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在“中国经济向新而行”夏季峰会深圳分论坛“新质生产力下的中国智造”中,新京报贝壳财经首次发布《2024中国未来产业之城发展指数》(以下简称《报告》)。在清华大学二十国集团(G20)创业研究中心的指导下,推出“2024中国未来产业之城发展指数”,通过梳理六大未来产业方向中初具规模的21个产业共710万余条企业数据,对32个万亿GDP城市及准万亿GDP城市的未来产业发展程度进行评价,综合城市政策、科研基础等,挖掘城市未来产业发展潜力。


在针对各城市未来产业的科研评价上,新京报贝壳财经主要选取以下五个指标:各城市研发投入占地方GDP比重、普通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相关产业科研论文数量、专利授权数量、产业园及孵化器数量,权重占比各3%。根据每个城市对应的数据情况,将各数据维度进行标准化处理,再加总形成对该城市的整体科研评价分数,结果满分为15分。


《报告》显示,根据科研维度的综合评价结果,总分计15分的情况下,北京以13.03分位列第一,显示出其在科研领域的全面优势。


科技创新是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城市未来产业的发展与相关学科研究能力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当前全球贸易环境变化、产业与技术的激烈竞争已日趋白热化,将科技创新真正落实到产业发展的需求十分紧迫。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工程科技和产业创新在科技创新链条上环环相扣,相互促进,共同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


科研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对于未来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科研院所密集的城市,紧跟世界科技前沿,把握产业变革与发展趋势影响,更有机会培育符合未来产业发展要求的优质企业。例如,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在长达28年的时间里,不断探索体制机制创新,打造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孵化体系,现已孵化企业3100多家、培育上市公司30多家。


此外,基础研究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高低,进而影响国家的综合实力。加强基础研究是提升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途径,而高校、科研院所与业界的合作,更有助于促进高质量科研成果的转移转化,为前沿研究与产业需求之间的互通创造条件。 



北京市有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强大的研发投入和高效的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在研发投入占GDP比重、高校及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产业园及孵化器三个科研维度排名均为第一。


2023年,北京市全社会研发投入(R&D)占GDP比重超过6%,是全国唯一超过6%的城市;到2023年,北京市R&D经费投入强度已连续五年保持在6%以上。32个城市中,北京还拥有最多普通高等学校(92所)和国家重点实验室(7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占全国的28.1%。在产业园及孵化器数量方面,北京共259个,也排在全国首位。在剩余两个维度——相关产业科研论文数量、专利授权数量方面,北京排名第二。整体来看,北京的科研实力领先全国。



上海、深圳位列科研维度综合评价第二、三名,上海在相关产业科研论文数量方面排名第一;深圳则在专利授权数量方面位列榜首,2023年全市国内专利授权量达23.51万件。在其他科研维度上,两个城市的排名也均在全国前列——2023年,深圳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为5.81%,排名全国第二,仅次于北京;上海在五个科研维度上发展均衡,均排在全国前四。


广州、武汉、苏州、南京四城位列第四至第七名,在不同的科研维度上各有优势。


武汉高校及研究机构集中,与广州在高校及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方面分列第二、三名。除高校及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外,苏州各个科研维度均排在前五,其中专利授权排在第四。南京拥有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在科研维度各指标上表现都较为均衡。


西安、杭州、成都、天津、重庆五城位列第八至第十二名,分数区段在5至6分之间。


西安排名第八,在研发投入、高等学校及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方面具有明显优势,2023年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为5.23%,是全国除北京、深圳外第三个超过5%的城市,但其科研水平存在发展不平衡、转化效率较低的情况,在未来产业相关论文数量、国内专利授权数量方面受到掣肘。杭州在产业园及孵化器数量上有明显优势;成都在未来产业相关论文数量方面名列前茅;天津在高校及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产业园及孵化器数量方面具有相对优势;重庆的未来产业相关论文数量排名较高。


合肥位居第十三名,主要受限于未来产业相关科研论文的数量,在专利授权、产业园及孵化器数量上也相对落后。但2023年,合肥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为3.91%,在32个城市中排名第七,体现了当地对科研的重视。


排名靠后的城市中,大部分为非省会城市,所拥有的高等教育及科研资源相对较少。值得注意的是,福建省各城市(厦门、福州、泉州)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但由于长期以来注重对外贸易,针对未来产业的科研潜力不强,均排在20名开外。


高校及科研实力较为集中的城市 更有利于发展未来产业集群


从区域的角度看,东部沿海城市以及北京、深圳等城市在科研实力上普遍较强,这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高校集中度较高有关。


“未来产业之城”科研维度综合评价排名前十中,有四座城市位于长三角地区,广州、深圳带动下的珠三角地区潜力也不容小觑。而中西部城市如武汉、西安、成都等,虽然当地高等教育资源相对丰富、科研实力有所提升,但仍需加强研发投入和科研环境建设。东北地区的城市在科研实力上相对落后,需要加大改革力度,促进科研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整体上看,直辖市及省会城市在科研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前十名中,仅深圳、苏州为非省会城市,其中深圳为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的高校及科研实力较为集中,且一般拥有当地省份的政策倾斜,以及较为充足的科研经费投入,更有利于发展完善产业集群,在未来产业的研究和实践中有所突破。


深圳的高等教育发展虽起步较晚,但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提升高等教育水平。“十三五”期间,深圳市出台《关于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旨在推动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此外,深圳还积极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支持新建高校申请研究生学位,以提升整体教育质量,目标到2025年,高校数量达到20所左右,并成为南方重要的高等教育中心。


苏州在科研维度方面的劣势也在于高等学校及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其余四个方面均排在前列,尤其是专利授权数量,2023年,苏州国内专利授权量为13.08万件,仅次于深圳、北京、上海,超过广州排在第四位。基于当地的产业优势,苏州也在致力于促进前沿科学研究的产业化进程。例如,苏州光电技术研究院聚焦于光电子领域,近年来通过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形成了光子产生、传输、调控、接收的光子产业发展全链条。通过积极引进高水平研究型高校,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共同发展的战略,苏州形成了独特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也为未来产业的发展积蓄了力量。


出品:新京报贝壳财经 

学术指导:清华大学二十国集团(G20)创业研究中心

数据支持:天眼查

出品人:苏曼丽

统筹:任娇

记者:方静怡

数据分析师:董怡楠

设计:任婉晴

校对: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