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为文物领域带来更高效广泛的管理手段,提高文物保护和管理水平,为文物教育和文化传承提供新途径,通过综合运用数字技术的文物商业开发和活化利用,可以更全面创新地融入当代社会。”1月28日,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在数字文物论坛演讲时表示。


“数字文物与实体商品结合的方式,以文物数字化的形式呈现并赋能实体产品价值,同时商品也能用数字化形式呈现文物,让消费者更加便捷了解、学习和传承文化遗产。通过线上参与,也让更多人成为文物的参与者和传播者。”国家文物局原党组副书记、副局长、中国文物基金会理事长张柏说。同日,云丝路国际控股集团旗下的中纹丝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数字文物平台宣布上线。


数字文物与实体商品结合方便文化遗产传承


“数字加文物,加实体经济,文化、经济和科技相融合,那就不是小集中而是大集中起来。”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李文儒说。


张柏指出,数字文物项目要注意融合三个遗产,即: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这三个遗产不可分裂,特别不要忘记文化遗产的母体是自然遗产。”


云丝路国际控股集团董事长孙建伟认为,数字文物和实体经济结合,使用区块链技术便于监管单位对数字文物的发行进行监管,“市场监管局只需要监管你有没有生产,税务局只需要监管你有没有交税”。


“数字文物需要成立专家委员会,帮助企业挖掘真文化、能代表中国的文化,这些需要专业的人来做。”孙建伟说。同时他认为,对数字文物而言,民间仍有大量文物可以被挖掘。


让文物活起来在于传承文物本身


2021年11月,国务院发布的《“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提出加强文物数字化保护,要求推进相关文物信息高清数据采集和展示利用。据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介绍,当前数字技术主要有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和移动互联网。


黄奇帆表示,在文物管理和保护方面,数字化技术可以应用于文物档案与数据库管理、远程访问研究、文物保护监测、文化遗产保护、文物数字化重建、文物国际合作和文物安全追踪。


在文物商业开发和活化利用方面,他认为,数字化将带来智能化文物展览及商业体验、数字化导览服务、在线文化产品销售、文物主题活动策划等。


对于文物数字化,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党委书记、理事长杨春光认为,文物数字化技术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不同文物时空中的文化对话,真正实现文物从存下来到活起来。“基于文物数字化技术,可以创建文物数字影像交换平台,利用互联网给用户带来沉浸式体验。”他说。


为什么要让文物活起来?张柏认为,让文物活起来,是为国家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服务,实际上也是为人民服务。杨春光表示,我国民众对文物观赏日益增长的需求仍没有被满足。“虽然我国已建成超5000家博物馆,藏品数量达3700万件,每年举办展览近万次。”他说。张柏还表示,让文物活起来,实现文物数字化的效果也在于传承文物本身。


“我们提出的四个口号中包括数字故宫。”李文儒说。他认为,这些年做得风生水起的博物馆文创只起到辅助传播博物馆文化的作用,无法形成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占比份额较大的产业。


李文儒还表示,当前融合势头正猛的文化遗产和旅游,也不足以在更大层面支撑国家经济发展。他更看好“实际上是文化、科技和经济融为一体”的数字文物理念。


“文化遗产、文物博物馆丰富的资源优势不应该只由本单位和本行业进行开发利用,还应该提供给社会,让社会全面参与,才能让文物文化产业更有价值。”李文儒强调。他举例称,2019年进入故宫博物院的人流量有1900万,“如果每人一瓶矿泉水,一瓶矿泉水挣一块钱,一共1900万元,这就是一种流量资源优势”。


在加强文物数字化保护过程中,“要把保护文物的真实性、整体性和完整性放在首位,同时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张柏在最后特别强调。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韦英姿 


编辑 丁爽 校对 贾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