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由武汉市委宣传部指导、新京报社和武汉市委网信办联合主办、新京报贝壳财经承办的“城市(武汉)高质量发展论坛”在武汉东湖高新区(中国光谷)举办。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在论坛上从三个方面阐释了他对于武汉新城建设的看法。他表示,武汉新城建设首先要重视增强聚集效应,通过聚集效应才能够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进高质量发展。武汉新城建设也要强调提升人力资本。下一步重点应转向“发展型消费”,从而创造新的人口红利。此外,在数字化和绿色化转型方面,武汉新城可以先走一步。“我们很可能在这些领域能够弯道超车,形成新的产业竞争力。”
武汉新城正形成有“三度”优势的生产力高地
刘世锦表示,武汉新城建设首先要重视增强聚集效应,现代工业的发展也是如此。改革开放以来做了两件事情,一件事情是工业化,一件是城市化,也就是提升工业的聚集效应,同时城市化提高人口的聚集效应。通过聚集效应,我们才能够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才能够推进高质量发展。
武汉新城向东发展既疏解,也是更大范围的聚集,可以预计,在武汉新的都市圈城市群范围之内会聚集更多的人口。
关于聚集,在刘世锦看来,有一个研究或评估标准“三度”: 密度、频度和浓度。简单地说,密度就是指单位面积上聚集了多少人、资金、技术和其他生产要素;频度是指人来来往往的频度,比如,电话打了多少,今天开会的时候手机上微信上接收了多少信息等等;关于浓度,是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技术含量、附加价值等等。
他表示,通过研究表明,一个地区的要素生产率或更广意义上来讲要追求高质量发展,和这“三度”有相当高的相关关系。武汉新城正在形成一个具有“三度”优势的生产力高地,这是我们现在进行区域产业聚集、城市功能的再调整特别是都市圈城市群所应该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
提升人力资本 扩大发展型消费
“武汉新城建设也要强调提升人力资本。”刘世锦认为,现在全国各地包括武汉和正在建设的武汉新城都在扩大消费和扩大需求。现在消费的重点对大多数人来讲是生存型消费,如吃饭、穿衣等需求。目前这些生存型需求基本满足了,下一步的重点应转向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文化、体育、娱乐、金融、服务、交通、通信等“发展型消费”。这些发展型的消费从统计上来看属于消费,同时也是一种投资,是人力资本的投资。
“下一步重点要转向人力资本的投资,特别是要重视解决发展型消费的问题”。刘世锦说,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也要有相应的调整,增加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支出。这既是提升人力资本的需要,同时也是扩大需求的需要。
他表示,武汉新城建设也是人的聚集,但是,过去一年中国人口总量的拐点已经出现,而且这个拐点的出现比我们预期的要早,所以,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就是怎么把人口的数量优势转向质量优势,创造新的人口红利。
“我们一直强调创新驱动,要形成创新高地,核心就是把国内人才吸引来,留得住,同时要吸引更多的国际高水平人才。”刘世锦说。
同时,刘世锦认为,城市发展除了需要吸引高端人才之外,农民工、快递员、保安等普通劳动者也不可或缺。 “所以,我们要把农民工当作自己人,而不是当作干一段时间就走的外来户,而且要提升农民工待遇”。对此,武汉新城要有“抢人”的意识,要重视中低收入人群人力资本的提升。
在数字化和绿色化转型方面先走一步
刘世锦还指出,在数字化和绿色化转型方面,武汉新城可以先走一步。“数字化和绿色化是中国经济也是全球经济新的增长动能。在这方面中国和发达国家基本同步,差距不大,部分领域中国还有优势。从实际出发,我们很可能在这些领域能够弯道超车,形成新的产业竞争力。”
刘世锦提到,最近这些年,像中国的5G通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已经出现了上述特点,“我们完全有可能在和发达国家相同的发展阶段,走出一条既缩短传统的发展差距,同时能够充分运用新经济增长功能这样一个新的发展道路。”
刘世锦进一步指出,数字化和绿色化具有内在的统一性,相互支撑相互赋能。数字化属于一种底层技术,能够提高国内外要素和产品的交易效率,区块链技术能够提高信用水平,移动通讯、智能化交通能够提高信息的密度和人员的聚集效应。 ChatGPT所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很快,下一步也可能逐步走向成熟。而从绿色化方面来讲,要改变此前的错误观念。
“过去我们一讲环保,一讲绿色发展,总是感觉到和经济增长会不会有冲突。通过这几年的时间来看,我们事实上越来越清楚,我们要实现一个真正的全面的绿色转型,关键是要换技术,就是要把原有的化石能源由非化石的清洁能源技术加以替代,也就是推广使用低碳、零碳甚至负碳的绿色技术,到2060年碳中和目标实现的时候,它占到整个能源供给的80%以上。”刘世锦表示,基于这样的目标,武汉新城建设的时候,就要把这方面基础打好。
“在我们的新城规划中,像数字技术、绿色技术都是我们发展的重点。我们生产很多这方面的产品,同时我们也要创造更多的应用场景,比如从绿色转型来讲,像风、光、电、新能源汽车、氯氢储能技术,还有我们整个新能源和绿色发展的基础设施,以及我们现在的一些软件建设,比如像碳账户、碳核算,这些制度性的基础设施都要配套推进,也就是推进二十大所提的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四位一体协同发展。”刘世锦说。
最后,刘世锦强调,现在新城建设做了很好的规划,指明了方向,但是仍然属于一种顶层设计,在这个前提下仍然面临着大量未知和不确定因素,要鼓励各个地方进行探索和试错,通过试错找到一些对的做法,短期看不准、有争议的做法和政策,可以在有些地方先行先试,有好的效果以后,再通过总结提高在更大范围推广。通过这些思路,武汉的新城建设一定能够发挥更好的示范作用。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程子姣 孙文轩
编辑 宋钰婷
校对 薛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