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展翼”开栏语
今年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扎实推动经济向上结构向优、发展态势持续向好。从工业生产领域持续稳健的增长,到绿色经济浪潮的全面兴起;从城市“引力”驱动下的资源高效集聚,到科技智造引领的创新浪潮;再到金融体系结构的不断精进与升级,中国经济正以多元化的姿态,在多个关键维度上稳步向前。为了描绘当前中国经济在复苏与转型中展现出的非凡活力与广阔前景,新京报贝壳财经特推出经济“展翼”专题报道,通过详实的数据与生动的案例,为广大读者讲述工业制造、绿色腾飞、城市“引力”、科技智造以及金融结构优化等多维度的中国经济新故事。
在一个不平凡的夜晚,9月30日,北京楼市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新政激活。
当晚,年轻的置业顾问小张收到老李的20万购房定金,时间定格在晚上十一点。
老李,一个退休后的悠闲身影,这两年却成了北京各大新楼盘的常客。老李的心中,位于朝阳北苑的老房子迟迟未能脱手,成了他置换新居的最大绊脚石。
8月中旬,老李家的门槛再次涌来不少看房人,最终在北京“9•30新政”当天晚上,老李的老房子顺利成交,而后成功置换上新房。
老李家的购房故事只是楼市的一个缩影。在此之前,楼市曾经历了一段漫长的沉寂期。房价的波动、政策的调整,让许多购房者陷入了观望与犹豫之中。随着一系列新政出台,为楼市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激发了购房者的热情。
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成为了楼市复苏的领头羊,二三线城市的房价也在新政的推动下,呈现出“止跌回稳”的良好态势。12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再次重申了“稳住楼市”,多名业内专家和机构预计,今年年底楼市将出现“翘尾”行情,而展望2025年,国内核心城市房地产市场有望率先走出阴霾,迎来复苏曙光。
老李的换房“长征”
退休老李,背负着“卖旧买新”路上的压力,近两年来频繁穿梭于各大楼盘之间。
老李的心头,始终悬着一块沉甸甸的石头——位于朝阳北苑的老房子,成了他置换新居的最大障碍。作为万千置换大军中的一员,他和老伴新房看了无数,老房却迟迟未能脱手。
自打决定卖房那一刻起,老李的心情起起伏伏。去年年底,他的老房子本有机会以620万的价格成交,但犹豫之间,价码跌至520万,一句“错过了”背后是无奈与不甘。
转机在8月中旬出现,老李的老房子再次迎来了看房热潮,仿佛曙光重现。
终于,在北京“9•30新政”出台的当晚,他的老房子以550万的价格顺利成交。那一刻,老李和老伴的换房之路柳暗花明。
“我对老李老两口印象很深。”北京昌平区北京国贤府的置业顾问回忆道,“他们之前来过售楼部好几次了,就是老房子一直没出手。为了锁定看房时就商量好的楼层,他们也是9月30日当晚就转账了。”
北京新政后的市场反响如何?数据给出了答案。
北京国贤府营销负责人透露,今年“十一”国庆假期7天共接待来访客户1600余组,几乎是此前一周的8倍。整个10月份,该楼盘销售额接近10亿元,几乎是新政前单月成交额的2-3倍。其中,60%的客户都是“卖旧买新”的置换客户。新政一出,一、二手房市场联动起来,许多客户提前看好的房子终于有了成交的可能。
不仅仅是改善需求的购房者,刚需一族也跑步入场。在互联网“大厂”工作的小杨,此前因社保年限限制未能购房。但新政出台后,他和妻子迅速入市,成为了楼市新政的受益者之一。
二手房市场同样活跃。北京我爱我家东直门商圈经理曲义超表示,新政发布后咨询买房的客户量明显增多。10月上旬二手房带看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近七成,比新政发布前也增加了30%左右。而二手房交易最终成交的签单量则是去年同期的4倍。
北京住建委的数据也印证了市场的活跃度。新房方面,10月份,北京新建商品住房网签0.45万套、均价5.6万元/平方米,环比分别增长50.1%、18.2%,网签量是今年以来的新高。同时,10月份,北京二手住房网签1.7万套,环比增长31%;均价5.23万元/平方米,环比增长2.4%,创下近19个月新高。
11月,北京新房、二手房市场成交量双双上扬。据多家机构统计,11月单月,北京市二手住宅网签量为18763套,环比增长8.0%,同比增长49.6%,在10月份基础上再创新高,为近20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同时,11月,北京新房共网签4888套,同比上涨12%,环比上涨5%。
“新市民”的安家梦
9月29日晚,上海市政府正式揭晓了备受瞩目的“沪七条”政策,比北京提前一天吹响了楼市调控的新号角。
“沪七条”犹如一枚石子,投入平静的楼市湖面,激起层层波澜。新政中,非上海户籍及单身人士购房门槛大幅降低,仅需一年社保缴纳记录即可在外环以外购房,这无疑为刚需购房者打开了一扇窗。同时,首套房首付比例下限调整至15%,二套房首付比例更是降至25%,增值税免征年限由5年缩短为2年,这些措施迅速点燃了购房者的热情。
张嘉,一名普通的奉贤区职员,新婚不久的他,原本还在为购房资格而苦恼。按照原先的政策,他需要等到社保缴满三年后才能在上海拥有买房资格。然而,9月29日晚,上海发布的“沪七条”新政,如同一道曙光,照亮了他的安家之路。
获得购房资格,第二天,他便踏上了看房之旅。
在奉贤区,张嘉穿梭于二手房和新盘之间,最终,在上海929新政后首个触发积分的新盘项目——上海龙湖观萃成功置业了。
“我们对张嘉印象比较深,”该项目营销负责人回忆道,“他是属于新政后新增购房资格的那批人群,而且决策非常快。在二批次认筹的第一天(10月22日),他就‘当天来访即签约’,后来,在10月31日开盘时,就选到了心仪的房源。”
政策的春风不仅吹绿了外环的楼市,更让二手房市场焕发生机。
10月23日,上海首个位于外环外的楼盘——龙湖·观萃,以首日认筹率高达200%的傲人成绩,成功触发了积分机制,成为奉贤区三年内首个触发积分制的项目。
热销的背后,是上海外环外房地产市场的逐步回暖,更是购房者对楼市信心的重燃。
上海中原地产森兰板块负责人宋沪雄见证了这一变化。他告诉记者:“新政出台后,咨询量、带看量、挂牌量同时增长,房东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议价空间减小。同时,增值税、契税的调整也降低了二手房交易成本,使得市场更加活跃。”
数据是最好的证明。据上海中原地产数据显示,10月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64.3万平方米,环比增加39.8%,同比增加14.4%。二手房市场更是迎来了久违的春天,10月份网上签约量达到24376套,较9月份增长了53%,成为今年第四个突破2万套的月份。
进入11月,上海二手房市场的热度依旧不减。据网上房地产数据显示,11月,上海二手房(含商业)累计成交2.705万套,不仅超越6月成为全年二手房成交量最高的月份,也是自2021年3月以来首次突破2.7万套的大关,创下近44个月以来的最高成交量。
同时,上海新房市场网签量同比也大幅增长。据上海链家的监控数据显示,11月上海全市共成交新建商品房6694套,环比增长27%,同比增长27%;成交金额577亿元,环比增长23%,同比增长46%。
楼市何时能彻底止跌企稳?
楼市拐点已至,政策春风能否吹暖寒冬?政策密集出台,皆为过往还是序章?
自2024年10月以来,中国楼市似乎迎来了久违的暖阳。核心城市的房地产量价出现了阶段性回稳,一线城市二手房价格跌幅明显收窄,甚至由降转升,如同一股暖流,悄然注入这片曾经冰封的市场。
全国范围内,住建部的数据更是释放出积极的信号。10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的连续下降终于出现了拐点,新建商品房和二手房成交总量同比增长3.9%,这是自今年2月份连续8个月下降后的首次增长,仿佛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
今年国庆假期,记者在走访中部省会城市郑州时也感受到了楼市正在升温。多名置业顾问和中介向记者反馈称,不少客户在9月30日当晚河南全面取消限购限售后“连夜下定”,还有趁着国庆假期从北京、上海等外地赶来看房的。位于郑州金水北片区某热销新盘的置业顾问直接形容“国庆一天相当于之前一个月的成交量”。整个10月,购房者入市热情不减,据郑州市住房保障局披露,10月份,郑州商品房销售面积环比增长27.74%。
不仅仅是中部省会郑州,全国多个城市年内成交量创新高。从东部热点城市苏州来看,10月份,苏州新建商品房成交量环比增长50%,同比增长10.7%,达到全年单月成交量最高点;再以西部代表城市成都为例,其10月新房成交7269套,较上月增长1954套,环比大涨36.8%。
“国庆节前,市场还弥漫着观望的气息。”北京国贤府营销负责人感慨万千,“客户们复访次数增加,却迟迟未能下定决心。而新政的出台,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购房者的心门,一、二手房市场联动起来,整个交易量瞬间被激活。”
然而,进入11月份,楼市的风向再次发生微妙的变化。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取消了普通住房标准,并明确自12月1日起,个人销售、购买住房涉及的增值税和契税将按新规定执行。
随着市场成交量的持续走高,量对价的影响也体现在数据上。12月16日,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70城房价数据显示,今年11月,我国一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总体上涨,二三线城市环比降幅均收窄。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王中华指出,11月,我国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降幅今年以来首次均收窄。
那么,在中央政治局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住楼市”的政策基调下,我国楼市何时能够彻底止跌企稳?明年房地产市场走势又将如何呢?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分析称:“11月,房价指数出现积极、重大和显著变化,即房价指数环比跌幅明显收窄,且有开始转正的迹象。这也说明随着房屋交易量止跌回稳后,量对价的传导效应也开始显现。同时房价指数环比跌幅收窄,也使得今年跌幅持续扩大的态势开始遏制,首次出现了同比跌幅收窄的态势。”
广东省城乡规划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给出了他的判断:“今年四季度市场整体会保持增长的态势,全年跌幅将明显收窄,为2025年彻底止跌企稳打下基础。”他的声音,如同一剂强心针,让人们对楼市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政策环境对楼市企稳的影响不言而喻。随着政策的逐步落实和市场需求的恢复,楼市有望逐步企稳。但在这个过程中,居民购房信心的恢复无疑是楼市企稳的关键。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振居民购房信心,促进市场需求释放,成为摆在政府和市场面前的一道难题。
李宇嘉补充表示:“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明确了明年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预计未来我国将在地方政府专项债、中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方面加大力度,支持城中村改造货币化安置、收购存量房做保障性住房、收回存量闲置土地等方面,这对于去库存有极大的支撑。同时,还将在推进新型城镇化,比如新市民、农民工落户,教育医疗均等化、支持生育养育、支持低收入人群等方面提供支持,这将给楼市带来源头活水。此外,宽松的货币政策,将带动降息降准,对于降低购房门槛等有较强支撑。基于此,2025年房地产纾困,不仅是传统政策在储备新的抓手,而且开始着眼于解决制约楼市需求端的基本面因素,比如就业、收入和生活成本等。”
在这场楼市的风云变幻中,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可能成为市场走向的关键。而在这场博弈中,政策、市场、购房者,每一个角色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记录着属于这个时代的故事。
【见证者说】
“国庆节前,很多客户有观望情绪,比如复访次数增加,却犹豫没下定决心,而北京新政就是改变了购房者的心态,一、二手房能够联动起来,激活了整个交易量,这是我在一线最大的感受。” ——北京国贤府营销负责人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徐倩 编辑 陈莉 校对 柳宝庆 穆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