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欧盟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开征临时反补贴税,税率17.4%至37.6%不等,同时继续与中方就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进行磋商。
7月30日,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简称“贸促会”)汽车行业分会副会长赵扬在接受贝壳财经采访时表示,“我们对11月的终裁结果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虽然在短暂的磋商窗口期内,欧盟完全放弃征收反补贴税的可能性极低,但中国通过与德国这类关键利益相关方磋商,可能会促使欧委会调整税率,或是暂缓征收追溯性关税。因此,此事理论上或许仍有转机。
面对双边的贸易摩擦是要积极主动去磋商谈判解决的,但是也需要看到欧盟在这件事情上的坚决态度。技术谈判与数据公平的解决难度不大,达成一致也比较容易。不过现在的临时反补贴措施出现反转是小概率事件。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副会长赵扬。受访者供图
欧盟内部反对声音对双方磋商的走向将产生一定影响
贝壳财经:欧盟为何要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
赵扬:近年来,中国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迅速扩张,中国汽车销量占全球汽车销售总量的比重由2010年的25%稳步提高至2021年的32%。相较之下,欧盟的汽车销量比重则从24%下降至19%,由全球第二大汽车销售市场滑落至第四。
欧洲一直以来都是汽车制造及消费的传统市场,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崛起,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等高科技领域的突飞猛进,传统工业强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这种压力催生了保护主义倾向。
欧盟委员会这一举措主要是为了保护本土新能源汽车产业,确保其在传统汽车竞争中占据的主导地位延续到新能源汽车时代,期望通过精准打击中国纯电动汽车与动力电池产业在欧洲的发展,为欧洲汽车企业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的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市场布局等方面赢得时间,进而庇护欧盟本土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贝壳财经:中欧已就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举行多轮磋商。对此,你如何看?
赵扬: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征收高额关税的决定,折射出的是其在面对中国产业升级时的焦虑与矛盾。这一举措不仅违背了自由贸易原则,也可能引发更大范围的贸易冲突,最终伤及双方利益。中国的反制措施表明,我们有能力也有决心维护自身正当权益。
然而,贸易战没有赢家,双方都应该冷静下来,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未来,中欧双方应该着眼长远,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寻求合作共赢之道。只有这样,才能共同应对全球经济面临的挑战,推动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
贝壳财经:欧委会为何会微调了6月12日预披露的加征关税税率?
赵扬: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任何产业的发展都无法逆全球化而行。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成功,得益于全球产业链的深度合作,才能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产品。欧盟此举不仅可能损害自身利益,还可能影响正处在绿色转型关键期的全球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欧盟此举也引发大量的反对声音。
另外,从调查的程序、样本、方法、合作要求、配合要求等等来看,欧盟的调查结果还存在很大的缺陷,调查结果无法让各个利益相关方感到公平。因此进行调整也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贝壳财经:欧盟成员国内部对此案件意见不同,你如何看?
赵扬: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受益于全球化深度合作发展,欧盟的这一行为对全球汽车产业链都将造成负面影响,欧盟内部自然也会有大量反对声音。
从启动调查至今,欧盟内部多方已经对此表达了强烈的不满和关切,认为这种做法既违背了市场经济原则和国际贸易规则,又损害了中欧经贸合作和全球汽车产供链的稳定,这种内部反对声音,对于中欧双方磋商的走向将产生一定影响,有利于我们在相关谈判中取得一定优势。
中国车企可以考虑“投资为主贸易为辅”的新型欧盟出口形式
贝壳财经:目前,上汽已向欧委会提交反补贴初裁抗辩意见。在你看来,协会、企业方面该如何应对?
赵扬:面对当前局面,一方面,会有更多中国企业考虑在欧盟进行绿地投资或合资,进行本地化生产。一些行业龙头已经“出海”欧盟。
另一方面,临时关税不会削弱技术优势,反而会促使中国企业进一步开展技术研发加强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贸易壁垒和技术封锁,保持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竞争力。
作为行业组织,我们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汽车走向世界,在更高水平上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探索中欧合作新途径,推动中欧汽车全产业链相向而行,携手打造稳定畅通的汽车产业链。2024年9月10日-14日,由我会和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2024法兰克福国际电动车展览会,将在德国法兰克福展览中心举办。这不仅是中国汽车行业组织首次在境外参与主办的大规模车展,也是中外机构强强联手、在全球顶级场馆举办顶级车展的全新探索,对于促进中国汽车高质量出海、提升全球影响力具有里程碑意义。
贝壳财经:面对出海环境变化,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如何调整战略?
赵扬:总的来讲,在车企层面,我们认为可以积极灵活方式进行相关问题的处理,让这次贸易冲突降温的同时使中国车企自身的合法权益保护和利益获得成为现实。
例如变单纯贸易为“投资为主贸易为辅”的出口形式。缩短对欧盟市场的汽车贸易的模式转换周期,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从以整车出口为主的单一贸易形式拓展为出海建厂、投资并购、自建销售渠道等多种方式,这将是中国汽车企业提升在欧盟市场竞争力、深化中欧经贸关系的一个重要举措。
如比亚迪在匈牙利、奇瑞在西班牙的投资建厂,未来可以很好地满足当地诉求,对欧盟当地的技术研发、就业、行业发展做出更多贡献,还可以避开加征关税的难题。当然投资有多种方式,建厂只是其中的一种。其它的车企根据自身战略规划,也采取技术合作投入、渠道合资、销售共享的方式,将贸易方式向多渠道投资的模式进行转变。
不过,随着政策的不断调整,我们应该客观看待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欧洲市场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市场但并非唯一市场。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车企正在积极开拓新的市场。
比亚迪在泰国设立了首家海外乘用车工厂,不仅能进一步刺激泰国市场,还可为印尼等周边国家出口新款车型。此外,秘鲁和巴西等国也在积极邀请中国车企入驻,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全球化布局提供了新的机遇。
除了东南亚和拉美两个巨大的新能源汽车潜在消费市场之外,以沙特、阿联酋等海湾国家为代表的阿拉伯国家为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正在寻求能源转型,积极发展清洁和可再生能源。中国汽车企业应抓住这些市场转型的窗口期,积极探索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式。进而以海湾国家为引擎,辐射其他阿拉伯国家市场。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林子
编辑 张冰 校对 付春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