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内卷”一词,相信很多人都有切身体会。小到一个部门、单位,大到一个行业、产业,“内卷式”恶性竞争既低质低效,又让大家感觉越来越累,亟须从体制机制上给出破解之道。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要大力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要有力有效支持发展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竞争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然而,“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内卷式”恶性竞争近年来却屡见不鲜。比如在汽车行业,已经有多位车企掌门人公开呼吁停止“内卷”。如果在创新匮乏、产品同质化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唯一能打的牌只有价格,并不利于行业的长久发展。


恶性竞争严重影响产业的健康发展


众所周知,技术是优胜劣汰的核心驱动力,而“内卷式”恶性竞争的手段往往并非在核心技术层面,其采用方式多为恶意营销或者恶性定价,企业之间比拼的不再是技术而是资本。一旦企业被拖入资本的“价格战”泥潭,不仅无益于产业创新发展,反而对行业和市场都会造成严重损害。


中国汽车的迅猛发展令人振奋,但其中面临无序“内卷”的现象不容忽视,许多车企高管都对此发声,拨开迷雾。



一位车企掌门人一语中的:“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和市场规律决定的,企业定价要有理性和有底线,不能过度,让利可以,但让本不可持续。”


积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市场不相信眼泪。”诚然,车企间正常的竞争,对提高产品性价比、让利客户非常重要,但行业一旦盲目滑入价格战泥潭,随之而来的则是市场竞争公平失衡,企业盈利空间受挤压,行业规则遭破坏。


部分车企为抢占市场份额而不顾成本地不断压价,乃至牺牲产品质量和服务,让竞争“变了味”。统计显示,2024年上半年有136款车型降价,其中新能源车型超过80%,不少企业在“血拼”价格和关门歇业之间进退维谷。


价格战之下,企业艰难存活,更不可能顾及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长此以往,可能导致落后产能挤走先进产能,产业链安全受到威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大打折扣。


脱离创新恶性竞争,抑制新质生产力生长。时至今日,中国车企更应该自省,坚守底线,具备合规思维,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内卷”到最后都是输家,没有赢家。积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汽车产业资金投入大、技术密集、产业培育条件更苛刻,代表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是经济增长的最活跃力量。一旦规划和投资不及预期,往往意味着要付出更高昂的成本。在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多、国内经济运行出现分化的背景下,对于汽车产业出现的恶性“内卷”,更要及时纠偏,构建良性竞争生态,让扎扎实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踏踏实实进行现代化建设成为主旋律。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