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在“新质先锋 碳绿中国”2024零碳研究院绿色发展论坛上,由新京报、贝壳财经联合蚂蚁集团共同开发的新京报首个生成式大模型产品——“贝壳财经·智引ESG”再度亮相。


据悉,“贝壳财经·智引ESG”由贝壳财经提供服务,蚂蚁集团的AI产业助理支小助提供大模型及多智能体技术支持,可以帮用户分析解读A股上市公司ESG报告,实时解答各种疑问。


在论坛上,“贝壳财经·智引ESG”对蚂蚁集团和中信建投证券的相关负责人提出了网友最关注的ESG领域的相关问题,并获得了专业解答。


蚂蚁集团已连续三年实现运营碳中和


“贝壳财经·智引ESG”对蚂蚁集团的第一个提问是:“蚂蚁集团如何实现运营碳中和目标?”


蚂蚁集团ESG可持续发展办公室绿色低碳运营负责人张健成。


对此,蚂蚁集团ESG可持续发展办公室绿色低碳运营负责人张健成表示,蚂蚁有绿色基因,在2020年9月份国家提出“双碳”目标后,蚂蚁在2021年3月份便提出了碳中和的承诺,4月份发布了碳中和路线图,当年便实现了运营碳中和,至今已连续三年实现这一目标。


张健成进一步表示,蚂蚁一开始就确立了“科学论证、减排优先、技术驱动”的原则,积极探索将科技手段运用到碳减排的各个环节。运营碳中和具体分三步,第一步是运营减排,在园区运营工程环节中运用空调AI算法提效、智慧照明等方式尽量减量;第二步是进行可再生能源替代,屋顶铺设光伏的同时也积极采购绿电降低排放;第三步是高质量抵消,对于无法实现减排的部分,蚂蚁则通过采购较高质量的造林碳汇项目进行抵消。2023年公司运营排放相较基准年2020年下降了43.19%,为了挖掘更大的减排潜力,蚂蚁积极参照住建部零碳园区标准进行新园区设计与建造。在难啃的“硬骨头”范围三方面,蚂蚁也在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对范围三进行全面盘查,持续推进范围三的减碳工作。


“贝壳财经·智引ESG”的第二个提问是,蚂蚁集团在推动绿色技术应用方面有哪些突破?


张健成表示,作为互联网科技公司,蚂蚁一直坚信技术是推动变化的最优解,公司在碳减量和碳管理过程中,建立了整套数字化管理工具,有数据才能有动态管理,打造绿色数字化基础。目前,蚂蚁也在与头部厂商合作,通过输出他们的能力,打造基于区块链的可追溯、可验证的产品碳足迹核算系统;在绿色计算上,蚂蚁通过优化和调度算力,在满足同样需求的情况下少用算力,让算力更加绿色,蚂蚁最早将绿色算力技术应用于“双十一”,现在已经规模化的应用到各项业务中,从2017年到2023年,蚂蚁集团服务器CPU利用率翻了5倍。


中信建投证券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名列前茅


“贝壳财经·智引ESG”则对中信建投证券提出了绿色债券的相关问题。


对此,中信建投证券债券承销部董事总经理王崇赫表示:中信建投证券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布局要求,在投资银行、资产管理、财富管理等业务中深化开展ESG实践。


从发行体量上来看:绿色债券于2016年正式推出,在发展的早期阶段,资本市场投资者对绿色债券的认知尚处于初级阶段,绿色债券的认定标准并未统一,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绿色债券的发行规模。随着国家政策的持续支持和绿色金融体系的完善,绿色债券市场迅速发展。近期,监管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措施,推动绿色债券标准化建设,提升信息披露透明度。目前,绿色债券发行体量稳步提升,已经成为支持可持续发展和环保项目的重要融资工具。截至目前,中信建投证券已累计发行全口径品种绿色债券共计1136只,承销发行规模也达到了20331亿元,在证券公司排名中名列前茅。


从投资人范围来看:目前绿色债券的投资人更加丰富多元,银行、保险、基金、券商、信托等金融机构都积极参与,在发行利率上,政策引导下的绿色债券也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


从募集资金用途上来看:近年来,监管机构不断完善更新绿色债券募集资金用途规范,先后更新推出《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绿色产业指导目录》《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报告》《中国绿色债券原则》等指引报告,对符合国家战略的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生态环境产业、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以及绿色服务领域,细分出超200项募集资金用途小项,助力推动绿色债券精细化管理,也确保绿色债券募集资金用于真正具有环境效益的项目,加速绿色经济的转型与升级。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潘亦纯 编辑 陈莉 校对 杨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