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何为全国统一大市场?中共中央为什么要在此时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义是什么?全国统一大市场怎么建?新京报贝壳财经邀请了三位专家进行解读。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市场流通与消费研究室主任依绍华认为,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应以完善统一开放的全国市场为目标,以跨区域合作协商和共享机制为基础,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导致的区域市场分割,畅通资源、要素等在区域间流转机制,构建协调一致的大流通管理体系,为提高流通效率提供支撑,畅通国内大循环,提高经济运行质量。
区域市场壁垒依然存在 建立统一市场是市场化改革的紧迫任务
新京报贝壳财经:能否从流通领域来谈一下您对《意见》的看法?何为全国统一大市场?中共中央为什么要在此时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
依绍华:关于全国统一大市场,从经济发展规律来看,是大国经济的典型特征。我们国家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有14亿多人口,人口基数大、市场规模大,消费需求也比较旺盛,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的商品消费国,拥有强大的这种国内市场基础。
因此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国内外市场一体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全球经济风险防范的根本保障,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国家一直以来都在不断促进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也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尤其是十八大以来采取了一系列的市场治理行动,使地方保护主义得到了有效的遏制,市场整合程度也持续提升。
但这种持续性隐蔽性的区域市场壁垒依然还存在,尤其是在疫情管控下,各地方的保护主义、行政垄断、地区封锁还是较为普遍,区域之间市场受到人为阻断。许多地方政府设置了很多关卡壁垒,使全国统一市场受到行政阻隔,总体上全国市场壁垒仍然较高,增加了经济运行成本,不利于国内大循环高效运转。如何完善现代市场体系,进一步消除人为的市场分割,建立统一市场已成为市场化改革的紧迫任务。
新京报贝壳财经:如何认识全国统一市场呢?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义是什么?
依绍华:我个人观点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指商品和各种生产要素可以在不同行业地区部门之间自由地流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在商品市场的这种全国统一市场形成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和积极的成果。实际上现在我们的95%以上的商品流动是没有障碍的,那么现在主要的问题,可能是在要素市场领域。
第二个除了商品和生产要素之外,实际上是对同类别的市场要有统一的市场规则和相关的法律体系,也就是一个制度的建设。在这样一个体系框架下,各类市场主体能够在市场中有效地利用这种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理性地实现这种利益诉求,保证市场主体公正公平公开地获得市场信息和市场机遇。
发展现代供应链畅通供需循环 加强双向流通畅通城乡循环
新京报贝壳财经:《意见》提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的大市场有两个工作原则,其中一个原则就是“立足内需,畅通循环”。那么我们应该怎么理解通过挖掘内需的潜力来实现畅通循环,对此您的建议是什么?
依绍华:我们当前是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和我们当下的全国统一大市场相契合。市场是大循环的基础,也是它的保障。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扩大内需使市场由大到强,同时也能更好地促进这种循环。
从流通的角度来看,首先肯定还要这种畅通供需循环,扩大内需就是消费和投资。那么如何来畅通供需循环,我觉得主要的还是要发展现代供应链。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这方面的新兴技术,挖掘消费需求,同时可以采用定制化的生产方式,通过这些新兴的现代技术来支撑快速生产,实现快速反应,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品质化需求。推式拉式,满足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是建立这种产业链,还是要推动整个产业链由推式向拉式进行升级和创新。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到售后服务构建这种全链条的体系,然后推进整个产业链从低端向中高端迈进,一方面是满足国内居民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同时促进我们从供给大国向供给强国演进,这是一种固基循环。
此外,还要加强双向流通,畅通城乡循环,我们国家经济的二元结构长期存在,要加快对农村地区、西部落后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尤其是要提升农村流通基础设施的品质,包括整个网络的密度、基础设施的品质,同时要支持大型流通企业在城乡发展多层次的商业网点。另外还要推动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建设全国协调的农产品流通的市场网络,让农产品卖得出去,农产品上行,同时使我们的工业产品更好更畅通地下乡,满足农村居民需求。
《意见》提到的国内外市场双循环还要求我们加强国内外市场的融合,畅通国内外循环,推进一带一路战略自贸区的建设,吸纳先进的生产要素,培育国际知名品牌,逐渐走出去。
还有大家最近比较关注的,应急物流的建设。我们国家在应急物流方面,持续构建了一个基础的应急物流体系,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还是要依据情况的变化,进一步建立大数据的信息平台,尤其要加强应急物流供应链的智慧化,优化应急物流能力以及应急物资的储备体系。包括提高应急供应链的弹性,发展应急供应链的相关产业,夯实应急物资的保障基础,我认为这方面也非常重要。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从政府层面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制定合理的、科学有效的产业政策,包括支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金融保障等等方面的政策,为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王雨晨 侯润芳 编辑 陈莉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