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许诺)7月12日,在2023新京报贝壳财经夏季峰会“人工智能潮涌 生成数智未来”主题论坛上,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在主旨演讲中指出,现在出现了做通用大模型还是做垂类大模型这两条路径,但从用户侧尤其是中长期看二者会走向混合模式,因为用户往往同时需要通用和垂类的特点。但短期内在具体做法上,仍然有两个选择,一是基于第三方的通用大模型做场景化微调,基础模型与垂类场景属于弱耦合式。灵活性和通用性更好。二是从下到上做全栈式的,基础模型与垂类场景属于弱耦合式,性价比和专业性更好。
何宝宏认为,“通用大模型是对标ChatGPT,消费级的大模型,是标准化的服务,是公共服务。经过这几个月的讨论和实践,大家发现它需要海量的数据、庞大的算力以及大量的人才,门槛极高,属于少量玩家的。”何宝宏说道,“所以一部分人开始选择做行业大模型,也就是垂类大模型,聚焦特定的领域,面向企业解决特定领域的特定问题,这里面非标准化的东西比较多。”
“下一步,做通用大模型和做垂类大模型,会不会走向融合?”何宝宏表示,“中长期来看,用户需要的是“混合大模型”。”何宝宏指出,可以将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模型称之为公有的AI,行业的大模型称之为私有的AI。就像云计算的概念,有公有云必然也会有私有云,然后就出现了混合云和多云。
“关于下一步的AI发展,将来也会讨论公AI有和私有AI,讨论混合模式、多模型管理和云原生的AI等。”何宝宏说道。
编辑 陈莉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