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潮的兴起,年轻人开始热衷于拥抱优秀的国货品牌,老字号也正在迎来发展新机遇。近日记者走访发现,北京的老字号正在掀起一轮焕新计划。


在产品上的推陈出新,在销售上的颇具匠心,以及对传统理念和工匠精神的传承,正在让更多的北京老字号“出圈”又“出彩”。


老字号多维度焕新与创新


新老融合,生生不息。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北京老字号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已成为大趋势,连通线上线下,通过科技赋能产品、营销、品牌、渠道的扩围升级改造,实现多维度的焕新与创新,已成为持续推动老字号行业的传承与发展的新势力。


北京一商集团副总经理兼北京红都集团党委书记王福财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老字号屹立百年,仍然生机勃发,离不开与时俱进的年轻的心。红都品牌从未停下创新的脚步,我们每年在产品、营销模式、合作方式与宣传推广方式上都会有创新。


作为民族特色产品腐乳的领军企业,距今已有350余年历史的北京王致和食品有限公司一直在为传统产业的发展进行着自主的创新性研究。王致和拥有全豆腐乳关键生产工艺技术、减盐腐乳生产工艺技术等多项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


公司在行业内率先实现了全豆腐乳的生产,实现了大豆全组份利用,提高了大豆的利用率,减少了废水废渣的排放,节能降耗,提高了经济效益;此项技术在国内属首创,填补了行业空白,引领行业向节能降耗、绿色健康低碳方向发展。


同样具有300多年历史的北京同仁堂近年来也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和对老字号传承保护与创新的力度。同仁堂研究院院长王志斌对记者表示,同仁堂一方面要保留自身核心技艺和品质,另一方面已启动“数字化车间保健食品智能制造项目”工程建设,将新零售零号店、C2M智造中心、智慧物流中心、会议中心等多功能融为一体,在基地整体功能上,实现了“守正创新”理念的落地。


拥有70多年历史的北京地区第一家国营酿酒厂北京红星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积极建设“智慧工厂”,为二锅头品类的高质量发展嵌入智慧芯片。红星通过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仓储及一物一码等多个智能集成系统的应用,成功入选北京市智能工厂名单。


在打造智能工厂的同时,红星也积极响应国家绿色生产、清洁生产的号召,充分利用能源管理系统、余热利用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废气处理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等,提高能源的配置效率,实现了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等目标,并成功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名单。


2023年素以“验配精准、技术精良、专业能力强和能承接高难光度眼镜定配制作”而闻名的北京大明眼镜与多家线上平台合作,不但将销售额逐步提升,而且将线上顾客成功转化到了线下门店。


新中国第一家乐器工厂北京星海钢琴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中央音乐学院打造的星海·央音education系列高端定制钢琴,产品毛利率大幅增加成为星海“爆款产品”。此外,星海在2023年度完成了61键折叠琴88键折叠便携电钢和3款立式电钢和水晶电钢琴、跨界电钢琴及电吹管中管等15款智能数码乐器并逐步量产。


同样具有70年历史、深耕工艺美术行业的老字号企业北京工美集团也正在尝试让更多的年轻人接受“传统技艺”,爱上“国潮文化”。北京工美集团运营管理部部长王晶晶表示,集团于去年新创立的面向青年一代新消费人群的非遗新消费品牌“予寻YUXUN”。工美予寻品牌经过大半年的孵化,得到了广大消费者和各方的支持和认可,目前全网粉丝已经有200多万,全网关注度超7亿次。


传承不守旧,创新不忘本


如何把握好“守正”和“创新”之间的平衡一直是老字号发展中的核心问题。如果老字号过于强调“守正”和原汁原味,可能难以迎合年轻消费者的口味,但另一方面如果老字号只为吸引眼球而作出创新,把经年积淀的底蕴丢失了,可能也会引起一些传统消费者的质疑,难以走得长久。


在老字号不断探索守正创新的道路上,拓展场景体验,将购买行为延伸为老字号“文化游”正成为连接“新老”的一座桥梁。老字号设立的企业博物馆让消费者有机会体验老字号产品的制作流程,进而对老字号发展历程产生共鸣。


北京红星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白酒行业内唯一一家拥有三座博物馆的企业,走在了文化创新的前列。公司于2021年、2022年先后升级改造完成前门源升号博物馆、北京二锅头酒博物馆,2023年在山西祁县新建的酿造基地内建成红星二锅头酒博物馆,更好地传承、发扬、传播、创新二锅头技艺,真正让更多消费者感受到非遗二锅头技艺的魅力,了解红星纯粮固态、自主酿造的强大实力,提升红星品牌的整体美誉度。


历史可追溯至1862年的老字号“龙顺成”是中国红木行业唯一的国家级非遗传承单位,具有国家一级文物修复资质,长期参与故宫古家具修复工作。2023年龙顺成推出了“木局”文化空间与“鲁班学堂”,通过青年艺术家跨界联合,推出木作手工教学、文化跨界活动等系列配套产品及服务,创新老字号文化体验形式。


2024年龙顺成推出了“一核两翼”模式,打造“馆藏复刻”系列家具,臻选博物馆、收藏级经典产品进行珍品复刻,在传承的基础上,对器型的不足部分进行改造和大师微创新,推出设计师联合作品,结合大漆等工艺跨界联名,实现品牌守正创新。


距今已有7610年历史的北京门头沟琉璃渠村是元、明、清三朝皇家琉璃官窑所在地,长期以来一直为故宫、天坛、颐和园等皇家建筑烧制琉璃制品。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北京第一个保留生产功能的非遗文化主题园区。


蝶变新生的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园不仅通过安装现代化设备,在实现环保达标的前提下,恢复琉璃的古法烧制技艺,抢救、保护、传承官式琉璃制作工艺,保障故宫等古建筑维修所需琉璃构件建材。同时,园区对公众开放,通过打造琉璃文化展览、研学体验、文创产品、精品民宿等丰富业态,让公众能够近距离了解琉璃文化的历史、制作工艺,将千年琉璃窑火传承下去。


此外,北京红都集团党委书记王福财透露,红都集团下一步将建立红都数字博物馆,运用数字化技术保存、展示老字号发展史料,以数字化方式集中展示相关丛书、画册、视频,讲好老字号故事。采用专题方式,在北京地区博物馆内以“馆中馆”形式打造“红都老字号展示区”。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张晓翀 编辑 陈莉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