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我国明确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2022年6月15日,新京报成立零碳研究院,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双碳政策趋势?碳中和背景下,不同产业和企业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研究院于2022年6月起推出《碳报》,研究最新双碳政策、权威声音、低碳样本等重点内容,并进行分析解读。



目录


>>>政策速递

1.国家知识产权局:我国绿色低碳专利呈增长态势,对全球贡献突出


2.《中国 ESG(企业社会责任)》发布,着力构建中国特色ESG评价体系


3.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创下“历史新高”,碳预算空间日益紧张


4.上海发布通知,将企业外购绿电碳排放因子调为0


5.上海碳博会闭幕,发布各类低碳技术和产品1081个


6.成都拟计划向节能减碳建设相关企业机构发放零碳券


7.广州出台政策,支持探索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碳市场


8.高德地图“绿色出行碳普惠项目”获国家生态环境部表彰


9.内蒙古森工集团与远景科技达成林业碳汇战略合作协议


10.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北冰洋在本世纪中叶将出现“无冰之夏”


11.45个国家批准将能源效率在2030年前提高一倍的目标

 

>>>专题碳讨


透过热浪等极端天气重新认识气候变化问题

 

正文


一、政策速递

 

A、权威声音

 

1. 国家知识产权局:我国绿色低碳专利呈增长态势,对全球贡献突出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2023全球绿色低碳技术专利统计分析报告》。《报告》显示,2016年至2022年间,在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绿色低碳专利授权量整体呈现负增长的情况下,我国授权量保持了年均9.3%的增速。全球排名前50的专利权人中,中国占据13席,居于第二位。特别是在化石能源降碳技术领域,专利增长主要由中国贡献。


零碳解读:技术创新是推动碳达峰碳中和进程的重要力量。2022年8月,科技部印发《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对技术支撑“双碳”目标作出了系统安排。其中,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低碳利用及能效提升技术、碳捕获和储存等技术是当前绿色低碳技术发展的重点方向。


2. 《中国 ESG(企业社会责任)》发布,着力构建中国特色ESG评价体系


6月13日,“中国ESG(企业社会责任)发布” 在北京举行,活动中发布了《年度ESG行动报告》。报告推出了“中国ESG上市公司先锋100”榜单,对中国企业ESG行动主要特点进行了总结,并对中国企业ESG行动给出了建议。活动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联合国务院国资委、全国工商联、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等机构部门举办。


零碳解读:“双碳”目标下,我国企业践行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越来越深入,ESG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企业ESG发展水平进入新阶段。通过发布ESG行动报告对企业进行ESG评价,有助于引导企业深入践行ESG发展理念,推动我国企业ESG体系加快成熟,助力构建中国特色ESG评价体系。


3.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创下“历史新高”,碳预算空间日益紧张


近期,50位顶尖科学家在最新一期《地球系统科学数据》杂志上刊发论文称,过去1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创下“历史新高”,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高达540亿吨,导致全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暖。为将全球气温上升控制在1.5℃以内,还有多少碳可排放到大气中。2020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计算出,剩余碳预算约为5000亿吨二氧化碳,但到2023年初,这一数字降为2500亿吨。


零碳解读:全球气温上升将引起导致洪涝、干旱、山火、台风、热浪等极端天气频发,最终影响人们的生活乃至生存状况。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是导致全球气温上升的主要因素,因此,推动全球范围内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至关重要。

 

B、地方实践

 

4.上海发布通知,将企业外购绿电碳排放因子调为0


近日,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关于调整本市碳交易企业外购电力中绿色电力碳排放核算方法的通知》,指出上海本市碳交易企业可选择将外购绿电单独核算碳排放,外购绿电排放因子调整为0t CO2/104kWh,其他外购电力排放因子仍统一为4.2 t CO2/104kWh,这意味着上海外购绿电碳排放核算量为0。


零碳解读:将企业外购绿电碳排放因子调为0可有效降低企业范围二碳排放量,从而减轻企业的碳履约成本。同时,此措施可进一步促进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发电产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解决新能源发电跨省间消纳的面临的各种问题。


5.上海碳博会闭幕,发布各类低碳技术和产品1081个


6月14日,2023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圆满闭幕。本届碳博会共展示发布各类低碳技术和产品1081个,吸引参观者超8万人次,为海内外的低碳发展与合作树立了示范标杆。此外,在碳博会上还发表了《上海低碳倡议宣言》,并首次倡议将每年6月11日定为“世界低碳日”。


零碳解读:此次碳博会是国内首个以碳中和为主题的博览会,展示了双碳领域最新的技术和产品,有助于人们了解碳达峰碳中和最新进展,激发市场对双碳技术和产品的需求,推动低碳技术和产品的普及。此外,此次博览会还举办了论坛和相关配套活动,旨在打造成为双碳领域国际高端交流与合作平台。


6.成都拟计划向节能减碳建设相关企业机构发放零碳券


近日,成都市发改委发布了《成都市零碳券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计划向开展节能减碳建设的有关企业、公共机构发放定额电子代金券。企业、公共机构在零碳券管理平台申领零碳券后,通过零碳券管理平台采购相关服务时,使用零碳券按比例抵扣服务费用,服务商完成服务后再按实际抵扣金额向政府部门申请兑现零碳券。


零碳解读:在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企业面临着最现实的问题便是成本上升,因此,推动绿色低碳发展需要切实的资金支持。此次,“零碳券”按照服务类别分为能力建设、碳足迹认证、碳核算、碳减排挂钩贷四类,将有效激励成都当地企业建设节能减碳企业生产经营体系,推动企业绿色低碳转型。


7. 广州出台政策,支持探索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碳市场


6月12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的《推动广州金融开放创新实施方案的通知》指出,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支持太阳能、生物质能、风电等新能源及气电等低碳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支持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探索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碳市场。


零碳解读: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需要完善丰富的碳金融体系支撑。碳市场作为碳金融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发挥市场机制在推动社会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的资源配置作用,引导大湾区更多资金流向绿色低碳发展的企业,从而助力全社会绿色低碳发展。

 

C、企业行动

 

8. 高德地图“绿色出行碳普惠项目”获国家生态环境部表彰


近日,高德地图“绿色出行碳普惠项目”获颁国家生态环境部“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十佳公众参与案例奖项。高德地图“绿色出行碳普惠项目”基于一体化出行服务平台(MaaS平台)带动公众参与低碳出行,一方面MaaS平台为用户提供出行服务,引导公众主动选择公共出行方式,优化城市出行结构;另一方面,带动公众减碳,年碳减排量约20万吨。


零碳解读:交通出行是碳排放的重点领域,推动公众形成绿色低碳出行方式是降低交通碳排放的重要举措。高德地图“绿色出行碳普惠项目”对公众绿色低碳出行行为进行了有效激励,用户在碳减排能量收集到一定数目后,可以在“绿色出行-碳普惠”界面内兑换景区门票优惠券、美食优惠券、打车券等各类权益,有助于用户形成绿色出行行为习惯。


9.内蒙古森工集团与远景科技达成林业碳汇战略合作协议


6月13日,内蒙古森工集团与远景科技集团林业碳汇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牙克石市举行。签约后,双方将合力建立完善绿化区域合作共享平台,共同推动区域生态价值转化和绿色发展。


零碳解读:内蒙古森工集团管理着我国最大的重点国有林区,保守估算林木年固定二氧化碳达3600万吨以上。“双碳”目标提出以来,集团与多家企业机构签订了林业碳汇合作协议,截至2023年6月,已累计完成销售碳汇产品21笔,实现交易额5016万元,开发储备林业碳汇项目12个,真正实现了让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走出了一条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D、国际看点

 

10.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北冰洋在本世纪中叶出现“无冰之夏”


近期,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最新一次评估报告认为,北冰洋预计最早在本世纪中叶前后出现夏季无冰的现象。但如果温室气体能够保持低排放,北极地区本世纪不会出现“无冰之夏”。然而,另一支国际研究团队在英国《自然·通讯》期刊发表论文,认为“无冰之夏”可能提前至本世纪30年代出现,因此提醒有关方面早做准备。


零碳解读:全球变暖带来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问题日益突出,无论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评估报告还是英国《自然·通讯》期刊发表论文的研究,都表明了温室气体排放对北极冰川融化和全球生态环境的深远影响,不受限制的温室气体排放已经严重影响到人类社会和全球生态系统,推动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迫在眉睫。


11. 45个国家批准将能源效率在2030年前提高一倍的目标


近日,国际能源署在法国举行的第八届全球能源效率大会上,来自非洲、美洲、亚洲和欧洲的45个国家共同承诺在2030年将能源效率的进展翻倍,即在本十年末将全球平均能源效率提高一倍。这一决策为即将在迪拜举行的COP28会议取得更大成果注入动力。


零碳解读:能源消耗带来的碳排放是全球碳排放的最大来源,推进能源利用效率提升以及清洁能源转型对实现联合国气候变化目标,控制全球变暖至关重要。据悉,出席会议的政府代表团代表了全球70%的能源消费,预计这一承诺将进一步促进世界各国气候变化合作,为将全球气温上升控制在1.5℃以内带来希望。

 

专题碳讨


透过热浪等极端天气重新认识气候变化问题


近日,我国北方地区迎来了一波热浪。京津冀大部、河南东北部、山东中北部及辽宁西部、内蒙古东南部等地最高气温达37~40℃,局地可达40℃以上,部分地区最高气温接近或达到历史同期极值。同时,国内外气象专家纷纷发出警告,厄尔尼诺气候现象已经出现,预计到秋冬时节会达到中等至强的程度。受厄尔尼诺影响,明年全球平均气温或创新高。一时间热浪等极端天气重新引发人们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思考。


与此同时,近期50位顶尖科学家发文称,过去1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创下“历史新高”,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高达540亿吨,导致全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暖。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计算出,为将全球气温上升控制在1.5℃以内,人类可向空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即碳预算从2020年的约为5000亿吨二氧化碳,降到2023年初的2500亿吨。按照当前全球每年540亿吨的排放速度,4-5年人类将消耗掉目前全部的碳预算,将全球气温上升控制在1.5℃以内的目标面临严峻挑战。


气候变化问题是如何产生的?气候变化背后各国采取了哪些行动?普通人如何参与到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当中?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也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护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1.气候变化主要是指人类活动导致的地球大气的组成变化


从地球发展历史看,气候总是在不断变化的。太阳辐射的变化、地球轨道的变化、火山活动、大气与海洋环流的变化等自然因素都会造成全球气候变化。但在一定时期,自然因素对气候变化影响有限,气候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然而,随着人类技术的进步,尤其工业革命极大提升了人类的生产力,带来了大规模的能源需求,大量的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被开采使用,释放出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人类活动水平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越来越突出。最新研究显示,陆地气温升高以及北半球热带海洋变暖始于180年前,全球变暖早在工业革命初期就开始了,这表明工业革命后人类活动尤其大规模的化石能源使用是影响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在此背景下,科学界越来越多人士认为过量温室气体排放是引起极端天气和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


此后,随着历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以及对能源需求的增加,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越来越突出,气候变化对人类环境和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直接,包括干旱、洪涝、火灾、热浪、极寒、暴风雨雪等各种极端天气发生频率增加,导致人类生存的环境日益严峻,气候变化问题逐渐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因此,《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专门将气候变化限定为“由于直接或间接的人类活动改变了地球大气的组成而造成的气候变化”。


2.气候变化的背后不仅是环境问题,更多的是各国经济利益和发展权利


气候变化问题天然具有全球性,应对气候变化就需要世界各国合作及协调采取行动。因此,1988年,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建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组织各国科研人士定期总结、分析和评估气候科学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为各国气候政策决策和国际气候谈判提供参考。在此背景下,1991年,联合国就制定《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开始了多边国际谈判。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获得通过,确立了在保护气候系统方面各国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的原则,并要求发达国家率先采取行动,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合作的基本框架。


此后,IPCC先后发布了六次评估报告,为各国气候变化谈判和采取行动提供了重要支撑。尤其是《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这两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1995年,IPCC发布了第二次评估报告,为199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简称《京都议定书》)的达成打下了重要基础,《京都议定书》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带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环保协议,设立了于2008-2012年之间把温室气体的减排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降低5.2%的目标,并对温室气体减排义务的具体实施规则,制定了实现这些减排目标的操作机制,即国际排放贸易、联合履行机制 、清洁发展机制。其次,在2014年完成的第五次评估报告为2015年《巴黎协定》的达成提供了主要的科学支撑。《巴黎协定》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条约,共有194个缔约方加入,协定提出将本世纪全球气温升幅限制在2℃以内,同时寻求将气温升幅进一步限制在1.5℃以内的措施。同时,《巴黎协定》提供了一个持久的框架,为未来几十年的全球努力指明了方向,它标志着一个向净零排放世界转变的开始。


虽然各国都有推动气候变化行动的意愿和决心,但在承担减排责任和采取具体措施和路径方面有着较大分歧。采取过多的气候变化应对措施会增加国家经济发展成本,甚至压缩产业发展空间,尤其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近日,英国利兹大学等机构一项研究显示,全球约90%的过量碳排放源自美国等发达国家,要想确保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目标可以实现,这些发达国家应向人均低碳排放国家支付总计170万亿美元的补偿金。这表明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各国有着巨大的利益差异。

此外,全球经济和政治环境也导致气候变化谈判困难重重。这两年地缘政治摩擦和俄乌冲突下全球能源市场较为动荡,发达国家增加化石燃料的使用,再结合发达国家长期未完全履行对南方国家的财政承诺,欧盟采取“碳关税”等争议措施,各国在气候变化谈判中更加困难。


3.气候变化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低碳生活对碳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意义重大


日常生活消费是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不仅需要国家层面采取行动,更需要普通群众在生活中落实。气候变化会导致干旱、洪涝、火灾、热浪、极寒、暴风雨雪等各种极端天气发生频率增加,会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电力生产和传染性疾病的流行,导致居民生活中食物成本、电费和医疗健康成本上升。可以说,气候变化挑战不仅是国家间的议题,更与普通群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在生活中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对减少碳排放量、改善气候生态条件至关重要。


首先,减少不必要能源浪费是关键。当前,我国电力生产和能源结构仍主要以化石能源为主,因此,减少能源消耗和浪费是碳减排的关键。数据显示,2021年,北京人均生活用能(煤炭、电力、液化石油气、天然气和汽油)835.6千克标准煤,根据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推荐值为0.67排放系数及3.67转换关系,相当于人均碳排放2.01tCO2e,占北京人均碳排放量的约一半,用电、取暖、出行等消耗电力、燃气和汽油的领域是主要碳排放源。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节约用电,减少长明灯使用,减少大功率电器使用,少开燃油车多采用拼车顺风车模式,以及公共交通出行等低碳绿色出行方式,对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意义重大。


其次,推动养成“衣食住行”全领域低碳生活方式是长久之计。衣食住行是群众日常用能高频领域,注重在日常生活中购买消费绿色低碳产品,如多购买有机棉、竹纤维等低碳衣物,采购本地及应季等低碳食品,采取低碳取暖措施和相关产品等。这些举措不仅可以降低自身生活消费碳排放水平,还可以倒逼生产企业加大在绿色低碳产品领域的投资,从而丰富绿色低碳产品,助力全社会养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研究员 任大明

编辑 陶野 校对 赵琳

 

链接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成立于2022年6月15日,以零碳为目标追求,将打造集内容、数据、服务、调研报告、活动于一体的新型产品,旨在为双碳工作提供智力支持与融媒支撑。零碳研究院会记录“双碳”发展、创新科普产品、打造高端智库、研发行业和地方绿色数据库、构建“双碳”咨询体系、搭建交流平台、组织公益活动、发布调研报告、评选优秀案例。

 

如果你有好的案例、创意,欢迎联系我们:ltyj@bjnews.com.cn

电话 13126636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