递业务量和收入完成767.7亿件和7430.8亿元,分别增长36.7%和21.8%。


官方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快递业单量已超过1000亿件。快递行业的下一步的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业内共识。快递价格战1.0结束后,行业逐步回归理性,不断的收购、并购反映出快递行业已处在不断洗牌过程中。


兴业证券研报显示,2020年之前,加盟制快递企业之间的价格战,能通过规模效应之下的单位成本下降基本对冲,从而使得单件利润相对稳定。但2020年的价格战幅度明显超越了规模效应的贡献,带来单件利润的显著下降,甚至出现阶段性亏损。随着竞争逐步趋缓,行业盈利拐点将出现。总体上,竞争强度减弱有利于龙头企业利用历史沉淀的资源以及能力缓慢扩大竞争优势和市场份额。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程子姣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张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