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保险公司经营持续承压,5家上市险企归母净利润合计约830亿元,同比下降约9%。


非上市人身险公司形势更为严峻,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据险企发布的2024年第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统计发现,今年一季度,数据可查可比的59家非上市人身险公司保险业务收入合计达5836.96亿元,同比增长15.19%,但合计净利润却只有25.69亿元,同比去年一季度的78.66亿元大幅下降。


非上市人身险公司去年为何增收不增利?业内人士分析表示,大概率是利差损导致,对于整个人身险行业而言,如何降低利差损带来的损失,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数据来源:贝壳财经记者据非上市险企2024年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整理


人身险公司增收不增利 有险企亏损超10亿


一季度,59家非上市人身险公司中,亏损的险企占多数,达32家。


实现盈利的险企净利润分化也比较大。具体来看,中邮保险、阳光人寿、泰康人寿、太平人寿、人保健康一季度净利润均超10亿元,分别达27.54亿元、18.35亿元、17.78亿元、15.96亿元及10.36亿元。


其中,中邮保险一季度净利润出现了较大反转。中邮保险2023年年报显示,去年其出现超百亿元的亏损,净利润为-120.1亿元。年报中称,主要原因是750曲线波动影响以及投资收益未及预期所致,“按照监管规定,传统险按照750天移动平均国债收益率折现,随着750曲线持续波动导致本公司2023年阶段性大幅增提准备金,影响公司会计利润112.1亿元。”


中邮保险在年报中还称,若按新保险合同准则对2023年财务报表进行重述,2023年净利润为正。


从去年亏损上百亿元到今年一季度净利润近30亿元,业绩大反转的原因是什么?中邮保险方面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一季度业绩是近两年深推改革创新、务求价值转型的结果。包括“一主多辅、多点发力”多元渠道布局全面落地,市场化改革跑出“加速度”,“大资管”体系初步构建,清流企业文化稳步形成等。


从亏损的险企来看,一季度英大人寿、建信人寿等险企亏损超10亿元。其中,英大人寿一季度亏损12.91亿元,过去的2022年、2023年,该险企分别亏损0.45亿元及8.55亿元。


据公开资料,英大人寿成立于2007年,国网英大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其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0%,2009 年 6 月,该险企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美国万通人寿保险公司,目前持股比例为19.9%。成立第七年后,2014年英大人寿实现盈利,随后连续多年盈利,但自2022年起出现亏损,目前亏损额仍持续加大。公司方面未就亏损原因给出解释。


建信人寿今年一季度亏损12.53亿元。对此,建信人寿方面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当前行业处于转型升级的时期,公司也进入了发展动能转换的时期,围绕“降本提质增效”,持续提升高价值业务占比,优化业务结构,降低负债成本。


一季度非上市险企投资向好 利差损如何破局成行业难题


一季度A股表现向好,非上市险企的平均综合投资收益率同比有所提升,从2023年一季度的1.59%提升至今年一季度的1.92%。


其中,德华安顾人寿综合投资收益率较高,达4.58%,中荷人寿投资收益率也超4%,达4.39%。


不过,也有险企投资收益表现不佳,比如海保人寿,今年一季度综合投资收益率为-0.06%,横琴人寿、财信吉祥人寿等多家险企今年一季度综合投资收益率不足1%。


在存量业务较高的给付成本之下,如何提升投资收益率,降低利差损是行业的一大命题。 近年来,债券收益率持续下行,A股市场持续震荡,优质项目数量也有所下滑,在这种情况下,险资面临的资产荒愈发严重,如何破局?


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朱俊生在上月底的一场发布会上坦言,目前,保险行业的增量风险无需过于担心,最关键的是化解增量风险。“过去,险企做了挺多长期保息锁利的保单,对行业来说确实是挑战。”


朱俊生建议,要在积极的发展中缓解风险和化解风险。首先,通过规则调整来释放偿付能力非常重要。其次,投资端要改善,政策有很大空间。政策可以尝试降低权益类投资的资本占用,同时,国际经验还表明,利率下行时,保险公司提升全球配置非常重要,毕竟不同经济体处于不同的经济周期中。


朱俊生进一步表示,对于中小险企而言,监管需要更中立,同时,进行差异化监管,帮助中小险企探索差异化发展模式。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潘亦纯 编辑 陈莉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