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随着全球经济的深度调整,2024年的中国经济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下了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并指出,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一系列工作的部署下,经济预期能否抬升?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出台如何有力更有效?明年乃至更长时间中国能否实现可持续增长?企业家们信心如何?


值此新旧交替之际,贝壳财经推出年度专题报道“看2024”,携手中国知名经济学家、学者和企业家,建言中国经济,助力中国经济复苏与繁荣。




“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经济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会议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到“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对于企业发展,指出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也要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作为民营企业家,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型工业化的核心是制造业向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可持续发展转变,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对于民营高科技制造企业,生产成本和融资难度问题更为突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


新质生产力是突破新时代与旧的生产关系之间矛盾的生产力


贝壳财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目前您所在的领域,有哪些新技术值得关注?对于“新质生产力”如何理解?


李东生:TCL通过TCL实业和TCL科技两大主体,布局智能终端、半导体显示、新能源光伏三大核心产业。围绕三大产业创新发展,我们将持续发力人工智能、AR/VR、下一代新型显示技术,以及新能源光伏等技术。


新质生产力是突破新时代与旧的生产关系之间矛盾的生产力,是驱动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的内生引擎。对中国制造业来说,形成新质生产力就是要进一步激发技术创新活力,持续投入科研和人才培养,充分发挥新型人才价值,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和平台,实现制造业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蜕变,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转变。


贝壳财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您如何理解“新型工业化”?TCL在“发展数字经济,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方面有哪些实践与计划?


李东生:新型工业化的核心是制造业向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可持续发展转变,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早在2015年,TCL就将智能制造确定为企业发展战略,在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方面取得实践和成果。


未来TCL将从两方面发力:一方面,我们将围绕边缘智能、AI、数字孪生等关键技术加大投入,推动数字化核心技术突破,不断提升企业数字化的技术支撑能力和赋能能力。另一方面,我们将积极引领平台生态建设,打造重点行业垂直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生态合作伙伴联盟、建立产教融合生态圈,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发展。


要加大国际技术合作的开放力度


贝壳财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目前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存在哪些短板?需要如何补足?


李东生:目前,中国已逐步构建起覆盖设计、研发、技术、制造及资金的制造业全产业链、供应链,这将加速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但在向高端制造迈进的过程中,仍存在“卡脖子”问题,主要在于部分核心装备、器件和材料等关键环节。


为突破技术瓶颈,补足短板,我有两点建议:第一,要抓住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突破基础技术、基础工艺和新型材料这三方面瓶颈。第二,要加大国际技术合作的开放力度,推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


贝壳财经:“积极培育智能家居等新的消费增长点。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提振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您对扩大智能家居、电子产品消费还有哪些建议?


李东生:一是加快技术创新,贴近市场需求,顺应人们对智能健康生活的追求,实现智能家居互通互联,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健康、绿色、智能的高质量产品。二是以人工智能打造消费新场景。智能终端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主要来自人工智能,围绕人工智能技术与不同形态的产品结合,打造智能家居、电子产品消费新应用场景,将极大提升消费需求。


民营高科技制造企业生产成本和融资难度问题更为突出


贝壳财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作为制造业代表,您对于“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有哪些期待?对企业融资有哪些建议?


李东生:建议在推动高科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方面进一步出台相关支持政策。目前中国高科技制造业发展面临多个问题:一是基础研发能力不足,在关键技术领域面临被“卡脖子”的风险;二是生产成本走高,企业负担加大;三是融资难度和压力大,资金链趋紧。对于民营高科技制造企业,生产成本和融资难度问题更为突出。


我建议以下三点:一是加大对高科技制造业科研的支持力度,以企业需求为主导进行研究;二是改善制造业融资环境、增加融资工具;三是鼓励各类机构探索创新金融服务产品;四是加大对高科技制造业减税降费力度,降低企业生产经营负担。


贝壳财经:“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目前营商环境通畅与否?需要如何进一步优化?


李东生:在“两个毫不动摇”方针的指引下,各地政府在“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方面持续下功夫,整体营商环境得到极大提升和改善。另外监管部门围绕深化改革持续发力,为广大民营企业营造公平、稳定、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环境。以上均为民营企业提供了历史性发展机遇,打开了广阔的成长空间。


营商环境的本质是服务,建议从产业发展全链条、企业生命全周期出发,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贝壳财经:“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落实一批举措”,民营经济如何发展壮大?


李东生:如何推动民营企业持续创新是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关键。建议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实施科技创新,激发民营企业创新活力。具体来说,一是推动建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创新体系,二是将更多资源投入到高端制造能力、高端装备及新型材料开发上,支持民营企业加强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和成果转化。


同题问答


贝壳财经:会议强调了科技创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性。请问您的企业在过去的一年中是如何利用科技创新推动企业发展的?2024年,您有哪些科技创新的计划或策略?


李东生:TCL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在智能终端领域,TCL实业深耕以智慧显示为核心的智能化场景,围绕关键技术领域持续投入研发资源,在 Mini LED、画质、影像、智慧连接等方面形成多项技术突破。在半导体显示领域,TCL华星围绕印刷OLED、QLED以及Micro LED等新型显示技术、关键材料和设备领域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与国外领先企业已消除技术代差。在新能源光伏领域,TCL中环在210大硅片和叠瓦组件及相关技术和生态领域已建立国内领先优势,并完全掌握了N型硅片的制备和量产技术。


2024年,TCL持续力争将智能终端、半导体显示、新能源光伏三大核心产业做到全球领先,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科技产业集团。在智能终端领域,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全球化市场,新技术和新应用快速迭代,如何持续突破中高端市场、开拓新业务场景是未来关注的重点。在半导体显示领域,我们在调整产品结构、提升穿越周期能力方面持续努力。在新能源光伏领域,新技术不断涌现,我们要保持持续创新能力,以实现全球领先。


贝壳财经:会议提到了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有效需求,以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请问您的企业在这方面有何具体计划和策略?您对2024年的预期是什么?


李东生:对于供给侧改革推动经济增长,TCL行动策略主要聚焦两个大方向,一是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用户带来前瞻性的科技体验和智慧健康生活。二是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TCL将持续以绿色发展引领企业绿色转型,打造绿色工厂、研发绿色产品、布局绿色产业、构建绿色产业链。


2024年,TCL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大研发投入和科技攻关,对标世界一流企业,在高科技、重资产、长周期的国家新兴战略产业深耕发展,不断推动科技制造业转型升级,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企业转型。


贝壳财经:会议强调了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和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性。请问您的企业在这两个方面有何计划和策略?您期待这些计划和策略将如何推动企业在2024年的发展?


李东生:TCL坚定全球化战略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具体包括以下两点:一是推动海外本土化经营,通过输出工业能力,带动当地产业集群积聚形成,创造就业岗位,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实现共赢共享;二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助力当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面向未来,TCL将持续探索全球化新路径,从输出产品转变为输出工业能力,为推动中国制造全球化发展贡献力量。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陈维城 编辑 陈莉 校对 贾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