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情况。据悉,2023年国资国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题,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推动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和新的成效。


2023年国资国企发展呈现六大特点,包括企业发展质量持续提升,为我国经济回升向好提供有力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两端发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全面加速;科技创新力度明显加大,有力促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此外,2023年国资国企以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为重点,高质量启动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服务“国之大者”坚决有力,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进一步彰显;党的领导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作用充分发挥。


企业发展质量持续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全面加速


2023年国资国企调整优化“一利五率”目标管理体系,实施提质增效专项行动、价值创造行动,建立国有企业经济运行圆桌会议机制,指导推动企业既坚定不移做大,更意志坚定做强做优。


2023年中央企业经营效益保持稳定,实现营业收入39.8万亿元、利润总额2.6万亿元、归母净利润1.1万亿元,地方监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9万亿元,实现高质量的稳步增长。


此外,2023年中央企业有效投资大幅增长,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含房地产)5.09万亿元、同比增长11.4%,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投资2.18万亿元、同比增长32.1%,目前承担建设的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及其他重点项目合计超过1000项。


在运行效率方面,2023年中央企业持续改善,净资产收益率6.6%、股东回报保持较好水平,全员劳动生产率78.4万元/人,营业现金比率10.1%、全年逐月稳步提升。


另外,2023年中央企业安全发展基础更稳。持续完善重大经营风险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的长效机制,做好重大风险预评估,聚焦高风险业务领域开展专项检查,不断强化境外经营风险管控,牢牢守住安全发展底线。截至2023年底,中央企业整体资产负债率稳定在65%以内。


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2023年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两端发力,全面加速。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加快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着力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


一方面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力度持续加大。围绕新一代移动通信、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信息等未来产业,启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焕新行动、未来产业启航行动,指导推动各中央企业制定工作方案,细化任务目标和实施路径,积极培育新赛道,塑造新优势。


另一方面是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提速提质。启动中央企业产业链融通发展共链行动,累计发布产业链供需清单超1000项,带动产业链超过5100家经营主体协同发展。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行动,遴选中央企业所属107户企业首批试点,117个智能工厂、304个优秀场景入选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制定实施企业碳达峰行动方案,遴选91个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


第三是重要能源资源保障不断强化。推进重要金属矿产资源保供稳链工作,加大重要能源资源增储上产力度,着力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发展风电、光伏等非化石能源。


科技创新力度明显加大,启动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2023年国资央企积极践行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以强烈紧迫感和强有力举措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创新效能进一步提升。一方面是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得到强化。另一方面是企业创新体系建设持续加强。2023年,中央企业研发经费投入1.1万亿元,连续两年破万亿。


此外,2023年国资央企以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为重点,高质量启动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巩固深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果,高质量高起点启动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一方面是统筹推动改革力度加大,另一方面是重点改革任务加快落地。深入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推动电子信息、钢铁等领域重组,在生态环保、生物技术、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实施专业化整合。第三是监管服务效能不断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国资央企坚决当好服务国家战略、履行社会责任的国家队和主力军,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进一步彰显。在保民生、保大局、稳外贸方面彰显了新的担当。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张晓翀

编辑 徐超

校对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