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第三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以下简称“数贸会”)数字技术贸易产业对接会在杭州举行。会上,来自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纷纷表达了对共同促进全球数字贸易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全球数字贸易保持稳定向好,我国仍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工信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敖立指出,当前全球数字服务贸易保持稳定向好。2023年,全球数字服务贸易规模达4.25万亿美元,同比增速明显回升至9.0%,占全球贸易的13.4%(同期全球货物贸易同比下降4.6%,服务贸易同比增长8%,分别占全球贸易的75.3%和24.7%)。


分行业来看,敖立认为,ICT(信息通信技术)服务是引领数字服务贸易增长关键动能。2023年,全球ICT服务贸易规模为1.04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1%,约占全球数字服务贸易的25%。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ICT产品贸易规模为2.9万亿美元,占货物贸易的14.4%。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提到,在我国的数字贸易中,跨境电商的增长最快,规模在全球排名第一。2023年,我国跨境电商出口额2.4万亿元,今年上半年1.22万亿元,同比增长10.5%,比货物贸易的增势更加强劲,比外贸整体增速要高4.4%。同时,数字交付贸易增速比跨境电商稍缓,但也在稳步发展。


在王一鸣看来,一方面,我国数字经济体量很大,拥有海量的数字资源,数字基础设施完备,尤其新一代数字基础设施突飞猛进,已经形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移动宽带网络,数字应用场景丰富,为发展数字贸易提供了广阔空间。


但另一方面,我国与发达经济体依然有较大的差距。我国经济体量排世界第二位,但是数字贸易排第七位,而且跟美国差距比较大。一些代表性的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还不多,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数字贸易国际话语权有待提升。


加大开放力度,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规则


与会专家指出,目前全球数字经贸规则数量在大幅提升,在服务贸易规则协定里占比已经突破了七成,已经覆盖了全球超过110个国家。而且目前经贸规则里覆盖了多边协议、双边协议、框架协议等。从以前数字贸易的便利化、自由化,向人工智能、数字创新等新技术进行转变。


王一鸣表示,面对全球数字贸易规则加快构建的新形势,必须坚持高水平开放,提高开放水平,从而推动数字贸易创新发展,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的规则,推动数字贸易的业态创新、模式创新和制度创新,增强数字贸易竞争新优势。


在WTO框架下,要积极参与多边规则的制定,要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规则,当前我国正在申请加入DEPA(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这将倒逼我国数字贸易领域规制标准与国际高标准对接。


他建议,可以在海南自贸港、杭州自贸区先行先试,加大开放力度,打造新高地。同时,还要探索建立数字自由贸易港,有些地区已经在探索实践,建设数字贸易国际枢纽。此外,要持续扩大数字贸易合作“朋友圈”。


王一鸣指出,科技创新也是推动数字贸易发展的重要基础。关键就是提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对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同时要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向服务业的渗透,向金融、保险、教育、医疗领域的渗透,为可数字化的数字贸易发展提供环境。


对于未来我国数字贸易如何发展,敖立建议,要提升整个数字服务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国内的数字服务要走出去,提升在全球的影响力,包括整个基础设施、数字服务产业自身的发展、传统服务产业数字化转型。


此外,要加快制度建设。包括数据要素的基础制度,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以及整个营商环境。要有序推动整个数字领域制度性的开放,提升整个数字服务领域外资准入的水平,推动电信市场有序开放等。另外,要主动对标全球数字贸易规则的制定,能够输出中国的经验,提升中国在这方面的话语权等。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张燕生表示,在如何推动科技赋能、数字赋能和绿色赋能方面,数字贸易企业面临着一个全新的国际环境,而怎么在此过程中探索一个新全球化的发展路径,这是一个最大的考验。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张晓翀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