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十年,我国牛奶年产量维持在3000万吨以上,规模化养殖比例提高到70%,乳制品产量突破3000万吨,生鲜乳抽检合格率提高到99.9%,婴幼儿配方乳粉抽检合格率提升至99.88%。一系列成绩背后,离不开产业素质的持续提升和行业监管体系的不断完善。
近年来,中国奶业协会瞄准奶业全面振兴,开展中国奶业战略研究,在提升奶业食品安全、规范行业健康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成效。展望未来十年,中国奶业协会副秘书长张智山认为,奶业将以乳品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高品质、多样化消费需求为核心,整个产业链绿色可持续发展将是必然趋势,行业规模化、集约化、一体化及市场集中程度将进一步提高,我国奶业国际竞争力也将不断增强。
奶业食品安全水平提升
新京报:近十年我国奶业有哪些变化和趋势?
张智山: 从“供”角度看,在奶牛养殖端,2021年牛奶产量达到3683万吨,比2012年增加16%;奶牛存栏100头以上规模化养殖比例达到70%,比2012年提高32.8个百分点。在乳制品加工端,2021年我国乳制品产量首次突破3000万吨,达到3031.7万吨,比2012年增加了19.1%;规模化以上乳制品加工企业589家,比2012年减少60家,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2021年进口乳制品389.7万吨,同比增长18.8%,比2012年增长215%。
从“需”角度看,2021年中国人均乳制品消费量折合生鲜乳为42.3千克,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相比2012年增长了36.3%。我国奶酪人均消费0.37千克,相对偏低。2022年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将奶及奶制品的推荐摄入量由每天300克调整为每天300克-500克,我国目前人均乳制品消费量较新版指南仍有巨大潜力。
新京报:与十年前相比,你认为当前我国奶业食品安全水平如何?
张智山:近十年我国奶业食品安全水平持续提升,总体达到世界奶业发达国家水平。一是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稳步提升,保持较高水平。2021年,生鲜乳抽检合格率99.9%;乳制品总体抽检合格率99.87%,婴幼儿配方乳粉抽检合格率99.88%。乳品质量安全水平在食品中领先。
二是行业监管体系不断完善,行业自律不断提升。全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和专项整治行动连续实施13年,监测范围覆盖所有奶站和运输车,落实“监管婴幼儿配方乳粉奶源安全措施”,强化婴幼儿配方乳粉奶源监管,2021年抽检生鲜乳样品1.02万批次, 现场检查奶站0.43万个(次)、运输车0.53万辆(次)。严格进口乳制品监管,未准入境乳制品81批次,已全部按要求退货或销毁。2021年由中国奶业20强联合起草并发布的《中国奶业D20标准 生牛乳》团体标准,更是彰显了行业在质量要求方面的自律性。
开展中国奶业战略研究
新京报:在提升奶业食品安全、规范行业健康发展方面,协会做了哪些工作?
张智山:瞄准奶业全面振兴,开展中国奶业战略研究。中国奶业协会战略发展工作委员会谋划了“十四五”奶业发展战略,编撰发布了《中国奶业奋进2025》。
立足奶业高质量发展,启动现代奶业评价工作。在奶牛养殖领域,制定了《现代奶业评价 奶牛场定级与评价》团体标准、《现代奶牛场定级与评价管理办法》等。自2021年启动评价至今,累计授权11个单位定级67家奶牛场。在乳品加工领域,健全了乳品企业现代化评价组织机构,聘任了首批48位乳品企业现代化评价专家委员会委员,接纳了34家乳品企业的评价申报。
推动奶业持续健康发展,搭建展示交流平台,谋划举办了多届中国奶业大会、中国奶业20强(D20)峰会、中国奶业展览会。同时,承担委托转移事项及政府购买服务,包括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奶牛群体遗传改良工程,奶业信息监测和预警任务及产业安全监测预警项目等。2020-2021学年,全国学生饮用奶在校日均供应量2500余万份,惠及3200万名中小学生,覆盖全国31个省份的77000多所学校。
此外,引导行业履行社会责任。比如联合农业农村部启动“中国小康牛奶行动”,六年来为600余万学子送去价值2亿多元乳制品;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及时启动“战疫情奶业特别报道”,引导伊利、蒙牛、君乐宝、飞鹤等170余家奶企捐款捐物20多亿元。
保障奶业产业链自主可控
新京报:我国奶业还有哪些技术难点亟待解决?
张智山:2021年,全国奶类总产量3780万吨,同比增加7%;乳制品净进口385.2万吨,折合生鲜乳2229.6万吨,同比增加18.1%,增速达到过去5年来最高。乳制品的总需求(生产量与净进口量之和)达到6009万吨,新增总需求591.8万吨,增幅高达10.9%。国内原料奶产量增速低于总需求增速,奶源自给率下跌至63%,较2020年下降2.3个百分点。
奶牛种业是奶业产业链的源头和支柱,解决奶牛生物育种技术难题,对于推进奶业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需研究突破婴幼儿配方乳粉核心配料如乳清蛋白、乳铁蛋白、乳糖等问题,推动干酪、黄油、乳蛋白等功能性蛋白原料的国内生产与供应,加快突破发酵乳及奶酪中的益生菌菌种技术攻关等,保障奶业产业链的安全稳定和自主可控。
新京报:当前我国奶业发展的重心是什么?展望未来十年,行业会发生哪些变化?
张智山:当前我国奶业发展的重心是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努力满足乳品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高品质、多样化需求,通过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向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迈进,提高奶业综合竞争力。一是系统构建现代生产体系,因地制宜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强化粗饲料供给和疫病防控,推进奶畜养殖标准化进程,建立完善全国奶牛育种大数据和遗传评估平台。二是大力推行数字化智能化,全面提升奶业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三是重视质量品牌建设,发挥中国奶业20强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四是优化调整产品结构品种,发展巴氏杀菌乳、发酵乳等企业优势产品,设计开发功能性、绿色中高端乳制品,增强乳清粉、乳糖等深加工乳品的研发和生产力度,增加奶酪等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供应。五是完善产业链供应链,推进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发展格局,规避贸易壁垒,提高抗风险能力,保障产业链的安全稳定和自主可控。六是显著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破解制约奶畜养殖发展的技术难题,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七是促进新型消费发展。八是加快推动绿色发展转型。九是扩大国际交流合作,通过全球资源利用、业务流程再造、产业链整合、资本市场运作等方式,提高中国奶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和服务水平。
新京报首席记者 郭铁
编辑 祝凤岚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