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2024贝壳财经年会“ESG强监管时代的机遇与挑战”主题论坛在京举行。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以“ESG拥抱AI的新模态”为题发表演讲。他认为,人工智能(AI)将是解决ESG问题的有效手段和数字化应用。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


王忠民认为,数字化逻辑进入到大模型的AI阶段后,大模型提供了一个足够复杂、足够解决颗粒度,以及系统性、复杂性的问题。


“ESG相关的LLM(大语言模型)可以垂直应用为本地化落地、现实与模式。”王忠民表示,AI的ESG化在落地实施的垂直细分角度中,才是把大模型可应用的、现实活生生的生活和生产过程中的所有方面实现一次历史性的跃迁和进步。


王忠民举例表示,当前ESG领域的碳足迹面临无法准确感知采集和计算等问题,但在大模型时代中,碳足迹就可以被计算得清楚准确。


“当前的ESG数据库普遍不达标。”王忠民表示,当前大多数数据库中没有向量,只是社会数据的简单集合。但如果数据经过核算,又产生向量数据库,并基于ESG算法形成了Token(凭证),甚至形成RAG(大模型外挂数据库),那么此时的数据库将更具有应用价值。


王忠民进一步指出,如果将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企业制造执行系统(MES)和企业资源计划(ERP)全部放在人工智能当中,让每一种生产要素完成ESG化,可让生产流程的颗粒度越来越细。如此一来,企业的AI流程和管理将成为企业最重要的岗位。


对于ESG的发展,王忠民还认为,数字孪生地球模型可以将未来百万年中地球的绿色、碳排放、河流、空气等情况全部计算出来,并将未来ESG发展状况全部清晰地展示出来。


这样清晰全面的数据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而言好处颇多,如在跨境交易中企业所面临的碳关税等问题。事实上,当前部分国家和地区会以ESG方面的因素为由增加碳关税,因此如何降低企业相关成本也成了市场关注的热点话题。


“ESG随着产业链、消费链的全球化发展而具有全球性。”王忠民指出,为此需要将全球产业链中企业和消费者托管到统一模块中,将企业全产业链的碳足迹、碳排放等ESG的众多维度计算清楚,让企业可以在全球诸多相关税收、罚款、贸易规则中游刃有余。而这种类似于跨境碳顾问的工作就可借助于AI平台完成。


此外,对于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重启、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有效运行等问题,王忠民表示,AI大模型有望精准地计算出减碳和供给碳的碳排放双方的有效数据,从而判推动合理碳价的生成。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姜樊 编辑 陈莉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