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国家医保目录发布,医药企业年度大考“成绩”揭晓。
作为进入竞价、谈判阶段品种数量创新高的一年,今年最终有143个目录外药品参加谈判或竞价,121个药品谈判或竞价成功,谈判成功率、平均降幅均与2022年基本相当。
随着新版国家医保目录发布,多家企业披露了谈判结果,有企业纳入新版目录的产品多达9个。
在此背后,随着国家医保谈判进入常态化,谈判、竞价规则已经日趋完善,参谈企业的考虑也更加全面。参与、关注此次国家医保谈判的多位业内人士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在关注利润空间的基础上,企业会衡量多方面因素,制定谈判策略、判断谈判底价。
126种药品新增纳入目录 包含15款罕见病药品
12月13日,国家医保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了《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3年版)》,自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执行。
本次共有126个药品新增纳入目录,1个药品被调出目录。根据结果来看,143个目录外药品参加谈判或竞价,121个药品谈判或竞价成功,谈判成功率为84.6%,平均降价61.7%。
经调整后,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内药品总数达到3088种,其中西药1698种、中成药1390种。
据中国罕见病联盟统计,目录新增药品中,包含治疗胃肠间质瘤的阿伐替尼片,治疗全身型重症肌无力的艾加莫德α注射液等15款罕见病治疗药品,涉及16种罕见病,填补了10个病种的用药保障空白。
其中,长期未得到有效解决、社会影响力较大的戈谢病、重症肌无力等罕见病治疗药品均被纳入医保目录。
一位券商从业人员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从二级市场投资者的角度出发,今年更加关注同品类、类型中首次参谈的药物,如诺华的奥马珠单抗注射液、华领医药的多格列艾汀片;虽然有同类药物获批,但贝达药业的贝福替尼也在其关注范围内,另外,司美格鲁肽是否会降价也是今年关注的重点。
从谈判结果来看,上述药品均已成功纳入2023年版国家医保目录,司美格鲁肽也续约成功。
多家企业披露谈判成果 A股创新药板块表现强劲
12月13日,A股创新药板块表现活跃。贝壳财经记者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发现,截至当日收盘,创新药板块下144只个股中,88只股价上涨。
其中,百利天恒、通化金马、奥赛康、广生堂、千红制药、新华制药、众生药业和贵州百灵8只股票涨幅达5%及以上。百利天恒当日报153元/股。涨16.7%;通化金马报23.86元/股,涨10%。
其中,众生药业股价报收18.08元/股,涨5.36%。公司当日宣布,其新冠药物来瑞特韦片通过医保谈判,纳入新版国家医保目录。同类产品先声药业的先诺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君实生物的氢溴酸氘瑞米德韦片此次也成功纳入新版医保目录。
与此同时,君实生物宣布,公司两款创新药产品成功纳入新版国家医保目录,其中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新增3项适应症。
而从其他国内企业的表现来看,科伦药业宣布9个产品通过谈判/竞价成功纳入国家医保目录;正大天晴则有盐酸安罗替尼胶囊、泊马度胺胶囊成功续约,艾贝格司亭α注射液、曲氟尿苷替匹嘧啶片成功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随着2023年版国家医保目录的发布,跨国药企也纷纷宣布“大考”成绩。
罗氏制药宣布,曲妥珠单抗注射液(皮下注射)、恩曲替尼、萨特利珠单抗、甲氧聚二醇重组人促红素、阿来替尼、帕妥珠单抗、奥妥珠单抗、利司扑兰、玛巴洛沙韦九款创新药通过新版国家医保目录调整。
同日,诺华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宣布,公司共有2个新产品及2个新适应症成功纳入2023年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包括琥珀酸瑞波西利片和奥马珠单抗注射液预充剂型全部说明书适应症,磷酸芦可替尼片、艾曲泊帕乙醇胺片的两项新增适应症。此外,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雷珠单抗注射液、注射用奥马珠单抗、依维莫司片4个产品的原目录内适应症成功续约。
谈判规则日趋完善 企业谈判策略综合考量多因素
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已经连续6年开展医保药品目录的调整工作,累计将744个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同时将一批疗效不确切、临床易滥用的或被淘汰的药品调出目录。
随着国家医保谈判进入常态化,谈判规则日趋完善,企业对部分规则也有了更加明确的预期,对是否进入医保目录、谈判底价的判断也会考虑得更加全面。
上述券商从业人员对记者表示,在谈判策略上,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会综合衡量售价、成本、预期量、销售费用等因素,考虑进入医保是否能为企业带来利润的增长。企业的药品是否需要进院的渠道、同类药品的竞争情况、企业自身的发展状态、团队规模都是企业在参谈之前会重点衡量的问题。今年的简易续约规则相对更加明确,企业基本不会存在预期差。
继2022年国家医保谈判首次提出简易续约规则,今年,药品续约规则得到进一步优化,如新增连续纳入目录“协议期内谈判药品部分”达到或超过4年的品种,其支付标准的下调比例原基础上减半、连续纳入目录“协议期内谈判药品部分”时间达到8年的药品,可以纳入常规目录管理等规则。行业预期续约新规则下各家的降幅将较为温和。
一家医药企业的参谈代表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今年自家企业的策略就是留好利润空间、积极中标,确保机器和厂房不闲置。最终参谈的多种药品成功进入医保目录。在他看来,今年国家医保谈判的组织工作有条不紊,自家企业谈判过程不算胶着,最终的谈判价格也在公司预期之内。
据他介绍,企业在“以价换量”的市场机制下,在不超出医保基金和广大参保人员承受能力的前提下最终确定能接受的成交价格,部分外资企业注重利润,考虑全球价格体系的维护,一般不会轻易降价,国内企业普遍参与积极性较高,但一些有出海计划的药物,降价也会较为谨慎。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丁爽
编辑 宋钰婷
校对 薛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