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生态环境部《关于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的实施意见》。该意见指出,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抓手,是构建美丽中国建设新格局的关键支撑。要求坚持改革创新、重点突破、示范带动,在区域、省域、城市、县域各层级,分级分类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到2027年底前形成一批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成果,久久为功建成若干各美其美、群众满意的示范样板,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积累经验、树立标杆。


这也是继2024年1月初公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之后,首次出台系统实施的指导文件。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梳理发现,该意见从区域、省域、城市三个维度,强调分级分类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未来,5大区域,5个左右的省份,大约50个城市、100个县将获得重点支持。


图/IC


聚焦5大区域战略,各自使命不同


国家层面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入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区域重大战略,突出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区域,协同推进长江、黄河流域高水平保护,聚焦解决跨省共性问题,加强区域绿色发展协作,深化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形成各具特色的美丽中国建设布局。


与此同时,这五大区域战略各有侧重。京津冀突出减污降碳协同和生态修复示范区建设;长三角区域突出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样板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突出融合创新美丽湾区建设。从京津冀的修复,到长三角区域的保护,再到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创新,既是对生态现状的正视,也是对不同发展水平中各地目标任务的具体要求。


长江流域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带,要求各省市生态共治;黄河流域上中下游协同保护和治理,要求加快沿黄能源、化工等基地绿色低碳转型。两个流域都强调了全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


发挥省域主体作用,重点支持5个左右省份


要求以省域为主体,落实区域重大战略要求,一体部署本地区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等“美丽系列”建设工作。


意见特别强调,要立足各自优势和特色探索实践,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促进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筑牢生态安全底线、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五个方面走在前、作表率。


同时,要本着少而精、示范性与带动性强的原则,坚持一省域一特色,重点支持5个左右省份开展先行区建设。


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意见强调了低碳科技、绿色制造、绿色交通、资源集约、节能工程、用水“双控”、废物循环、绿色矿山等重点工作。要求各省发挥优势,突显特色,找准建设美丽中国的着力点。


统筹城乡建设行动,50个左右城市将获重点支持


聚焦城乡生态环境保护重点领域和突出问题,探索城市、整县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践的新机制、新模式,引导全社会积极行动。


意见重点支持50个左右城市、100个左右县开展先行区建设,率先形成一批美丽城市、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标杆。


在美丽城市建设上,要求以绿色低碳、环境优美、生态宜居、安全健康、智慧高效为导向,塑造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新优势。同时,提升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在美丽乡村建设上,选择不同主体功能定位的县,以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两山”转化、农业绿色发展、促进宜居宜业为重点,整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意见要求以减污降碳协同、环境品质提升、生态保护修复和现代化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谋划先行区建设重大工程,依规统筹纳入财政资金和金融支持项目储备库。同时,建立健全绿色金融支持先行区建设政策体系,支持在先行区开展重点领域基础科学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研究员 白华兵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穆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