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日前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2年度报告》,指出2021年在积极做好顶层设计、搭建政策体系、做好应急保障、参与全球治理的同时,中国采取积极措施,推动实施了7项具体工作: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促进节能提效,控制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开展试点示范。


经初步核算,2021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降低3.8%,比2005年累计下降50.8%,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6.6%,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6.35亿千瓦,单位GDP煤炭消耗显著降低,森林覆盖率和蓄积量连续30年实现“双增长”,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一周年,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1.94亿吨,累计成交金额84.92亿元。



一、调整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稳步推进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等产业集群建设,支持工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建设绿色制造体系。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8.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5.1%;新能源汽车产量367.7万辆,比上年增长152.5%;光伏组件产量达到182吉瓦(GW),连续15年位居全球首位;打造662家绿色工厂、989种绿色设计产品、52家绿色工业园区、107家绿色供应链企业。聚焦轻工、纺织、建材、化工、电器电子等行业,培育117家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截至2021年,培育430家节能环保类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节能环保产业产值超8万亿元,年增速10%以上,战略性新兴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16.0%,高技术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7.1%。绿色产品认证覆盖建材、快递包装、电器电子产品、塑料制品。


二、优化能源结构


1. 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步伐提速,2021年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首超煤电,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16.6%,煤炭消费占比下降至56.0%。加快推进新能源基地建设,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规划建设4.5亿千瓦大型风电光伏基地,1亿千瓦项目已开工建设。截至2021年底,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10.63亿千瓦,占总发电装机容量的44.8%,其中,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均超过3亿千瓦,海上风电装机跃居世界第一。2021年,风电、光伏和生物质发电量同比增长40.5%、25.1%和23.6%,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2.48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29.8%。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2021年至2022年上半年,新投产核电机组5台、新增装机561.8万千瓦,新核准建设机组11台,装机1260.3万千瓦。


2. 推动可再生能源跨省区输电通道规划建设。截至2021年底,西电东送电力流超过2.8亿千瓦,建成投运跨省区特高压通道31项。2021年9月绿色电力交易试点正式启动。推动新型储能规模化发展,截至2021年底,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超过400万千瓦。制定并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氢能是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 提高化石能源清洁利用水平。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持续推进煤炭清洁高效集中利用。大力推进煤电“三改联动”,2021年全国煤电完成节能降碳改造1.1亿千瓦、灵活性改造6380万千瓦、供热改造6830万千瓦,火电平均供电煤耗降至302.5克标准煤/千瓦时,比2012年下降了6.9%。截至2021年底,累计实施节能降碳改造近9亿千瓦,实施灵活性改造超过1亿千瓦,10.3亿千瓦煤电机组实现超低排放改造、占煤电总装机容量的93%,建成世界最大的清洁煤电体系。2021年我国煤制油、煤制气、煤(合成气)制乙二醇产能分别达到823万吨/年、61.25亿立方米/年、675万吨/年。持续增强油气供应保障,2021年全国天然气消费量同比增长12.5%,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升至8.9%。


4. 落实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继续实施并逐步优化能耗“双控”政策,加强能耗强度降低约束性指标管理,落实好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国家重大项目能耗单列等措施,有效增强能源消费总量管理弹性,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合理用能需求。落实能耗强度下降约束性指标要求,2021年,全国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同比降低2.7%(暂未扣除原料用能)。


三、促进节能提效


1. 大力推进工业领域提质增效。加大节能技术推广力度,遴选发布500余项工业和通信业先进节能技术、装备、产品,实施重点用电设备能效提升计划。强化“节能监察+节能诊断”双轮驱动,组织对3535家重点企业开展节能监察,对6800家企业、园区开展节能诊断服务。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5.6%。


2. 加快提升建筑能效水平。发布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推动实施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国家标准。截至2021年底,城镇太阳能光热建筑应用面积50.7亿平方米,浅层地热能建筑应用面积4.7亿平方米,太阳能光伏发电建筑应用装机1816万千瓦,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6%;节能建筑占城镇民用建筑面积比例超过63.7%;北方采暖地区和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累计完成超过16亿平方米;累计建成绿色建筑85亿平方米。新能源汽车继续延续快速增长势头、累计推广超一千万辆,全国新能源公交车占比超过71%,五类专业化泊位岸电设施覆盖率达75%。出台液化天然气(LNG)动力船舶优先通过三峡船闸政策,长江干线船舶LNG加注体系初步形成,全国建成内河LNG动力船舶310余艘。2021年铁路电气化率达73.3%,国家铁路单位运输工作量综合能耗比上年下降3.9%。实施民航绿色发展规划,继续支持行业单位加快推进机场运行电动化项目建设。截至2021年底,全国机场场内电动车占比超过21%,北京大兴机场电动车辆占比接近80%。加快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2021年铁路全年完成货物总发送量47.74亿吨,比上年增长4.9%;全年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55.45亿吨,比上年增长6.8%,完成集装箱铁水联运量754万TEU(国际标准箱单位),增长9.8%。持续深化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积极开展绿色出行创建行动,绿色出行水平不断提升。累计建成各类充电基础设施261.7万台,已建成加氢站200余座。


3. 深入开展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引领行动。2021年,全国28个地区出台“十四五”公共机构节能专项规划,16个地区制定本地区公共机构低碳引领行动实施方案。公共机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人均综合能耗和人均用水量2021年同比下降1.14%、1.32%和1.30%。截至2021年6月,全国约35%县级及以上党政机关建成节约型机关,中央和国家机关本级全部建成节约型机关,创建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5114家、遴选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376家。


4. 全面提升节能管理能力。严格能效约束,分步实施、有序推进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加大国家工业专项节能监察工作力度,统筹推进重点行业节能监察,完善重点行业节能降碳监管体系。发布《“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要求加强节能基础能力建设,强化重点领域和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严格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加强节能监察执法,组织实施节能降碳重点工程,加快完善节能标准体系。


四、控制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


从能源、农业、废弃物等主要排放源着手,积极开展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控制行动,完善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相关政策、标准、技术规范体系,强化地方、部门、行业企业的甲烷管控措施。中国政府正在编制《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


1. 能源领域。鼓励煤矿瓦斯回收利用。加强放空天然气和油田伴生气的回收利用,有关企业成立“中国油气企业甲烷控排联盟”,探索开展甲烷回收利用及检测等行动。逐步淘汰电网使用六氟化硫,推广节能、低增温潜势的相关电力设施。


2. 农业领域。构建种养新模式,推动减量化和资源化,构建秸秆还田下水稻丰产与甲烷减排的稻作新模式,甲烷减排31.5%-71.7%;培育并推广节水抗旱稻,1亩稻田甲烷排放降低90%-95%,年种植面积超过300万亩;推进化肥减量增效,降低农田氧化亚氮排放,2020年,全国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比2016年减少12.3%。2021年,96个县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降低粪污处理过程中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


3. 废弃物处理领域。发布《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在297个地级以上城市有序推进垃圾分类工作。113个城市和8个地区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加强制度和技术创新。


4. 工业领域。发布《中国受控消耗臭氧层物质清单》,将氢氟碳化物纳入管控范围。按照相关要求,加强对氢氟碳化物排放管控,要求严格控制部分氢氟碳化物化工生产建设项目、加强相关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企业不得直接排放副产三氟甲烷。


五、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1. 提高森林与草原碳汇。2021年,完成森林抚育3467万亩,退化林修复1400万亩,完成造林5400万亩,全国森林火灾次数、受害森林面积、受害草原面积同比下降47%、50%和62%,治理沙化、石漠化土地2160万亩,续建9个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首次实行造林任务直达到县、落地上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持续完善。中国已有193个城市成为国家森林城市,全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4%,人居环境不断改善。2021年,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升至50.32%。2022年,中国提出“力争10年内种植、保护和恢复700亿棵树”的行动目标。


2. 增加湿地等其他碳汇。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涵盖绝大部分天然林、草地、湿地等典型陆地自然生态系统,以及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等典型海洋自然生态系统,进一步夯实全国生态安全格局、稳定生态系统固碳作用。2021年,全国湿地保护率达52.65%,新增和修复湿地109万亩。发布《岩溶碳循环调查与碳汇效应评价指南》行业标准,启动建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岩溶碳汇试验场,选取西南典型流域开展岩溶碳汇调查评价。


3. 增加农田土壤碳汇。统筹部署推进农田建设工作,加强规划引领,强化政策支持,突出支持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集中力量建设高标准农田。印发《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着力解决黑土地出现的“变薄、变瘦、变硬”问题。2021年,东北典型黑土地区共完成耕地保护面积1亿亩以上,其中,实施保护性耕作7200万亩。在401个县实施秸秆综合利用行动,全国秸秆还田量超过4亿吨,还田面积近11亿亩。中央财政共安排专项资金20亿元实施深松整地作业任务1.21亿亩。


4. 稳步提升海洋碳汇。制定红树林、滨海盐沼、海草床蓝碳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与评估技术规程,选取16个蓝碳生态系统分布区域开展碳储量调查评估试点。编制《红树林生态修复手册》。组织实施海洋缺氧酸化和海—气二氧化碳通量业务化监测,开展长江口和珠江口缺氧区监测。探索开展海洋碳汇交易。建设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136个,助力贡献海洋固碳。


六、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1. 出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政策。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和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两大战略任务,协同推进减污降碳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作为“1+N”政策体系文件之一,《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于2022年6月印发实施。通过建立“源头-过程-末端”全过程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体系,全面提高环境治理综合效能,实现环境效益、气候效益、经济效益多赢。


2. 推动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实践。统筹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把降碳作为源头治理的“牛鼻子”,构建减污降碳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的制度机制。优化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功能,推动排污单位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相关数据统一采集、相互补充、交叉校核。


七、深化试点示范


中国在能源、工业、建筑、交通、金融等领域开展了丰富的低碳试点示范工作。自2010年以来,我国陆续在6个省和81个城市开展了低碳试点,涉及31个省(区、市),涵盖全部5个计划单列市,试点省市碳排放强度下降总体快于全国。建成世界首个柔性直流电网工程,助力实现冬奥场馆100%绿电供应。全球首个运行中的“光储直柔”建筑在深汕特别合作区中建绿色产业园内高效平稳运行一周年。浙江省衢州市率先探索数字控碳,已为234.2万个企业和个人建立碳账户,创新开发碳账户金融产品。截至2022年6月,该市27家金融机构先后开展碳账户金融应用场景试点,累计发放碳账户贷款195亿元。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事关人类可持续发展。中国一贯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坚定走绿色发展之路,推动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零碳解读


   1.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事关人类可持续发展。我国一直坚定走绿色发展之路,并为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作出贡献。


    今年以来,新冠疫情反复、俄乌冲突、能源价格上涨等事件接连发生,给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带来更多不确定性和巨大挑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即将于11月6日-18日在埃及举行,在这一特殊时期更需要各国之间畅通沟通。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在解读报告时提到,COP27应当倡导各方将已经提出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转化为有效的政策、扎实的行动、具体的项目,而不是现有的目标还没有落实又急于提出新的目标。他还表示,在资金问题上,敦促发达国家尽快兑现每年100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承诺。


  2.全国碳交易市场经过第一个履约周期的建设和运行,已经建立起基本的框架制度,初步发挥了碳价发现机制作用,有效提升了企业减排温室气体和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的意识和能力。


    李高透露,目前生态环境部正在抓紧推动新履约周期的各项准备工作,相关配额分配方案将于近期公开征求意见。下一步将加快推进新的履约周期相关工作,逐步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进一步丰富交易主体、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同时要在进一步完善制度设计的基础上,启动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近期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采访时建议,下一步要从两个方向增强碳交易系统的功能。一方面要扩容,让更多行业及市场主体能够进入到碳交易市场中,更有利于形成有效的碳价格;另一个方面是要重视金融对碳中和的作用,金融体系本身具有强大的价格发现功能,能带来很大的流动性,金融产品在交易过程中会反映出碳排放真实成本,有利于形成有效的碳价格,用来指导碳排放,建议适当有序地增加碳交易市场的金融产品种类。


  3.目前,减污降碳已开始进入到互相加强的阶段。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柴麒敏表示,接下来,减污降碳对经济高质量倒逼和引领作用将会显现出来。大量与减污降碳相关的新兴产业,比如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装备制造、绿色建材新材料、数字经济产业,已对经济增长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无论是“双碳”还是减污降碳,我们都需要真正转变观念,通过技术创新来解决发展和减排之间的深层次问题。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所副所长高健也认为,要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对技术支撑的需求越来越精细。比如北上广深超大城市要实现持续减排,在工业集群等各方面的管理需求就要进一步细化。在碳和氮、碳和VOCs、碳和新污染物的协同治理方面,需要更加精细化和科学化,确保在低风险基础上达到较好的减污降碳成效。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研究员 白华兵 程维妙


编辑 陈莉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