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在全球财富管理论坛上,橡树资本联席创始人及联席董事长霍华德·马克斯(Howard Marks) 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重恩进行了精彩对话。
在霍华德·马克斯看来,美国仍将持续加息进程, 但其加息幅度将大规模收窄,这对资产价格影响相对较小,因此无须打乱现有的投资布局。同时,他亦十分看好中国的投资。
白重恩认为,中国的经济现在还是有比较高的增幅的潜力,我们预计中国的经济增幅应该还是高于美国的经济增幅,但中国不会出现高通胀,两国货币政策不会殊途同归。
美国加息幅度或将收窄 对资产价格影响相对较小
白重恩:过去几年全球通胀已经达到了40年最高值。因为通胀的发展,美国等在过去几年快速加息。您认为这个巨大的变化会带来什么影响?世界现在进入怎样的商业周期?
霍华德·马克斯:在过去40年中,信贷利率从22%下降到了2%。利率下降为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利率下降刺激了企业发展,降低了企业的资金成本,提高了资产价值。通货膨胀则自1980年以来处于休眠状态。美联储和其他央行因此可以保持非常宽松的货币政策。
近年来,一些用以抵御疫情经济影响的政策,让消费者的银行账户里有了闲钱。消费者用这些钱去消费时,通货膨胀就产生了。消费高企,但供应链落后,较多的钱去购买较少的商品,导致了高通胀。
为了应对变化,美联储开始采取了紧缩政策,这使得一切都变得不同。融资变得更难也更贵,未来或将看到更多的违约和破产,企业的运营将不如以前。资产的所有者亦没有此前低利率的助力。借款人成本不会再持续下降。
白重恩:全球投资策略也必须要随大势而变。您如何看待当前全球金融市场发展?2022年全球经历了股票和固收市场的“双降”,您认为2023年会否重现?
霍华德·马克斯:2022年利率上升对资产价格带来的不利影响已经显现。2022年是历史上股票和债券组合表现最差的或者是第二差的年份。
2023年美联储会继续加息,直到通胀和通胀的情绪都被彻底消除。之后,美联储会进入缓慢加息阶段,但今年看不到降息。我预计今年正常的预期是利率将上升1%,低于去年4.5%的加息水平。更高的利率意味着更低的资产价格,因此价格的下降也会继续,但下降幅度不会非常大。因此不需要完全地打乱现有的投资布局。
美国硅谷银行破产是个例 不会引起涟漪效应
白重恩:利率水平对于资产的价格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最近硅谷银行破产,有些人认为,这是由于加息所导致的。如果利率继续上行,即便幅度放缓,它是否会对于整个银行业产生更加广泛的影响?其影响是否会波及整个金融市场?
霍华德·马克斯:硅谷银行破产事件是个别事件,我认为不会引起一系列的涟漪效应或者说产生系统性的影响。
这些银行的业务都高度集中于少数资产类别或少数类型的存款人,且在地区上非常集中,即他们把太多的鸡蛋放到了一个篮子里。
硅谷银行的客户存款很多,但贷款需求很少。银行将多余的资本和现金投资于美国国债和机构抵押贷款。通常情况下,这些都是非常安全的资产,不会因为持有机构抵押贷款而陷入麻烦。但硅谷银行的管理者投资了长期债券,这是他们犯下的重大错误。
硅谷银行在美联储开始快速加息之前投资了这些长期债券,让其资产负债表只是看上去比较安全,但随着利率的上行,这些投资开始承受了巨大的损失。
通常情况下,这些债券不需进行市值计价而被指定为持有至到期,但关于银行一些令人不安的消息开始流传,并出现挤兑。银行必须要把本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都在市场上卖出。但卖出使得他们需要在账面上记录损失,从而降低了他们的资本,这又导致了更多的流言和挤兑,银行陷入了恶性循环直至崩溃。
看好中国投资机会 中美政策不会殊途同归
白重恩:您说过之后人们的投资战略也需要调整,请您更具体地介绍一下,在哪些领域投资战略需要调整以适应新的环境?
霍华德·马克斯:利率下调的助力已无,对股票市场不再有利,同时借款也没有那么容易,因此应该关注贷款。橡树资本主要投资的资产类别之一就是高收益债券,即评级低于投资级别的债券。同时,私募信贷也可以有更高的收益率,可能达到百分之十几。
我认为,现在的环境有利于贷款人和可以找到便宜资产买入的投资者。在未来有可能会出现一些激烈的抛售行为,将出现低价买入的机会。
白重恩:对投资者来说,在中国有哪些好的投资机会呢?中国的投资者如何受益于当前全球新局势呢?
霍华德·马克斯:橡树资本仍在帮助客户在中国进行投资,现在依然持有中国股票。随着客户数量增长,橡树资本持有的资产也在增长。此外,从2015年起,橡树资本还投资了中国的不良贷款。橡树资本对这些投资仍充满信心,并将继续进行此类的投资。橡树资本相信中国,并在未来会继续相信中国。橡树资本也将继续致力于在中国投资,其中股市和债市都非常具有吸引力。
霍华德·马克斯:您觉得中国和美国会继续保持不同的经济周期还是最后会趋同?
白重恩:不同于美国的经济,中国没有高通胀,这是中国央行采取不同货币政策的重要原因。相对来讲,中国的经济现在还有较高的增幅潜力,因此为了实现潜在的增幅,资金成本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不同于经济增幅。我预计中国不会出现高通胀。
如果两国经济体遇到的通胀压力是类似的,那么货币政策也就有可能会趋同。未来美国也许控制了通胀之后,货币政策有可能会回归正常。但是在这之前肯定两国的政策还是有所不同。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姜樊 编辑 陈莉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