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人大代表、可持续交通创新中心国家高端智库研究员张夕勇。
1月21日,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举行。北京市人大代表、可持续交通创新中心国家高端智库研究员张夕勇提交书面建议,关注重点包括“推进京津冀氢能城市群建设”、“推进京津冀地区芯片产业链协同发展”等。
张夕勇指出,氢气具备来源广泛、清洁高效和应用场景丰富等多项优点,被认为是清洁多能的二次能源载体,是推动传统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支持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的理想媒介,是实现交通运输、工业和建筑等领域大规模深度脱碳的重要选择,成为全球能源技术革命和转型发展的重大战略方向。
他建议,依托京津冀城市群较好的氢能产业基础,加强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充分发挥氢燃料电池商用车清洁、高效、续驶里程长等优势,加快氢燃料电池商用车从城市内向城市群推广,促进氢燃料电池商用车替换传统商用车,实现规模化应用和区域内商用车碳减排。
在提高车规级芯片国产化率方面,张夕勇建议,成立京津冀地区面向车规级的国产化芯片的全链条产业联盟。
京津冀城市群氢能产业发展是实现交通领域深度脱碳的重要路径
数据显示,我国商用车保有量仅占汽车保有量的12%左右,却占道路交通碳排放的56%,推动商用车碳减排至关重要。截至2023年6月,京津冀商用车保有量359.0万辆,从排放结构来看,高排放车辆占比仍较高,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的商用车保有量19.9万辆,占比5.5%;国四及以上的商用车保有量339.1万辆,占比94.5%。目前,京津冀新能源商用车保有量约14万辆,新能源渗透率仅3.9%。京津冀区域商用车实现清洁化、低碳化形势严峻。
氢气具备来源广泛、清洁高效和应用场景丰富等多项优点,被认为是清洁多能的二次能源载体,是推动传统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支持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的理想媒介,是实现交通运输、工业和建筑等领域大规模深度脱碳的重要选择,成为全球能源技术革命和转型发展的重大战略方向。
“京津冀城市群是国内最早开展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研发和示范应用的地区之一,经过二十余年的产业培育和发展,产业生态圈初具雏形。在研发实力、产业基础、政策环境、应用场景打造、示范推广方面具备明显优势,能够有力支持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张夕勇表示,京津冀城市群氢能产业的发展,既是贯彻和落实国家重要战略部署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推动京津冀城市群协同纵深发展,实现交通领域深度脱碳的重要路径和推动能源结构转型的必然要求。
他建议,要充分利用京津冀城市群的资源禀赋与产业互补优势,在政策、氢能保障、氢气加注、车辆场景应用、液氢产业等方面协同发展,推动京津冀城市群商用车的规模化推广,2025年实现累计推广2万辆,建成加氢站180座,实现年减碳约130万吨,2030年实现氢燃料电池商用车累计推广15万辆,累计建成加氢站1000座,实现年减碳约1000万吨,将京津冀城市群打造成全国的氢能示范先行区。
此外,张夕勇指出,现在还没有针对氢燃料电池车辆的碳交易机制,建议建立氢燃料电池碳交易机制,弥补车辆购置成本、使用成本较高的问题。
建议成立京津冀地区面向车规级的国产化芯片的全链条产业联盟
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自动驾驶等新兴技术已成为各国争相发展的重点。芯片作为汽车行业的核心零部件,其国产化应用对于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据行业专家预测,到智能电动汽车时代,每辆汽车需要的芯片数量将超过1000颗,而在高级别自动驾驶阶段,将超过3000颗。预计到2030年,中国汽车芯片市场规模将达到300亿美元(约合2186亿元人民币),年需求量将达到1000至1200亿颗。
北京市政府相关部门将芯片国产化作为核心扶持产业,通过不断持续的政策、资金、人才等一系列的支持,全力打造覆盖设计、制造、应用端的良好融合和关键卡脖子技术的攻关。各车企以及社会化资本投资等也都加大力量持续发力。京津冀地区无论从设计、制造,还是整车应用,都存在较为完善的产业布局和核心能力。
“北京以及京津冀区域的国产自主芯片在政府大力的支持和引导下,有了快速的进步和发展,也在短期内引进、建立了众多的研究、设计、测试验证及制造型企业。但在高端芯片的设计、制造、封测等环节仍有很多的提升和发展空间。京津冀地区的产业链仍存在不完整、谱系不全、产量占比小等问题。”张夕勇称。
张夕勇表示,确保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的供应链良好发展,快速推动汽车国产化芯片自给率是首要的战略步骤,为充分发挥北京在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中的核心关键作用,建议从设计、验证测试、制造及上车四个关键领域,分别设立“小链长”,充分发挥“小链长”在各自领域的优势,拉通需求、开发、制造到应用的链路,深入研究攻克技术难题,实现京津冀地区的“芯”产业全面规模化、产业化升级。
同时利用北京的优质资源,搭建我国具备行业公信力的车规级芯片测试与认证机构,形成标准与测试认证的落地闭环,为国产芯片公司提供客观权威的认证证书,为车企提供决策支撑。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张冰 马榕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