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我国明确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2022年6月15日,新京报成立零碳研究院,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双碳政策趋势?碳中和背景下,不同产业和企业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研究院于2022年6月起推出《碳报》,研究最新双碳政策、权威声音、低碳样本等重点内容,并进行分析解读。



目  录


>>>政策速递


1. 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适应气候变化进展报告2023》

2.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

3. 上海加快促进绿色电力消费

4. 北京:重点碳排放单位使用绿电碳排放量核算为零

5. 上海上线全国首个省级工业碳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6. 我国首个大容量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投运

7. 全球首套船舶碳捕集系统产品交付

8. 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获施工许可

9. AI将推动日本到2050年电力需求增长50%

10.欧盟新电池法碳足迹核算细则草案正式发布


>>>专题碳讨


火热的储能如何平抑供需两端逐步拉大的电价差?


正文


一、政策速递


A、权威声音


1.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适应气候变化进展报告2023》


5月15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适应气候变化进展报告2023》,报告从适应气候变化政策体系、气候变化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社会系统、区域格局和保障机制建设等六方面全面总结了我国各重点领域在适应气候变化行动中取得的进展与成效。


零碳解读:应对气候变化包括适应和减缓两个方向。2022年6月,我国印发《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并开始在全国推行气候变化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截至目前,全国已经有24个省区市正式印发了省级的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据悉,这是我国首个适应气候变化工作的进展报告,报告显示,我国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适应能力持续提高。


2.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


5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规则共11章、45条,明确了电力市场成员包括经营主体、电力市场运营机构和提供输配电服务的电网企业。其中,经营主体在之前基础上增加了储能企业、虚拟电厂等新型经营主体,并增加了容量交易。该规则将于2024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


零碳解读:《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是维护电力市场秩序、确保电力市场有序发展的重要政策保障。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以及清洁能源转型的加快,我国电力市场发生了重要变化,构建全国统一的电力市场成为电力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此次发布的规则为推动全国统一的电力市场建设提供了政策指引。


B、地方实践


3.上海加快促进绿色电力消费


5月14日,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会议原则同意《上海市促进绿色电力消费,加快能源低碳转型实施意见》。会议指出,促进绿色电力消费,交易侧要健全标准规范,强化信息互通、科技赋能,提高绿电核算的精准性,打造规范高效的绿电交易市场。消费侧要强化激励引导,聚焦绿证交易等瓶颈问题,拓展应用场景,完善激励措施,加强政策协同,推进与国际接轨。


零碳解读:绿色电力消费是能源低碳转型的重要方向,2023年,上海在《关于调整本市碳交易企业外购电力中绿色电力碳排放核算方法的通知》中将外购绿电排放因子调整为0,推动绿电市场与碳市场的协同,激发绿色消费潜力。此次通过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同意促进绿色电力消费的相关政策,显示出上海将从全市层面积极推进绿电市场的发展。


4.北京:重点碳排放单位使用绿电碳排放量核算为零


近日,北京生态环境局发布了《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做好2024年本市碳排放单位管理和碳排放权交易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鼓励重点碳排放单位使用绿电,重点碳排放单位2023年度通过市场化手段购买使用的绿电碳排放量核算为零;后续将进一步完善碳排放核算与绿电消纳机制联动。


零碳解读:2023年,北京便提出外购绿电排放因子调整为0,由此推动了电碳市场的联动,打开了绿电的消费空间。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北京通过电力交易平台达成的绿电交易电量已经是2023年全年绿电交易电量的2.4倍,显示出在电碳协同下北京绿电需求增长迅速。


5.上海上线全国首个省级工业碳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5月13日,由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组织建设的工业领域碳管理综合性服务平台——上海市工业碳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平台通过开展碳计算、碳声明、碳数据库建设、碳效评价、碳金融、ESG、认证服务,可实现企业碳足迹申请、核算、报告生成、第三方核查、认证一站式管理服务。


零碳解读:作为深度参与全球产业链的国际都市,上海亟须推动重点行业供应链绿色转型,而建设产品碳足迹服务平台则是推动企业绿色转型的重要基础。据悉,此次工业碳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上线内置了风电、太阳能等高端装备类,以及电子信息类、能源类等50余个核算模型,有助于推动上海重点领域供应链和产品有效降低碳足迹水平,更好融入国际供应链产业链。


C、企业行动


6.我国首个大容量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投运


近日,我国首个大容量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伏林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在广西南宁投运。这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百兆瓦时级钠离子电池储能技术”项目示范工程的一期工程,装机规模为2.5兆瓦/10兆瓦时。工程的投产标志着钠离子电池大规模储能工程技术研制取得关键性突破。


零碳解读: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也是推动可再生能源电力市场化消纳的重要基础设施。随着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大规模建设,储能行业也实现了快速发展。但储能时长较短一直是化学储能市场的短板。此次,大容量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的投运将推动我国长时储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7.全球首套船舶碳捕集系统产品交付


近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上海齐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将岸端卸载的首罐液态二氧化碳正式交付使用方,标志着船用碳捕集技术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完成“二氧化碳捕集-液化存储-卸岸-转运-再利用”的全流程生态闭环,成为船用碳捕集产业里程碑式的案例。


零碳解读:碳捕集技术是推动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双碳”目标关键低碳技术。据悉,此次全球首套全流程船用碳捕集系统可在降低碳排放的情况下,让船舶继续使用传统船用高硫燃油,改善船舶碳排放水平和船舶用油成本。


8.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获施工许可


5月13日,据上海临港管委会官微消息,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建设项目已完成施工许可证核发。该项目初期规划年产商用储能电池1万台,储能规模近40GWh。这是特斯拉在美国本土以外的首个储能超级工厂项目。


零碳解读:新能源电力的大规模发展和应用需要储能基础设施作为支撑。在全球能源转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储能行业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储能装机规模庞大,但仍面临储能电池性能不佳、长时储能技术不足等短板。此次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的获批有望进一步推动我国储能行业的技术进步。


D、国际看点


9. AI将推动日本到2050年电力需求增长50%


由于支持人工智能 (AI) 的半导体工厂和数据中心的需求不断增长,近日,日本政府预测,到2050年电力输出需求将增长35%至50%。随着日本建立更多数据中心、芯片工厂和其他能源消耗企业,日本发电量预计将从当前的1万亿千瓦时 (kWh) 增长到2050年的约1.35万亿-1.5万亿千瓦时。据悉,这将是日本20年来的首次电力需求增长。


零碳解读:AI大模型的发展不仅加大了对算力的需求,也对能源电力的供应提出了更高要求。AI及数据中心的发展不仅需要大量的电力供应,更需要满足绿色发展的要求,尽可能地使用绿色电力。因此,基于可再生能源电力的数据中心建设将成为AI绿色发展的关键。


10. 欧盟新电池法碳足迹核算细则草案正式发布


近日,为支撑《欧盟电池与废电池法》中对于电动车电池碳足迹声明的要求,欧盟发布了二级配套法案—建立电动车电池碳足迹核算及核查方法授权法案和建立电池碳足迹申报格式实施法案的征求意见稿,以指导相关企业开展电动车电池碳足迹核算及碳足迹申报。


零碳解读:此前,欧盟在《欧盟电池和废电池法案》中要求进入欧盟市场、容量大于2千瓦时的电动车电池提供碳足迹声明。此次发布的碳足迹核算细则对电池碳足迹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明确,提出电池生产企业只能按直连电力和全国平均电力消费组合两种方式计算。预计,这将对国内电池生产厂商采用绿电绿证方式降低碳排放水平产生影响。


专题碳讨


火热的储能如何平抑供需两端的电价差


5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明确了电力市场经营主体包含储能企业、虚拟电厂等新型经营主体,在政策层面明确了储能参与电力市场的主体地位,也为储能更好参与电网调度和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奠定了基础。


此前,国家能源局在印发的《关于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的通知》中便明确提出,合理界定新型储能接受调度范围,保障新型储能高效并网调度;丰富新型储能的市场化商业模式,为各地积极探索新型储能容量租赁、容量补偿和以市场化方式形成相关价格机制提供参考。


作为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力量,新型储能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发挥调峰、调频、调压、备用、黑启动、惯量响应等多种功能,降低大规模新能源电力并网对电网形成的冲击。同时,在新能源装机大规模发展背景下,新能源电力逐步走向市场化消纳导致部分地区新能源电力上网电价偏低,而电网改造成本和煤电机组的发电成本则有了较大抬升,用户侧电价面临调整的压力。储能该如何发挥自身调节电源的作用,推动新能源发电侧和用户侧两端实现稳定发展,这是当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的重要使命。


图/IC


1.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是推动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的基础


能源转型的主要方向便是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逐步实现新能源对化石能源的替代,并构建适应新能源电力特点的新型电力系统。然而新能源电力具有随机性、波定性等特点,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会对电网安全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储能尤其是新型储能便成为了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核心和关键力量。


近两年,随着新能源装机和发电量占比的快速增长,新型储能的发展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全球开始加快储能设施的建设。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球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289.2GW,年增长率21.9%。其中,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91.3GW,是2022年同期的近两倍。


与此同时,我国储能发展也十分迅速。2021年以来,国家能源局先后印发《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发展新型储能”,首次将新型储能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在此背景下,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实现了飞跃式发展。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3139万千瓦,较2022年底增长超过260%,相当于1.4个三峡水电站的装机容量,可以满足2000万户居民的用电需求。其中电源侧、电网侧储能装机规模占比超过90%,目前全国新型储能装机已十倍于“十三五”末规模。


今年,国内各地纷纷加大储能项目建设力度。今年年初,国家能源局以公告形式正式发布56个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名单。广东储能项目的备案数量同比增长超5倍;江苏将有400万千瓦新型储能并入国家电网。据中关村储能技术联盟预计,2024年国内新型储能新增装机30-41GW,2030年国内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将达221GW-314GW。


图/IC


2.储能市场仍面临着长时储能技术不足和利用率不高的痛点


储能最终需要通过参与电力市场和电网调度来实现自身的盈利。但目前,多数地区采用新能源配建储能方式,新型储能布局与系统调节需求不太匹配,部分地区新型储能并网和接入标准尚不健全,导致储能利用率较低;同时,长时储能项目占比较少,储能参与电力市场或接受电网调度的能力有限,导致储能项目整体收益不佳。


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我国部分新型储能利用情况不及预期,特别是新能源侧配置的新型储能,等效日均充放电次数仅为0.3次左右。从储能时长看,全国新型储能项目平均储能时长2.2个小时,储能时长不足2个小时的项目装机占全部装机的12.9%,2个小时至4个小时的项目装机占比74.6%,4个小时以上的项目装机占比仅为12.5%。


储能的盈利模式主要有现货套利、辅助服务、容量电价和容量补偿等,无论哪种模式都对储能可以发挥的时长有所要求。据北极星储能网统计,目前已有24省区发布新能源配储政策。其中多地市储能时长要求在2小时及以上。虽然短时储能可以解决电力系统在瞬时扰动下保持平衡等电网安全性问题,但随着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的增长,新能源电力消纳和电网的稳定均需要长时储能的参与。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在发布的《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中便提出,推动实现压缩空气、液流电池等长时储能技术进入商业化发展初期。据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预测,到2050年长时储能储电量将占到全部储能储电量的95%,成为提供能量调节能力的重要手段。


图/IC


3.完善储能参与电力市场相关机制,发挥储能与电价的相互调节作用


近期,居民用电价格将上涨的传闻引起市场极大关注,虽然未来我国仍将致力于保持居民用电的政府定价模式,即对居民用电价格进行补贴。但完善居民阶梯电价制度,逐步放开电力市场峰谷电价差,让电价更好地反映供电成本和市场供需将成为主流。


与此同时,我国西北等多地新能源上网价格不断创下新低,甚至出现负电价的现象。电力市场供需两端的电价差呈现出逐步拉大的趋势。但目前,国内峰谷电价差仍未完全放开,储能在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方面盈利空间仍十分有限,也不利于新能源电力上网价格稳定和消纳。


今年4月16日,美国加州电池储能首次在晚间高峰时段内成为加州电网最大的单一电力来源,这是全球电力系统的首次。储能的调节电源作用的发挥得益于加州电力市场上显著的峰谷电价差,让储能有了巨大的盈利空间。


储能装机的大规模发展必须建立在市场化的盈利模式基础之上。例如,明确储能参与中长期交易、现货和辅助服务等各类电力市场的准入条件、交易机制和技术标准,推动储能进入并允许同时参与各类电力市场。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完善的价格机制。


目前,在国内储能时长及电池性能制约下,储能主要通过容量补偿和参与调峰调频等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来获取收益,储能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仍未充分发挥出来。储能应更多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发挥储能与电力市场价格的相互调节作用,推动储能市场化盈利和电力市场的价格平稳。


电力市场价格波动空间的放大为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创造了更多机遇。同时,大规模储能参与电力市场也必将有利于新能源电力的消纳,减小因大规模新能源电力上网而产生的用电峰谷波动,助力缩小新能源电力发电侧和用电侧的价差。


图/IC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研究员 任大明

编辑 白华兵  校对  赵琳


链接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成立于2022年6月15日,以零碳为目标追求,打造集内容、数据、服务、调研报告、活动于一体的新型产品,旨在为“双碳”工作提供智力支持与融媒支撑。零碳研究院会记录“双碳”发展、创新科普产品、打造高端智库、研发行业和地方绿色数据库、构建“双碳”咨询体系、搭建交流平台、组织公益活动、发布调研报告、评选优秀案例。


如果你有好的案例、创意,欢迎联系我们:ltyj@bjnews.com.cn

电话 13126803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