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假期来到,核酸检测成为部分地区的出行刚需。6月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表示,人们出行的需求会随着假期有所增加,人员流动和聚集性活动可能加大了疫情传播扩散风险,“要做好群众检测需求保障,合理设置核酸检测点,减少排队时间,避免人员聚集。”


随着北京本轮疫情的有效防控,各个行业的复工复产开始有序进行,“上岗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成为硬性要求。这背后,常态化核酸检测正在全国多个城市和地区铺开,贝壳财经记者调查发现,伴随着常态化核酸检测的要求,各地也正在调整核酸检测价格。


伴随价格而来的还有一个热议话题,那就是“核酸检测的钱谁来支付”。在5月26日国家医保局官方回应常态化核酸检测所需费用由地方政府承担后,部分地方政府出现了“核酸自付”的情况。


核酸检测市场呈现AB面:一方面疫情防控需求下,核酸常态化建设大规模铺展;另一方面是核酸检测成本控制及地方财政压力也成为现实问题。


图/ic


【调价


混检最低3.4


精细化成本控制核酸检测价格还有下降空间吗?


核酸采样点建设、人员成本预测之下,各地对核酸检测成本开启了精细化控制。


在核酸采样亭采购等环节,郑州等地表示,将通过统一试剂采购方式等途径,最大限度降低检测物料成本。


另一边,5月31日重庆市发布通知,为了配合做好大规模筛查和常态化检测工作,降低群众负担和社会成本,将进一步下调公立医疗机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政府指导价。单人单检降至不高于每人份16元,多人混检统一降至每人份不高于3.5元。


该标准源于国家医保局5月25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降低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价格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在6月10日前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单人单检降至不高于每人份16元,多人混检降至不高于每人份5元,新冠抗原检测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政府指导价降至不高于每人份2元。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还要求,对于政府组织大规模筛查和常态化检测的情况,考虑到规模效应和基层组织、志愿者对成本的分担作用,多人混检按照不高于每人份3.5元的标准计费。


调价只是精细化控制成本中的一步。在核酸检测项目中,各地的联盟集采、竞价挂网、区域价格联动等措施也在同步进行,持续将核酸检测产品价格导入更低区间。


同样宣布下调价格的还有山西、上海、广东、山西等地,下调幅度与国家医保局要求相差不大。如陕西省要求,多人混检不分样本数量,每人次最高限价为3.4元(含检测试剂)。


记者注意到,目前宁波、上海等地区已经将常态化核酸检测频次由48小时调整为要求出行持72小时,即3天一检。


根据浙商证券的核酸检测成本测算,在按3天/次、10人混检、单人混检成本3.5元等标准预测下,我国6月至12月的核酸检测成本为895亿元。



就目前大部分地区“混检3.5元”的标准来看,业内认为已经没有可以下调的空间。


根据安信证券研究报告,新冠核酸检测成本主要包括 试剂耗材成本、上机成本、采样成本(含运输)等,其中试剂耗材是主要的成本优化空间,通过集中采购已经实现大幅降价。


安信证券以4月29日公布的广东联盟中选结果为例,核酸普通检测试剂及组套的最低中标价为 3.20 元,核酸快速检测试剂及组套的最低中标价为6.05元。


“我们认为,目前核酸检测的试剂耗材成本已经被压到极限,其他成本优化空间不大,核酸检测服务已经进入‘薄利多销’的商业阶段,后续再降价的空间非常有限。 ”


【支付


四川阆中的核酸自付引争议


怎么支付支付


降价、控价背后,核酸检测的支付问题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另一个重点。


6月2日最新回应,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根据现行政策,参保患者看病就医时发生的核酸检测费用,可按规定由医保基金支付。但将大规模人群核酸检测纳入医保支付,不符合现行相关政策规定。“常态化核酸检测费用由各地政府承担。”


记者注意到,由于疫情发展阶段各地核酸检测支付政策不同,现行支付政策也并未实现各地统一,部分地区此前已经使用医保基金支付“应检尽检”的核酸筛查费用。


贝壳财经记者统计各地疫情后曾出台的相关政策,各地主要存在地方财政支付、“地方财政+医保共付”、“地方财政支付+医保支付+个人自付”等多种形式。


以四川阆中市为例。根据“健康阆中”今年5月28日发布公告提及5月30日至31日的核酸检测安排称,“由乡镇(街道)按工作方案有序组织辖区居民到指定核酸采样点自觉自费检测”。


这里的“自费检测”引起争议。根据5月26日国家医保局官方回应消息,“常态化核酸检测费用由各地政府承担”。


紧接着在5月29日,健康阆中发布补充公告,将原本公告对常态化核酸检测的要求,修改为“按照愿检尽检原则自愿检测”。


记者注意到,国家医保局此前回应的“常态化核酸检测费用由各地政府承担”,为《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推进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实施意见》中的要求。


上述两份文件分别在2020年5月8日、2020年6月8日发布,均提到,“应检尽检”所需费用由各地政府承担,“愿检尽检”所需费用由企事业单位或个人承担。其中《关于加快推进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实施意见》还强调,“各级政府加强资金统筹安排”。


2020年6月8日,《关于加快推进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实施意见》部分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医疗保障局为了有序引导降低偏高的检测费用,支持实现“应检尽检、愿检尽检”,在2020年6月19日发布《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关于配合做好进一步提升新冠病毒检测能力有关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要求,各地要在综合考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需要、本地区医保基金支付能力等因素的基础上,按程序将针对新冠病毒开展的核酸、抗体检测项目和相关耗材纳入省级医保诊疗项目目录,并同步确定支付条件。


2020年6月19日,国家医保局发布的通知内容。


这时很多地区也在将核酸检测纳入医保目录。2020年5月6日,湖北省医疗保障局下发通知,5月6日起,将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抗体检测项目临时纳入医保目录,按乙类支付。


2020年5月14日四川宣布,将新冠病毒检测纳入四川省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按甲类诊疗项目管理, “即不设个人先行自付比例,直接按统筹地区基本医疗保险规定支付。”


2020年5月15日,北京市发布通知表示,国家和本市规定的“应检尽检、人群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费用由医保基金和财政共同承担,财政负担实行分级报销”。


2020年5月北京市保障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事项的通知。


根据广东省医疗保障局官网2020年7月21日发布信息,当时广东已经将新冠肺炎筛查对象在发热门诊CT检查的费用,以及“应检尽检”范围内人员的核酸检测费用,纳入特殊医疗保障范围。


截图自广东省医疗保障局官网。


疫情以来,部分地区形成了“医保基金+地方财政”的支付模式。那么,实行这种模式的地方,二者支付比例如何?


以山东聊城为例。2021年1月,山东聊城公布省内异地就医核酸检测医保结算情况显示,“居民1531人次,核酸检测费116334.36元,医保支付金额为69800.97元,财政补助金额为46533.39元。”按该支付情况来看支付结构,其中医保基金承担60%,地方补助承担40%。


而根据广东省肇庆市医疗保障局消息,截至2021年12月30日,全年共结算核酸检测对象本地参保人319.43万人次,总医疗费用1.24亿元,其中医保支付金额9515万元,支付比例达76.9%。


此外,根据2021年5月18日浙江省医保中心发布的信息,疫情以来组织全省经办机构和定点医药机构结算新冠治疗费用近8000万元,新冠核酸和抗体检测费用近7亿元,确保抗疫医保基金结算及时到位。 


据多家媒体报道,上海市医疗保障局发布信息,截至2021年8月底,上海医保累计支付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和抗体检测1500余万次、近12亿元费用。


而随着5月国家医保局强调常态化核酸检测由地方支付以来,多地政策调整为“地方支付”。如河南省在5月28日发布会中就提到,常态化核酸检测所需费用由各级政府负担。


不过,记者注意到,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各地的支付政策也同样有所变动。5月31日,一位从北京返回河南南阳的网友告诉贝壳财经记者,自己返乡后按照要求居家隔离,有人专门上门核酸,并以23元/人收取费用,“我问不是免费,就是收费国家不是也规定不多于16元,群体不超过5元吗?他说没收到通知,他做不了主。”


此外,根据上海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消息,上海市自2022年6月1日起,将公立医疗机构开展的核酸单样本检测价格由25元下调至16元,多样本混合检测价格由每人份5元下调至3.5元,抗原检测价格由15元下调至6元。上海常态化核酸检测点的检测服务免费至6月30日。


当支付压力集中在地方财政,核酸检测企业的收款是否顺畅同样成为关注焦点。


5月31日,上市公司达安基因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应投资者“公司的核酸检测产品是先款后货吗”表示,公司针对不同客户有不同的结算方式。


一位核酸检测企业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公司在承接一些核酸检测项目服务时,主要是响应政府号召,“未来核酸检测常态化之后,支付问题、合规问题,可能政府逐渐都会加以解决。”


目标


兼顾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成为社会成本最小的防疫方式


核酸检测为什么如此重要?如何理解跟经济复苏之间的逻辑?


今年3月17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要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不断优化疫情防控举措,加强疫苗、快速检测试剂和药物研发等科技攻关,使防控工作更有针对性。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采取更加有效措施,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5月9日,上海证券发布研究报告认为,常态化核酸+抗原检测符合我国“动态清零”总方针,可以在病毒传播初期精准切断传播链,尽可能减少 后续大面积封城带来的经济成本,有助于加快恢复社会的正常运转。


5月10日,安信证券在研究报告里表示,常态化核酸检测可以有效遏制病毒早期传播,避免因为大面积封城封控导致的全社会经济损失,兼顾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或将成为社会成本最小的防疫方式。


6月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宣布,要加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全链条监管。其中就提到,核酸检测是落实“四早”、实现“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的关键措施。


“据世界卫生组织测算,截至2021年底,全球累计新冠死亡病例约1500万人。” 


2022年5月16日,国家卫健委主任马晓伟在《求是》上发布文章表示, 现阶段,坚持“动态清零”是综合社会成本最低的抗疫策略,疫情越早得到控制,经济社会发展受到的影响越小。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我国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2021年保持经济增长和疫情防控全球领先地位,良好的疫情防控形势提供了重要保障。


“要心怀‘国之大者’,多算大账、整体账、长远账,发现一起、扑灭一起,以更快的速度、更小的代价控制住疫情,牢牢掌握住主动权。”马晓伟说道。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李云琦 编辑 陈莉 校对 杨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