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提出三年来,我国把双碳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构建完成了双碳“1+N”政策体系,经济社会各领域绿色低碳转型不断深入。
今年以来,我国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加快构建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坚持先立后破,推动能源转型和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深化全国碳市场改革,启动全国CCER市场,不断完善和强化绿色发展的市场机制;加快产业绿色升级,培育壮大绿色新动能,使“双碳”目标日益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绿色新引擎;积极参与全球气候应对和治理工作,成为提高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促进全球碳减排和的重要贡献者。
回首一年来全球及我国双碳领域重点事件,新京报零碳研究院提炼了2023年双碳领域十大关键词,为这一年来的双碳工作和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做出标记。
图/IC photo
1、双控转变
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基础管理措施,是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制度保障。
今年7 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意见》,强调要坚持先立后破,完善能耗双控制度,优化完善调控方式,加强碳排放双控基础能力建设,健全碳排放双控各项配套制度;统筹好发展和减排关系,科学调整优化政策举措。由于碳排放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因此,双控转变也意味着我国绿色发展理念和管理制度的升级,从“单项控制”转向“系统控制”。
双控转变将加快健全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有力促进我国能源利用效率持续提升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同时,双控转变放也意味着可再生能源消费将不受限制,有利于清洁能源的大规模发展。
图/IC photo
2、全国碳市场/CCER
全国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碳排放、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政策工具之一。
今年以来,全国碳市场扩容、全国CCER市场启动呼声高涨。生态环境部先后展开钢铁、石化和建材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专项研究工作。当前,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初步方案已完成,碳市场扩容在即。
同时,作为全国碳市场的关键补充,全国CCER市场重启工作加快。10月,生态环境部公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以及第一批四类CCER项目方法学,并出台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注册登记规则(试行)》《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与实施指南》和《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和结算规则(试行)》等配套政策,奠定了全国CCER市场启动的制度和政策基础。
全国碳市场扩容和CCER市场重启有利于约束和激励更多行业、企业参与温室气体减排行动,倒逼产业技术和企业生产工艺转型升级,推动全社会生产方式绿色低碳转型。
图/IC photo
3、碳达峰试点
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时间紧任务重,且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差异较大,各地碳达峰工作面临着较大挑战,亟须发挥试点的引领作用。
2021年10月,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便提出,要选择100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城市和园区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对试点城市和园区给予支持。今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在全国15个省份展开首批国家级碳达峰试点工作,共计35个名额。试点省份基本具备排放量高、人口多、资源充裕或高耗能行业密集等特征,覆盖我国70%以上的碳排放,是中国碳达峰进程中的关键减排省份。
同时,试点地区既包括传统能源大省和经济规模大省,又包括传统产业和重工业大省,基本覆盖全国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地区,能很好反映出全国各地碳达峰进程中的问题挑战,有利于探索形成可参考碳达峰经验。
图/IC photo
4、可再生能源装机
能源转型是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实现“双碳”目标的最重要支撑。而发展可再生能源便是能源转型最主要的方向。
今年上半年,截至2023年上半年,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量突破13亿千瓦,约占我国总装机的48.8%,历史性超过煤电,成为我国“第一大电源”。截至今年12月初,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年内连续突破13亿、14亿大关,达到14.5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超过50%,占全国总装机量的半壁江山。同时,光伏累计装机规模超过5亿千瓦,超过水电装机总规模,成为我国装机规模仅次于煤电的第二大电源。
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的扩大有助于增加我国绿色能源的供给,从根本上减少我国碳排放量。并有利于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和技术的发展,解决发展和减排的难题。
图/IC photo
5、出口新三样
“双碳”目标下,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迎来了历史性机遇。2020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等绿色低碳产业实现爆发式增长,并成为我国出口“新三样”。
目前,我国已形成全球最完整的光伏产业链,生产了全球80%的太阳能电池板、85%的太阳能电池和97%的太阳能硅片;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稳居全球第一,保有量占世界一半以上;锂电池出口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今年上半年,“新三样”合计出口增长61.6%,拉动整体出口增长1.8个百分点,绿色产业动能充沛,为促进我国经济平稳增长、产业转型升级做出了重要贡献。
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等产品的大规模普及不仅有利于促进能源和交通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我国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提高我国产品出口的附加值,并为全球低碳发展提供更多绿色产品。
图/IC photo
6、绿氢
作为国家未来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氢能在构建我国绿色低碳清洁能源体系中的作用得到高度重视。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部署,利用成本较低的可再生能源电力制氢便成为了风口。
今年6月,我国首个万吨级光伏绿氢示范项目——库车绿氢示范项目顺利产氢,标志着我国首次实现了规模化光伏发电直接制氢工艺与工程成套技术的工业应用。今年1月至9月,绿氢项目投产、在建和申报的项目达到57个,投资额达到3000亿元。同时,因具备能源和原料的双重属性,绿氢在工业和化工领域氢能替代需求旺盛,绿氢耦合发展成为氢能的重要方向。
绿氢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不产生碳排放,是未来理想的绿色能源。未来,随着可再生能源电力成本的进一步下降和制氢技术的成熟,绿氢产业必将迎来更大的爆发。
图/IC photo
7、CCUS技术
低碳技术解决碳排放难题、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
IPCC在《全球升温1.5℃特别报告》中提到,运用CCUS技术除碳是实现净零排放以及补偿超过1.5℃所需的净负排放的必要措施。今年以来,亚马逊、苹果等国际科技巨头不断加码投资CCUS技术研发;我国也加快CCUS技术应用,当前已建成或正在建设的CCUS示范项目超过100个,初步具备了大规模捕集、利用和封存CO2的工程能力。今年11月,中美最新气候声明中提到,两国争取到2030年各自推进至少5个工业和能源等领域CCUS大规模合作项目。
未来,随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碳减排进程的加速,CCUS技术将加快向各行业各领域应用渗透,成为市场主流的负碳技术。
图/IC photo
8、COP28
应对全球变暖和气候挑战是世界各国共同的责任。为此,联合国于1992年通过了世界上第一个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国际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COP28即《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会议。
2015年12月,COP21达成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气候变化协议-《巴黎协定》,提出了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并努力将上升幅度限制在1.5摄氏度以内的温控目标。此次COP28将对各国在《巴黎协定》下提出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进行首次全面盘点,敦促各方提高自主贡献力度,并设置更严的能源转型目标,以提高达成《巴黎协定》温控目标的可能性。由于减排和能源转型关乎国家利益和未来产业发展空间,故COP28吸引了全球的注意力。
COP28上各国代表就全球盘点和“转型脱离化石燃料”的路线图达成一致,这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并明确了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在2030年前增加三倍、能效提升两倍等能源转型目标。这将对未来全球各国气候变化应对和能源转型产生重要影响。
图/IC photo
9、碳关税
随着世界各国在碳减排和绿色产业竞争方面的博弈加剧,欧美等发达国家逐步开始设置绿色贸易壁垒,以此来保护和强化国家气候应对行动和产业的气候竞争力。
今年4月,欧盟理事会投票通过了全球首个“碳关税”——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10月1日起,欧盟碳关税开始实施。欧盟将对从境外进口的钢铁、铝、水泥和化肥额外征税。12月18日,英国政府正式宣布将自2027年起实施英国碳边境调节机制,初步涵盖的产品大类包括铝、水泥、陶瓷、化肥、玻璃、氢气、钢铁。此前,欧美相继通过了《欧盟电池与废电池法》、《通胀削减法案》,对国外绿色产品进口采取限制措施。一时间,绿色贸易保护成为国际气候谈判和贸易的热点话题。
碳关税不仅直接影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还将对全球产业格局和贸易规则产生重大影响,也必将对中国绿色产业发展和相关产品出口带来诸多挑战。
图/IC photo
10、全球沸腾/极端气候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高温热浪、洪涝灾害等极端天气事件愈加频繁,极端气候逐步成为常态。
今年以来,全球气温不断打破纪录。根据世界气象组织数据,2023 年有望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6 月、7 月、8 月和 9 月均打破月度气温纪录;其中,9月是有记录以来全球最热的一个月,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的水平高出1.75摄氏度。世界气象组织称,2023 年有望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称,气候变化正在发生,这很可怕,而这仅仅是个开始,全球变暖的时代已经结束,全球“沸腾”的时代已经到来。
全球升温一旦突破“气候临界点”,气候灾害发生频率和强度将大幅上升,并对人类健康、生态系统等各个方面产生持续威胁。全球沸腾是对人类即将面临气候危机的一种警示。
图/IC photo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研究员 任大明
编辑 陶野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