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刚刚开始,A股市场迎来一波回暖行情,银行理财子公司也悄然重新加大了“含权益类产品”的发行力度。


贝壳财经记者了解到,进入7月份以来,多个银行理财子公司已经或即将新发多只“固收+”理财产品,其中大部分均将配置权益类资产。此前两月,受A股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不少银行理财子公司一度放缓新发“固收+”产品的速度。


已发行的含权益理财产品的净值亦有所回升。记者查阅多款“固收+”的产品净值发现,近一月年化收益率高达20%以上,一改此前“只此青绿”的行情。今年一季度,A股市场出现震荡,含有权益类资产的“固收+”产品净值曾出现大幅回撤。


“近期主动询问 ‘固收+’理财产品的客户较前两个月时间有所增多。”北京地区某股份行财富管理人士告诉贝壳财经记者,客户对于理财市场的信心有所回升。不过,由于上半年大量银行理财产品出现净值回撤,银行的客户经理在推荐产品时比此前更加注重说明理财的风险情况。


尽管不少银行理财子公司均表示将长期看好A股市场,但与4月奋力呼吁“坚持投资信心”“熬过黎明前的黑暗”基调不同,各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发布的投资策略的展望报告着重提示风险,认为下半年A股市场将风险与机遇并存,投资者应量力而行。


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上新“固收+”产品


7月初,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上线了多只“固收+”理财产品。


所谓“固收+”,即指以稳健的固定收益类资产“打底”,同时还配置了部分其他品类的资产,以博得更好的收益。其中,“固收+权益类资产”是当前“固收+”的主要结构。产品形式则以“混合类”产品为主,亦有部分“固收类”产品。


汇华理财于近日发行了自成立以来的第二款PR4风险等级(中高风险等级)的“混合类”理财产品。根据《产品说明书》显示,该产品主要将通过资产配置、多维度选股、优选基金等策略获取投资收益。 其中,多维度选股策略是“通过寻找具有中长期确定性以及中短期业绩速度优良的企业而获得合理的潜在回报”。


光大理财自6月底至今新发的3款阳光金系列产品,虽然均为“固收类”产品,但在宣传海报上标明了产品的“投资范围”包括权益类资产,其业绩比较基准参照数据亦包括沪深300指数、中证800指数等相关评判指标。


据了解,“固收类”和“混合类”的理财产品主要区别在于各类底层资产比例不同,意味着各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对于当前权益类市场的配置策略各有不同。根据“资管新规”的相关规定,“固收类”产品的底层资产中,如债券等固定收益类资产的占比需达到80%以上,权益类资产最多不超过20%;而“混合类”理财产品的底层资产中,权益类资产最高仓位可达80%。


“银行理财子公司一直长期看好中国市场未来的发展。从长期来看,含有权益类资产的理财产品一直是银行理财子公司未来发力的重点。在此前市场波动较大的情况下,银行理财子公司才放慢了发行速度。当前市场已出现向好走势,因此理财子公司开始加速发行含权益类的理财产品。”另有华南地区的银行理财子公司人士告诉贝壳财经记者,该机构将于7月份发行多款底层资产中含有权益类资产的理财产品。


实际上,自今年6月起,银行理财子公司就已经显示出了加速布局权益类资产的趋势。根据中国理财网信息显示,在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的产品中,募集起始日期在6月份的理财产品有67只,比4月及5月的47只和48只明显增多。


华北地区某股份制银行的一位金牌理财客户经理表示,随着5月份各地疫情逐步被控制,国际不确定性因素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已经边际递减,中国市场已经走出了独立行情。因此选择在此时发布含权益类资产的理财产品,表明了理财子公司对下半年市场走势的看好。


“固收+”产品收益率已现大幅回升


随着A股市场触底反弹,银行理财产品的净值亦冲出了“深V”行情,含权益类理财产品的净值快速“回血”。部分银行理财子公司发布已发行的产品净值,出现了双位数的增长。


某国有大行理财子公司的数据显示,近一个月以来,该机构旗下的多只“混合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均达到了20%以上。另有银行理财子公司公开了旗下含权理财产品自4月底至6月中旬的净值涨幅,部分偏股“混合类”产品平均净值增长率达到了14.90%。


贝壳财经记者获悉,虽然4月底银行理财产品出现了大面积净值低于“1”的情况,但银行理财子公司却一直在关注和布局权益类市场,不少银行理财子公司已经在低调加仓。


有银行理财子公司内部人士透露,从3月份国常会释放多重利好信号之后,就陆续有银行理财子公司战略性布局股市并开始加仓。到5月初,银行理财子公司加仓的资金远比一季度减仓的资金多得多。这种“筑底式”的加仓,为后来A股市场回暖后理财产品收益率大涨打下了基础。


“已有产品的净值涨势较好,还可以带动新发行产品的销售。”有银行财富管理部门的人士表示,新的产品在标注业绩比较基准时,往往会参照同类产品过往业绩。近1个月,已发行产品净值表现良好,客户对理财产品的信心也随之回升。


汇华理财资产配置总监马少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亦表示,“混合类”产品的权益仓位管理一般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在几年内做一至两次大幅度战略性仓位调整,即资产配置;二是进行战术性仓位调整,主要基于中期市场环境和运行态势,结合客户给定的投资目标和风险预算幅度,对权益仓位做小幅调整。


“回顾历史,最好能选择一种定量的、客观的指标,作为资产配置的参考工具。”马少章表示,如常用的股债相对吸引力、股债收益差,都是刻画市场风险和潜在回报所处周期位置的定量指标,可从长周期维度为资产配置提供重要参考。


长期看好市场但更注重风险把控


展望后市,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在下半年投资策略建议中纷纷表示,看好下半年A股市场走势。


“在国内外各类驱动因素的影响下,下半年A股市场有望走出底部区域迎来修复。”招银理财权益投资部副总经理贺轶表示,预计市场风险偏好也将逐步修复,股市胜率逐步提升。从中长期来看,当前股债性价比仍偏向于股票。因此他预计三季度A股中性偏乐观,结构增长与成长并重。


工银理财亦指出,展望未来,国内流动性合理充裕,通胀保持温和,尽管经济面临较大压力,但近期政策面不断释放积极信号,国家对于稳经济、保就业的决心与信心仍在,同时政策面释放了高新技术产业和消费的积极信号,短期A股市场的机会仍取决于基本面和政策导向。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中长期向好趋势不变。


南银理财研究部认为,下半年市场将阶段性迎来多重利好的预期“共振”,权益资产配置积极态度不改,A股受益板块将从宏观驱动类型逐步切换到产业周期驱动类型。


不过,经历了上半年收益大幅回撤,银行及银行理财子公司对风险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


“现在向客户推荐产品时,银行在揭示风险时要求更加严格。”一位银行理财客户经理告诉贝壳财经记者,虽然银行仍有对产品销售量的考核,但其所供职的银行已将充分揭示产品风险放在了第一要务,避免再度出现由于市场波动超出预期,客户无法承受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浮亏的情况。


兴业银行理财中心在其官方公号上发布文章指出,下半年A股市场有望底部抬升,但不具备指数级牛市的条件,短期已有过高涨幅的板块不建议客户贸然追高,关注有业绩支撑、政策支撑、估值修复的结构性机会。同时建议客户按照可以承受的最大风险,设置好用于“权益类”投资产品的占比。


此外,有银行理财子公司人士透露,银行理财子公司还通过设置较长的封闭期限来防止客户在市场波动时“追涨杀跌”,将“浮亏”变为“实际亏损”。根据中国理财网信息显示,6月1日至7月7日,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的“混合类”产品中,封闭期在1年以上的产品多达67只,占比高达90.54%。


银行业理财登记中心亦在《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1年) 》中指出,随着理财产品期限的逐步拉长,产品的长期投资收益稳健性持续提升,短期性市场波动对产品收益影响有限。总体来看,对市场波动相对敏感的产品以长期限、封闭式为主,资产配置策略以“固收+”居多,虽然产品净值短期可能受市场波动影响,但产品长期收益仍然稳健。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姜樊 编辑 陈莉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