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2024陆家嘴论坛上表示,在宏观调控中,央行将注重把握和处理的关系,首当其冲的是短期与长期的关系。他明确指出,把维护价格稳定、推动价格温和回升作为重要考量,灵活运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工具,同时保持政策定力,不大放大收。


多位受访的业内人士认为,为支持银行体系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央行近期存在再次降准的必要和可能性;与此同时,随着美联储下半年可能转向降息,我国政策利率下调的空间也将进一步打开。但在降准降息的力度和时间节点上,可能会更加注重灵活适度。 


短期降准必要性不大 将根据流动性情况相机抉择 


潘功胜在此次讲话中提及,灵活运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工具。市场人士认为,当前降息、降准的窗口或将有所后移。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目前非银机构资金充裕,降准的必要性不大。 6 月季末过后,在目前持续脱媒的情况下,仅靠市场的自发运行便能够产生相对宽松的流动性环境。 


不过,广开首席产研院资深研究员刘涛认为,降准的自主性和操作灵活度相对较大。目前,我国小型银行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已低至5.0%左右,短期内空间相对不大,但并不绝对意味着不能进一步下调;而中型银行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6.5%,大型银行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5%,仍有一定的下调空间。 


展望未来,温彬认为,为稳固经济运行,仍需要财政政策更大力度发力。从预估的政府债净融资额来看,5-10月的流动性压力尚可,11-12月因国债到期量较低,流动性压力相对变大,同时考虑到四季度中期借款便利(MLF)到期量也最高,届时三季度末或四季度可能实施降准,以呵护流动性和缓解央行续作MLF的压力。


刘涛则预计,年内第二次降准有可能以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及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定向降准为主。考虑到相关银行机构在我国银行业的存款占比达六成,如对其定向降准0.5个百分点,可向市场释放流动性资金6000亿元以上。


降息仍有必要性 制约因素将让窗口后移


对于降息,温彬认为,降息的必要性仍在,窗口有望在三季度开启。


在温彬看来,当前内需不足压力仍在,信用活动“量”的扩张面临很大压力,尤其是居民侧加杠杆意愿未见显著改善,也需要通过“价”的调整来进一步激发信贷活力。 


“在实体融资需求不足而实际利率偏高的背景下,降低名义利率或仍是重要的政策选项。”温彬认为,当前中下游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加大,且需求仍相对不足,降息也有助于经济修复、缓和企业经营压力。因此,政策利率调整虽然受到“双重约束”,但在未来一个时期,从“可选项”越来越接近“必选项”。 


不过,东方金诚首席分析师王青指出,下一步实施政策性降息也有两个制约因素:一是一季度银行净息差降至1.54%,较上季度大幅下行0.15个百分点,明显低于1.80%的“警戒水平”,而降息会带动银行净息差进一步收窄。二是降息有可能扩大中美利差倒挂幅度,对稳汇市有一定影响。 


王青预计,未来政策性降息幅度会较为有限,有可能在10-20个基点左右,优先选择的政策工具组合是MLF操作利率保持不动,通过引导存款利率下调、全面降准等方式,推动LPR报价单独下调,降低各类贷款、特别是居民房贷利率,缓解实际利率偏高的局面。


货币政策立场是保持支持性 不大放大收


潘功胜在本次讲话中指出,今年以来,全球通胀高位降温,但仍有较强的黏性。欧央行等一些央行已经开始降息,一些央行还在观察,预期今年晚些时候可能也会降息,但总体上还保持着高利率、限制性的货币政策立场。中国的情况有所不同,货币政策的立场是支持性的,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金融支持。


“在货币政策的总量上,人民银行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包括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降低政策利率、带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等金融市场利率下行等,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潘功胜指出,而在货币政策的传导上,着力规范市场行为,盘活低效存量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畅通货币政策传导。


“展望未来,当前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但同时仍面临一些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仍然不足,国内大循环不够顺畅,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潘功胜指出,央行将继续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加强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支持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潘功胜指出,要保持政策定力,不大放大收。对此,王青认为,从当前的经济和物价形势看,宏观经济处于回升向好过程,就业形势稳定,宏观政策不需要大水漫灌。从根本上说,货币政策大放大收,通常会加剧宏观经济波动,触发重大金融风险,或为将来埋下金融风险隐患。


潘功胜在讲话中亦指出,要把握和处理好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关系。统筹兼顾支持实体经济增长与保持金融机构自身健康性的关系,坚持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姜樊


编辑 陈莉


校对 穆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