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首批23家上市公司宣布参与回购增持再贷款,相关政策落地迅速。


次日开盘,首批回购增持再贷款概念股表现活跃。至10月21日收盘,22家上市公司实现收涨,其中福赛科技、东芯股份、通裕重工20cm涨停,山鹰国际涨停,广电计量收涨8.04%。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整理发现,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之下,央企、行业龙头企业积极发挥引领作用,23家上市公司中,19家市值超过百亿元,6家公司市值超过千亿。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上市公司、股东回购和增持股票,有助于优化公司资本结构,提升每股收益和股票吸引力。改善上市公司融资能力和财务指标等。增强投资者对公司发展和股票前景信心。回购增持再贷款的创新实施,有助于撬动更多股权投资资金,促进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良性发展。


首批23家企业开展行动 包含多行业龙头上市公司


随着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落地,首批上市公司率先开展行动。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统计发现,截至10月20日,已有23家上市公司披露公告宣布,公司或控股股东已与银行签订贷款协议或获得贷款承诺函,将使用专用贷款资金回购或增持股份。


公开信息显示,23家企业为中国石化、招商蛇口、中国外运、中远海能、中远海发、招商轮船、东芯股份、玲珑轮胎、招商港口、兆易创新、嘉化能源、中远海特、威迈斯、山鹰国际、中远海控、广电计量、牧原股份、力诺特玻、福赛科技、迈为股份、温氏股份、阳光电源、通裕重工。


10月21日,参与首批回购增持再贷款的企业集体收涨。截至当日收盘,23家上市公司中,22家出现股价上涨,6家企业当日股价涨幅超过5%,4家收盘涨停。涨停企业中,福赛科技、东芯股份、通裕重工为20cm涨停。


首批宣布参与回购增持再贷款的企业中,央企发挥带头作用。从分布行业来看,23家企业分布于石油石化、社会服务、轻工制造、汽车、农林牧渔、基础化工、房地产、电子和电力设备等行业。


23家上市公司中,不乏物流、新能源、轮胎、检验检测等各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从市值表现来看,截至10月21日收盘,23家上市公司中,19家公司市值超过百亿元,6家市值超过千亿元,中国石化市值超7000亿元。


从上市板块来看,23家企业中,15家为主板上市企业,6家为创业板上市公司,2家位于科创板。


首批项目贷款上限超百亿元 牧原股份所获额度最高


23家上市公司中,中国石化、招商蛇口、招商轮船、招商港口、中远海控、中远海发、广电计量、迈为股份、兆易创新、威迈斯、嘉化能源、温氏股份、福赛科技、阳光电源、山鹰国际、通裕重工、牧原股份等17家企业参与回购贷款;中国石化、中国外运、中远海能、中远海特、东芯股份、力诺特玻、玲珑轮胎拟将专项贷款资金用于增持。


从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额度来看,23家上市公司合计申请回购增持贷款金额上限超过百亿元。21家公司公布了贷款额度上限,其中,牧原股份所获额度最高,其获中信银行提供的24亿元贷款资金用于公司股份回购。福赛科技额度最低,为不超过5000万元。


此外,首批23家企业中,中国石化控股股东公布了利用贷款同时进行增持、回购的计划,其获中国银行7亿元授信用于增持计划,不超9亿元授信额度用于股份回购。


从涉及金融机构来看,首批落地项目涉及到的金融机构包括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建设银行、中信银行等。其中,首批23个上市公司合作落地公告中,中国银行支持项目数占7个,数量最多。


此后,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项目仍将陆续落地。10月21日,中国银行宣布,截至目前,中国银行已与近百家上市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向32家上市公司明确贷款承诺,涵盖集成电路、交通运输、高端制造和商业服务等多个行业。


增持回购再贷款落地 有助优化公司资本结构提升每股收益


增持回购再贷款政策落地迅速。此前,9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将创设专项再贷款,引导银行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贷款,支持回购、增持上市公司股票,首期额度为3000亿元,未来可视运用情况扩大规模。


10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联合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设立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有关事宜的通知》,通知提及,再贷款首期额度3000亿元,年利率1.75%,期限1年,可视情况展期。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适用于不同所有制上市公司。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21家全国性金融机构按政策规定,发放贷款支持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和增持。


10月20日,首批23家企业即发布公告称已获得相应银行授信额度,宣布相应增持、回购计划。从释放出消息到首批上市公司、金融机构响应政策、采取行动,仅间隔不足一个月。


周茂华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央行出台资本市场专项贷款,主要用于上市公司、股东回购和增持股票,这也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具体措施。上市公司、股东回购和增持股票,有助于优化公司资本结构,提升每股收益和股票吸引力。改善上市公司融资能力和财务指标等。增强投资者对公司发展和股票前景信心。这项工具创新实施,有助于撬动更多股权投资资金,促进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良性发展。


与此同时,周茂华认为,银行创设专项贷款工具,本质上升也是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能力。经济复苏、上市公司发展,同时,该工具为市场带来活水资本,对资本市场构成长期利好。但与普通企业贷款重要区别在于权益市场风险波动相对大一些,对银行金融机构风险管控能力要求相对高。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丁爽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