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我国明确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2022年6月15日,新京报成立零碳研究院,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双碳政策趋势?碳中和背景下,不同产业和企业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研究院于2022年6月起推出《碳报》,研究最新双碳政策、权威声音、低碳样本等重点内容,并进行分析解读。
目录
>>>政策速递
1. 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
2. 生态环境部:拟出台《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
3. 财政部:建立统一的可持续披露准则体系
4. 江苏: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政策
5. 杭州印发《国家碳达峰试点(杭州)实施方案》
6. 上汽集团:计划2026年全固态电池正式量产
7. 国轩高科在美将新建一座电池工厂
8. 高盛:预计全球石油需求在2034年达到峰值
9. 美国政府正式公布自愿碳市场联合政策声明和原则
10.欧盟通过《净零工业法案》
>>>专题碳讨
电力市场和碳市场如何合力促进节能降碳
正文
一、政策速递
A、权威声音
1.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
5月29日,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对推动完成“十四五”节能降碳目标作出重要部署。方案提出,2024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2.5%左右、3.9%左右;2024-2025年两年内达成节能量约1亿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2.6亿吨的目标。
零碳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显示,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的进展滞后于预期。此次方案特别提出要尽最大努力完成“十四五”节能降碳约束性指标,并为完成“十四五”节能降碳目标作出了具体任务安排。
2.生态环境部:拟出台《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
5月29日,在生态环境部例行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裴晓菲介绍,生态环境部编制了《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拟于近期会同其他部委联合印发,从产品碳足迹着手,完善国内规则、促进国际衔接,建立统一规范的碳足迹管理体系。
零碳解读:2023年,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意见》,提出建立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评价和认证制度。此次,拟出台《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将为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提供具体实施路径和参考方案,将加快促进我国相关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3.财政部:建立统一的可持续披露准则体系
5月27日,财政部发布《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7年,我国企业可持续披露基本准则、气候相关披露准则相继出台。到2030年,国家统一的可持续披露准则体系基本建成。《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共六章33条。
零碳解读:《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规范了企业可持续信息披露的基本概念、原则、方法、目标和一般共性要求等内容,将成为规范中国企业(注册在中国境内的企业)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的基本准则与通用性要求,对统一我国企业于可持续信息的披露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B、地方实践
4.江苏: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政策
5月27日,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将优化尖峰时段设置缩短尖峰时长、降低重大节日深谷电价,有效引导工业电力用户削峰填谷,缓解重大节日期间新能源发电消纳压力,鼓励引导用能绿色低碳发展。
零碳解读:分时电价机制是引导电力用户削峰填谷、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一项重要机制安排。同时,在新能源装机大规模增长和储能、电动汽车等新型市场主体增多的情况下,合理的分时电价政策可以拉大峰谷电价价差,有利于引导用户削峰填谷,促进新能源电力消纳,并为储能发展创造更大空间。
5.杭州印发《国家碳达峰试点(杭州)实施方案》
5月28日,杭州印发《国家碳达峰试点(杭州)实施方案》,提出到2030年,全面建成全国碳达峰数智治理标杆区、科技引领样板区和制度创新示范区,探索形成产业轻量型城市碳达峰实现路径。
零碳解读:202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首批碳达峰试点名单,杭州成功入选了国家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此次《杭州市碳达峰试点实施方案》中明确将杭州定位于打造数智赋能碳达峰标杆区、科技引领碳达峰样板区、碳达峰制度创新示范区。未来,杭州将在数字和科技赋能碳达峰和制度创新方面为全国提供可参考的经验和模式。
C、企业行动
6.上汽集团:计划2026年全固态电池正式量产
5月24日,上汽集团表示上汽全固态电池基于聚合物-无机物复合电解质技术路线,将于2026年实现量产,并于2025年在上汽自主品牌实现规模搭载。该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超过400wh/kg,体积能量密度超过820wh/L,电池容量能超过 75Ah。
零碳解读:充电和里程问题一直是制约电动汽车大规模普及的重要因素,因此,更高能量密度的全固态电池成为下一代动力电池技术的主要方向和首选方案。近日,有消息称,我国或将投入约 60 亿元用于全固态电池研发。同时,全固态电池也成为当前新能源汽车和电池厂商重点布局和发力的领域。
7.国轩高科在美将新建一座电池工厂
近日,据外媒报道,国轩高科的美国子公司Gotion将建造电动汽车电池组件工厂。该工厂计划投资约24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73亿元),工厂每年将生产15万吨电池正极材料。项目还将建设两个生产电池负极材料的工厂,建成后年产能将达到5万吨。
零碳解读:近两年,随着欧美等国绿色贸易壁垒政策的不断出台,我国新能源产品出口面临较大的政策风险,为减少出口面临的风险,国内新能源厂商加快海外建厂的步伐。据悉,这并非国轩高科在美国建设的首个电池项目,根据规划,未来国轩高科的电池产能三分之一将来自海外。
8.高盛:预计全球石油需求在2034年达到峰值
5月27日,高盛在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全球石油需求至少还将持续增长10年,电动汽车销售放缓的势头将使石油产品需求保持强劲,直到2034年。报告指出,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的主要力量将来自中国和印度,这两个经济体将在未来十年成为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的最大动力。
零碳解读:减少化石能源消费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COP28对全球各国减少化石能源消费作出了新的要求。作为能源消费大国,我国正在加快能源转型进程,实施化石能源消费减量替代行动。近期,我国提出逐步取消各地新能源汽车购买限制,预计将就加快对交通领域的油车替换,减少汽车领域的石油需求。
D、国际看点
9. 美国政府正式公布自愿碳市场联合政策声明和原则
5月28日,美国政府正式公布了自愿碳市场联合政策声明和原则。财政部、能源部和农业部负责人以及内阁高级气候和经济顾问联合宣布了这份声明。并制定了明确的激励措施和护栏,以确保自愿碳市场可以推动美国的气候行动。
零碳解读:美国提出到 2030 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一半,到 2050 年实现净零排放的气候目标。发展自愿碳市场可以有效降低碳减排过程中的经济成本,加速气候行动进程。据悉,此次声明主要包含了碳信用额应符合可信的大气完整性标准等7大原则。
10. 欧盟通过《净零工业法案》
当地时间5月27日,欧盟通过《净零工业法案》,提出到2030年,欧盟本土净零技术(如太阳能板、风力涡轮机、电池和热泵)制造产能达到部署需求的40%;到2040年,欧盟在这些技术上达到世界产量的15%。法案旨在加速欧盟向气候中和转型的进程,同时提升欧盟的工业竞争力等。
零碳解读:在全球气候变化加快演变、能源市场不稳定性因素增多的背景下,各国加快发展绿色低碳技术和相关产业,这不仅关乎自身碳减排进程也直接影响着国家未来产业的竞争力。欧盟《净零工业法案》便旨在加速欧盟向气候中和转型的进程,同时提升欧盟的工业竞争力。
二、专题碳讨
电力市场和碳市场如何合力促进节能降碳
5月29日,国务院发布《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要通过化石能源消费减量替代行动、非化石能源消费提升行动,以及钢铁、石化、有色金属等领域节能降碳行动,在2024-2025年两年内完成节能量约1亿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2.6亿吨的目标。
2023年1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报告指出,“十四五”前半程,我国单位GDP能源消耗、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两个指标进展滞后于预期。
作为“十四五”约束性指标,单位GDP能源消耗、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的有序降低不仅关乎“十四五”主要目标的实现,还对后续我国节能降碳工作节奏有着重要影响,并直接关系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进程。在能耗和碳排放强度降低较大幅度滞后于时序进度的情况下,此次《方案》明确提出要尽最大努力完成“十四五”节能降碳约束性指标,未来一年多的节能降碳工作如何发力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
图/IC
1.煤炭消费增长成为拖累节能降碳指标下降不及预期的主要因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需要分别降低13.5%和18%,并将此两项指标列为约束性指标。
近两年,在疫情和俄乌冲突等因素影响下,能源市场不稳定性增加,国内加强了煤炭等化石燃料的能源保供作用,煤炭消费有所增长,导致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下降缓慢。2023年1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报告指出我国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的进展滞后于预期。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测算,在扣除原料用能和非化石能源消费量后,“十四五”前三年,全国能耗强度累计降低约7.3%,节约化石能源消耗约3.4亿吨标准煤、少排放二氧化碳约9亿吨。根据2021、2022和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1和2022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分别下降了3.8%和0.8%,2023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与上年持平,“十四五”前三年,全国碳排放强度累计降低约4.6%。
可以看出,“十四五”前三年我国不论是能耗强度还是碳排放强度距离达到“十四五”规划纲要中目标存在不小差距。此次《方案》中提出,2024年、2025年各节能约5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3亿吨。
综合“十四五”前三年能耗强度、碳排放强度累计降低情况,以及《方案》中提到的2024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2.5%左右、3.9%左右的目标计算,由此可见,2025年节能降碳目标更为艰巨,完成“十四五”节能降碳约束性指标仍需付出更大努力。
图/IC
2.高耗能产业成为此次节能降碳发力的重点领域
推进节能降碳工作最重要的途径还是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但节能降碳不能以牺牲能源安全和经济增长为代价,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仍对能源供给有着长期需求,并需要持续稳定的能源供应。因此,化石能源的推出需要经过一个长期有序的过程。
在此背景下,推动重点高耗能领域的节能降碳工作、大力扩大可再生能源消费便成为降低能耗和碳排放强度的重要发力方向。数据显示,我国工业领域碳排放量占全国总排放量的约40%。其中,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等高耗能行业便占据了多数。数据显示,仅钢铁行业能源消费量约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11%,碳排放量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5%。
此次《方案》中便特别提出,推动钢铁行业、石化化工行业、有色金属行业和建材行业节能降碳行动,并设置了明确的降低能耗和碳排量的目标。其中,2024—2025年,钢铁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2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5300万吨;石化化工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4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1亿吨;有色金属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5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300万吨;建材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1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2600万吨。
由此,可以计算得出,2024—2025年钢铁行业、石化化工行业、有色金属行业和建材行业共计要节能75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20200万吨,分别占《方案》中节能总量的75%和77.7%。
图/IC
3.碳市场扩容、电力改革有助于加快节能减碳步伐
推动重点高耗能领域的节能降碳工作主要在于通过市场化手段提高行业企业碳排放成本以及使用可再生能源电力的便捷性,这就需要发挥碳市场和电力市场的作用。
将钢铁、石化化工、有色金属和建材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有助于发挥碳市场的碳排放履约约束作用,将高耗能企业排放成本显性化,通过成本压力倒逼企业节能降碳。而电力市场改革则有助于促进新能源电力消纳,推动高耗能企业更多地使用和消费新能源电力。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便指出,2024年将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此前,生态环境部已对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纳入全国碳市场序列的重点排放行业开展碳排放报告和核查等,并出台相关核算指南,碳市场扩容条件逐步具备。此次《方案》中也提出,要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范围,逐步推行免费和有偿相结合的碳排放配额分配方式。
此外,2015年新一轮电改以来,我国电力体制改革不断加快。在新能源装机和发电量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应适应新能源电力特点进一步配电网建设,推动虚拟电厂、微电网等新型主体发展,助力新能源电力就地消纳。
更重要的是,应进一步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打破跨省区电力交易壁垒、完善分时电价政策,通过更健全的交易规则和灵活的电价政策促进新能源电力在更大空间内和时间内消纳,以便为高耗能产业及其他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可再生能源电力。
图/IC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研究员 任大明
编辑 白华兵 校对 赵琳
链接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成立于2022年6月15日,以零碳为目标追求,打造集内容、数据、服务、调研报告、活动于一体的新型产品,旨在为“双碳”工作提供智力支持与融媒支撑。零碳研究院会记录“双碳”发展、创新科普产品、打造高端智库、研发行业和地方绿色数据库、构建“双碳”咨询体系、搭建交流平台、组织公益活动、发布调研报告、评选优秀案例。
如果你有好的案例、创意,欢迎联系我们:ltyj@bjnews.com.cn
电话 13126803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