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双碳要闻


A、政策速递


1.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8月29日发布《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白皮书介绍,中国的能源转型,立足于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能源保障,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着眼于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形成节约高效、绿色普惠的能源消费新模式,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服务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持续深化绿色能源国际合作,积极做全球能源转型的推动者,携手各国共建可持续能源的未来。


零碳解读:加快能源转型发展,实现能源永续利用,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为世界经济提供不竭动力,已成为各国共识。能源转型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需要在能源安全新战略的指引下稳中求进、久久为功。


2.部委发文拓展绿证应用场景,支持绿证核发全覆盖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绿色电力交易专章》的通知,国家能源局负责推动绿证核发全覆盖,拓展绿证应用场景,国家能源局及派出机构加强对绿色电力交易监管。地方政府主管部门要积极推动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指导经营主体积极参与绿色电力交易,按照“省内为主、跨省区为辅”的原则,推动绿色电力交易有序开展,满足电力用户绿色电力购买需求。


零碳解读: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过程中,建立绿色消费机制,尤其绿色能源的认证消纳机制,引导企业和公众积极参与十分重要。这就要求解决绿电源头的认证和消费端使用的积极性问题。因此,降低门槛、政策激励、市场引导都是必要的。


3.“千乡万村驭风行动”总体方案编制大纲发布


该大纲要求,明确“千乡万村驭风行动”试点项目的实施条件,在风能资源条件和接网条件较好,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需求较大、迫切性较强的行政村优先试点;以村为单位选取试点对象,原则上每个行政村试点项目规模不超过20MW;逐步完善“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发展政策机制,结合各地发展目标,稳步有序推广“千乡万村驭风行动”项目。


零碳解读:“千乡万村驭风行动”需要坚持省级统筹、明确项目布局、发挥市场作用、严选投资主体、合理共享收益、保障农民利益、做好生态保护、实施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强监测监管、及时总结经验等原则进行。


B、行业动态


4.第一批44个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项目公布


8月23日,生态环境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了第一批通过评估的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项目名单,从第一批56个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项目中筛选出44个。顺义区汽车制造行业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项目、重庆两江新区汽车制造业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项目、新型建材行业清洁生产整体审核创新试点项目、衡水玻璃钢行业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项目等入围。


零碳解读:以这样的方式强化清洁生产在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减污降碳和产业升级改造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评估的创新试点项目范围内单个企业,视同开展一次清洁生产审核。有关省级生态环境部门和发展改革部门,加强试点项目资金和政策保障,推动相关清洁生产改造方案实施,积极推广成熟的创新成果,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5.全球最大规模高压直挂储能项目并网投运


据中国华能集团官网消息,8月26日,全球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高压直挂储能系统——华能海南州150兆瓦/600兆瓦时储能项目顺利并网并实现满功率运行。该项目由华能青海分公司投资开发、华能清能院研发承建,位于海拔3000米的青海省海南州,是华能青海分公司3个新建新能源项目电网侧共享储能项目。


零碳解读:项目整体采用了由清能院牵头研制的35千伏高压直挂储能技术,单机容量达25兆瓦/100兆瓦时,充电一次可储存60万千瓦时电量,可单机独立接受电网调控,具有电压等级高、单机容量大、交直流并联数量少、通讯层级少等特点。项目投运后,可有效平抑新能源电站出力的波动性和间歇性,为电网提供调峰、调频、电力辅助等服务,进而有效提升电网质量和电网安全水平。


6.中央企业绿色氢能制储运创新联合体正式启动


近日,中央企业绿色氢能制储运创新联合体正式启动。根据国务院国资委工作部署,中央企业绿色氢能制储运创新联合体由国家能源集团和中国石化共同牵头组建,布局39项重点任务,联合110余家氢能领域的技术骨干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协同攻关。创新联合体充分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坚持需求导向和应用牵引,锚定绿氢制储运环节中的关键问题,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构建先进创新生态,贯通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推动氢能技术突破和产业化进程。


零碳解读:国务院国资委科技创新局副局长王晓亮表示,绿色氢能制储运创新联合体,旨在汇聚国内优势力量、融合优质资源,推进规模化绿氢应用,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力度。中国石化党组书记、董事长马永生表示,氢能作为我国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也是传统产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


C、地方动态


7.《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4—2035 年)》公布


8月28日,全文公布。该方案指出,到2035年使生态城绿色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加快建成一批绿色低碳示范项目,形成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绿色低碳产业集群,培育一批绿色低碳技术创新载体和平台,取得一批绿色低碳技术知识产权,与新加坡等国家在生产要素流动、产业协同、创新合作上更加紧密,打造产业合作、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平台,积极引入绿色低碳领域国际企业,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领域国际合作重要枢纽。


零碳解读:充分发挥中新合作平台优势,深化中新两国在绿色技术、绿色装备、绿色服务、绿色基础设施、绿色金融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打造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高附加值细分产业为重点、以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为特征的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推动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生态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


8.甘肃青海两省首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协议


近日,甘肃省人民政府与青海省人民政府签署《黄河流域(青甘段)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这是黄河流域源头省份间首次签订跨省界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标志着两省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探索中迈出重要一步。协议明确,青海和甘肃两省按照1∶1的比例,共同筹资设立黄河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资金,推动两省在黄河干流和一级支流湟水河形成流域共治、协同保护的良好局面。


零碳解读: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生态保护对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此次补偿协议的签订,将进一步强化两省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方面的合作,推动形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筑牢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 


9.上半年江西林业产业总产值超2892亿元


江西省林业局介绍,2023年,江西林业产业总产值突破6500亿元,稳居全国第一方阵,今年上半年达到2892.43亿元,同比增长8.7%。近年来,江西省林业系统实现“扩绿、兴绿、护绿”并举,以增强生态保护和林业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截至目前,全省森林覆盖率达63.35%,森林面积1.55亿亩,活立木蓄积量70979.6万立方米,森林资源数量持续增加、质量稳步提高、功能不断增强。


零碳解读:江西在全国率先开展“两山”转化收储运营,累计收储林地面积92.72万亩,林权贷款累计近345.69亿元,开展林权收储担保贷款0.59亿元,开展林权代偿贷款0.47亿元;创新开展湿地资源运营管理,湿地占补平衡指标累计成交额超过1.2亿元。


D、国际看点


10. 中国制造电动汽车竞争力源于工业规模、供应链优势及市场竞争


8月20日,欧盟委员会发布了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终裁信息预披露,提议对中国及欧洲制造商在中国生产的电动汽车,以及特斯拉在中国生产的电动汽车实施为期五年的反补贴税,税率在17%至36.3%之间,同时对特斯拉在中国生产的电动汽车征收9%的关税。


零碳解读:欧盟中国商会(CCCEU)在社交平台发文,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反对,并重申,中国制造电动汽车竞争力的提升并非由补贴推动,而是源于工业规模、完整的供应链优势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欧委会的保护主义做法将加剧中欧之间的贸易紧张局势,向全球合作和绿色发展的前景释放出极其负面的信号。


二、专题碳讨


能源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会使四方受益

 

8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公布《能源重点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指出,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推动能源重点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是更好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重要举措。


该方案要求,坚持市场为主、统筹联动,坚持先立后破、稳步推进,坚持鼓励先进、淘汰落后,坚持标准引领、有序提升。到2027年,能源重点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重点推动实施煤电机组节能改造、供热改造和灵活性改造“三改联动”,输配电、风电、光伏、水电等领域实现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三个坚持确定原则,25%确立目标,三改联动与具体领域确认领域,通过实施发输配电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行动,实施风电光伏设备更新和高效回收利用行动,实施标准提升行动,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因此,此次能源重点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将会有力支撑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图/IC


1.设备更新“找准”重点领域的关键点位

 

今年3月,国务院关于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通知指出,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大力促进先进设备生产应用,推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升,推动高质量耐用消费品更多进入居民生活,畅通资源循环利用链条,大幅提高国民经济循环质量和水平。


4月11日下午,在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表示,该方案既能促进消费、拉动投资、切实增强经济活力,又能增加先进产能、促进节能降碳、减少安全隐患,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个政策既惠企又利民,为企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这个方案虽然列出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7大行业,但是能源无疑是推动经济转型、实现绿色发展的重中之重。


当前,我国大约100多亿吨的碳排放中,约40%来自火力发电行业。此外,新能源虽然很少直接产生碳排放,但是其对传统能源电力的替代功能很大。截至2024年6月底,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达到16.53亿千瓦,占总装机的53.8%,发电量约占全部发电量的35.1%。


因此,通过设备更新,推动传统能源领域提高能效水平,推动新能源领域应用新科技提升工作效率,无疑是推动绿色转型的有效手段。


图/IC 

2.能源重点领域设备更新为什么重要

 

《能源重点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实施方案》罗列了推进火电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推进输配电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推进风电设备更新和循环利用、推进光伏设备更新和循环利用、稳妥推进水电设备更新改造、推进清洁取暖设备更新改造、以标准提升促进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等7项重点任务,其中前6项是具体的任务领域。


在传统电力领域,截至2023年底,我国煤电装机容量约11.7亿千瓦,约占全国电力总装机的40%,发电用煤约占全国煤炭消费总量的60%。从全球煤电来看,我国装机量几乎占一半。因此,多年来我国煤电领域一直持续推动节能改造、供热改造和灵活性改造“三改联动”,煤电机组的功效及节能水平不断提升,超百万机组已经投入使用100多台。


然而,即便如此依旧无法满足全国绿色转型的需求。7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公布。该方案指出,到2027年,煤电低碳发电技术路线进一步拓宽,建造和运行成本显著下降;相关项目度电碳排放较2023年同类煤电机组平均碳排放水平降低 50%左右、接近天然气发电机组碳排放水平,对煤电清洁低碳转型形成较强的引领带动作用。同时,提出生物质掺烧、绿氨掺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3种煤电低碳发电技术路线。


在新能源领域,无论是风电还是光伏,十多年来从技术到设备都有了多次迭代升级。老式风电场风机功率在200千瓦到750千瓦之间,而当前的风机功率动辄5兆瓦、10兆瓦。随着第三代光伏技术的成熟,无论是成本还是转化效率都会有一个提升。


因此,及时替换落后产能,可以继续扩大我们国家的绿色发展优势,发展先进生产力。


图/IC 


3.企业应该如何把握这个机遇

 

能源重点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在实现绿色价值的同时,还为企业创造了巨大机遇,成为推动经济的重要力量。


首先,能源设备生产企业将从中受益。当前,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生产制造大国,拥有全球最完备的产业体系。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发展进程中,不断增强国内市场,开发市场潜力,提振市场活力,这些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传统能源煤电机组、水电机组,还是新能源设备,我国都有强大的生产能力。让这些先进的设备有序进入各生产领域,不仅有利于这些生产企业创造效益,还使得我国的工业设备持续保持其先进性,避免设备断崖式落后的情况发生。


其次,能源设备的配套部件生产企业将从中受益。能源设备是一套复杂的工业部件组合体,涉及众多细分领域,而每一个领域都有专门的生产体系。因此,这些配套企业将同样受益于这次大规模设备更新。


第三,新型原料供应企业将从中收益。《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 年)》提到,面对新的目标任务,在坚持节能高效技术路线的同时,提出新的更加先进的解决思路,包括生物质掺烧、绿氨掺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利用农林废弃物、沙生植物、能源植物等生物质资源,实施煤电机组耦合生物质发电;利用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富余电力,通过电解水制绿氢并合成绿氨,实施燃煤机组掺烧绿氨发电,替代部分燃煤;采用化学法、吸附法、膜法等技术,分离捕集燃煤锅炉烟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压力、温度调节等方式实现二氧化碳再生并提纯压缩,推广应用二氧化碳高效驱油等地质利用技术、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等化工利用技术。由此,推动相关新型燃料的大规模使用,从而推动行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


最后,还能推动整体电力排放因子的改变,推动耗电企业的绿色化发展水平。


因此,能源重点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不仅惠及设备生产及配套企业,还惠及相关的产业链企业,为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注入活力。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研究员 白华兵

编辑 陶野 校对 杨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