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是能源保供的重要时期,一定要绷紧安全这根弦,把安全工作抓在手上、落在实处。”2月12日大年初三,刚结束检修工作的晋能控股集团朔州公司莲盛煤矿技术科科长冯海龙向媒体记者表示。

 

春节正处在每年迎峰度冬能源保供的关键节点上,确保群众温暖过冬过节是整个能源行业一年一度的大考。而因我国中东部地区遭遇今冬以来最大范围、最长时间的雨雪天气过程,低温、雨雪、冰冻等灾害一齐来袭,“2008年以来最复杂春运天气”也为能源保供增加了难度。

 

记者注意到,火电、油气、新能源纷纷为今年的能源保供打出组合拳,应对春节期间保供压力。

 

火电托底,油气发力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全国能源运行总体平稳。”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金贤东在1月中旬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发挥协调机制作用,全力做好供暖季的能源保供各项工作,确保人民群众安全温暖过冬过节。金贤东提出,一是保障能源稳定生产供应,二是做好低温雨雪灾害等情况的应对准备,三是确保民生用能需求。

 

能源央企航母国家能源集团是能源保供的“顶梁柱”。贝壳财经记者关注到,2月10日,国家能源集团董事长刘国跃参加集团2024年春节生产运营调度视频会,总结了近期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防范应对工作,对春节期间及下一阶段安全生产、能源保供、节日保障等工作进行部署。刘国跃指出,要持续擦亮“煤炭月产5000万吨、发电量月均1000亿千瓦时、一体化出区调运量日均100万吨”能源保供品牌。

 

火电依然承担着托底保供的压舱石作用。

 

据人民日报报道,入冬以来中央企业加大力度稳产保供,煤炭先进产能有序释放。截至2023年12月24日,中央企业年累计产煤11.1亿吨,同比增长4.5%。全国统调电厂存煤保持2亿吨以上的历史高位。

 

“2023年以来煤炭供需形势总体稳定。”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年初曾介绍,接下来将紧盯东北、“两湖一江”、西南等区域,密切关注产运需走势,提前研判并有力应对可能出现的区域性煤炭供应偏紧局面,全力做好煤炭保供各项工作。

 

为了保障煤炭能源运输,各地铁路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保障措施。

 

贝壳财经记者了解到,近年新疆加快释放煤矿优质产能,“疆煤外运”量大幅提升。国铁集团消息显示,节日期间,新疆铁路持续做好湖南、湖北等地受特殊天气影响电厂的煤炭保供力度,目前每天稳定开行煤炭专列1列,确保春运保供“不打烊”。据新疆国铁乌鲁木齐局货运服务中心营销经理陈凯强介绍,目前每天计划装运煤炭6600车、日均煤炭保供运量达43.2万吨。

 

油气供应同样给力。

 

中国石化2月初下发了《中国石化供暖季天然气保供方案》,建立集团公司、总部部门、企业三级保供机制,层层压实责任。据介绍西南油气分公司日产气量超2700万立方米,创历史新高。

 

我国最大产气区——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在刚入冬时即开启冬供准备工作。天然气从这里被输送到全国40多个大中城市,保障约4亿人温暖度冬。目前长庆油田日产天然气量在1.48亿立方米以上运行。

 

新能源保供作用日趋明显 打通堵点难点仍需系统协同

 

国家能源局电力司负责人刘明阳此前曾表示,通过一系列举措的实施,风电光伏发电在电力保供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作为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比持续提升的“生力军”,新能源也被期待着今后在保供中发挥更大作用。越来越多的地方正在积极探索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供热新方式,为能源保供提供更多绿色支撑。

 

2023年年末,全国单体规模最大的光伏治沙项目,三峡集团蒙西基地库布其200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中国广核集团兴安盟300万千瓦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成为我国在运最大陆上风电基地。

 

贝壳财经记者了解到,国家电投已在河北承德、唐山、保定等地实施“光伏+电取暖”模式,惠及6个县6368户百姓。除此之外,还有空气能热泵供暖、地热供暖、风电+供暖、生物质掺烧供暖、大温差改造等更多新型供热模式为北方清洁供暖提供全新供热方案。

 

让新能源能够提供稳定、充足的发电量,技术加持必不可少。

 

“今年迎峰度冬以来,西北电网负荷晚高峰时段由于预测偏差导致平衡缺口的风险同比降低了15%。”国家电网消息显示,国网西北分部加强预测管理,加强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信息、技术、平衡管理,督导五家省级电力公司落实“西北电网新能源功率预测评价管理实施细则”,使新能源电力、电量预测准确率均超过95%。

 

随着新能源装机跨越式增长,新能源发电量占比不断提升。如何用好新能源,真正发挥其电力保供作用是关键。

 

去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强新形势下电力系统稳定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大力提升新能源主动支撑能力。推动系统友好型电站建设,有序推动储能与可再生能源协同发展,逐步实现新能源对传统能源的可靠替代。

 

部分地区已展开尝试。在浙江省衢州市,为保障冬季电力供应平稳有序,电力部门结合地区季节性负荷特点、电煤燃气供应、水电及新能源发电预测,动态发布地区供需平衡信息,及时调整电网负荷预测和运行方式。

 

据国网衢州供电公司调控中心主任周慧忠介绍,中心密切关注水电站水位、流量、降水等信息,做好顶峰、生活、农灌的合理调配,提前蓄水,上线试运行水光储余缺互济智能柔性精准调控系统,运用新技术,优化配置水电、光伏、储能等多种调节资源,完成300余座、超120万千瓦资源的聚合,实现水电、光伏、储能一体化运行调控,协调互济能力由10万千瓦提升至20万千瓦,最大限度拓宽电网调节潜力。

 

有意见认为,新能源参与保供,需要保障新能源“供得上”,“送得出”,“用得好”,这将需要包括电网工程建设、调峰和储能等环节在内的电力体系整体协同发展。


编辑 张晓翀 校对 赵翀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