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这意味着将每年至少为A股新增几千亿的长期资金。第二批保险资金的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将在2025年上半年落实到位,规模不低于1000亿元,后续还将逐步扩大。”在1月23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强调。


就在昨天(1月22日),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等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旨在重点引导商业保险资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等中长期资金进一步加大入市力度。


其中,险资被摆在了首要位置。目前,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和权益类基金的金额已超4.4万亿元。


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肖远企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保险公司投资股票还有较大的潜力和空间,加大股票投资也是当前保险资金资产配置比较好的策略和选择。


力争国有年新增保费的30%投资A股 千亿增量资金入场


目前,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和权益类基金的金额已超4.4万亿元。


从保险资金运用看,资本市场和未上市企业股权是主要的投资方向,目前股票和权益类基金投资占比为12%,未上市企业股权投资占比为9%,两项合计占比21%,这反映出保险资金作为长期资本,在投资长期方面的优势和决心。


《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提升商业保险资金A股投资比例与稳定性。具体举措包括:在现有基础上,引导大型国有保险公司增加A股(含权益类基金)投资规模和实际比例;对国有保险公司经营绩效全面实行三年以上的长周期考核,净资产收益率当年度考核权重不高于30%,三年到五年周期指标权重不低于60%;同时,抓紧推动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落地,后续逐步扩大参与机构范围与资金规模。


在23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三项举措均进一步细化。在增加A股投资规模和比例上,吴清提出,力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这意味着将每年至少为A股新增几千亿元的长期资金。


廖岷表示,首先,保险资金具有来源稳定、规模较大、偿付周期较长的特点,是典型的“投资长钱”,也是资本市场重要的参与者。保险资金投资资本市场,是国际的通行做法和基本模式,从我国国有大型商业保险公司资金运行的情况来看,加大资本市场投资力度,仍有一定空间。其次,资本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也需要包括更多保险资金在内的中长期投资资金的参与,以减少短期波动,增强长期发展韧性,而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也会对中长期资金保值增值产生积极影响。


在险资长期股票投资试点上,肖远企介绍称,2023年10月份,金融监管总局批复同意了中国人寿和新华人寿两家保险公司通过募集保险资金试点发起设立证券投资基金,规模为500亿元,投资股市并且长期持有。设立一年多来,基金运行顺利,实现了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的综合动态平衡。


“第二批试点在机制上比第一批试点更灵活。第二批试点规模目前拟定1000亿元,春节前先批500亿元,马上到位,投资股市。后续还将根据保险公司的意愿和需要逐步扩大参与试点保险公司的数量和基金规模。”肖远企表示。


财经评论员、财经作家郭施亮也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引导险资入市,提升A股投资比例,有助于为资本市场带来增量流动性补充。险资作为机构投资者,管理大量资金,这些资金有着强烈的资产保值增值需求,在无风险利率持续下行的大背景下,险资追求更高投资收益,盘活存量资金的需求更为强烈。A股市场有诸多具备低估值、高股息特征的优质资产,比较符合险资的投资需求。“从近期险资举牌港股银行股可以看出,险资更喜欢投资确定性较强的优质资产。目前,A股还有更多优质资产,要引导险资加快入市,一方面需要政策积极引导,另一方面则需要市场环境配合,提升优质资产比例和市场吸引力。”


破解考核痛点 支撑险资源源不断进入资本市场


在绩效考核上,财政部副部长廖岷表示,进一步提高经营效益类指标的长周期考核权重。“净资产收益率”的长周期指标考核权重调整至不低于60%。


针对险资入市,中华保险研究所首席保险研究员邱剑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当前,制约险资提升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上市公司的质量和投资价值,二是险企投资短期考核与长期回报的矛盾,投资期限越短,回报确定性越小。


邱剑进一步称,此次《实施方案》出台,政策导向非常明确,绩效考核周期延长和优化切中险资权益类投资痛点,险资长期股票投资试点积极推进,这对推动保险资金入市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是稳定资本市场、促进保险行业长期健康发展的重大而务实的举措。“配合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推动上市公司股权成为时间友好型资产,不断增强企业家信心,将对后续保险资金源源不断进入资本市场起到根本性的支撑。”


华创证券研报认为,在长端利率下行、非标资产荒背景下,同时考虑市场赚钱效应对险资加大权益配置的影响,预计中长期考核将有效引导险资积极入市。


实际上,2024年险资在资本市场已经活跃了起来,贝壳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发现,去年全年险资合计举牌19家上市公司,创2021年以来新高。


进入2025年,险资也并未停下举牌的步伐。以平安人寿为例,刚开年就举牌了两次,1月15日,平安人寿发布公告称,平安资管受托公司资金,投资邮储银行H股股票,于1月8日达到邮储银行H股股本的5%,触发举牌。1月17日,其再度发布公告,平安资管受托公司资金,投资于招商银行H股股票,于1月10日达到招商银行H股股本的5%,触发举牌。


客观而言,经过三年调整后,资本市场已具有较大投资价值。主观而言,长端利率下行,险企面临潜在的“利差损”压力,也迫使险资从投资端增厚收益,加大权益市场投资则是主要方式之一。


人保资产公司表示,《实施方案》的相关规定清晰地展现出引导保险资金成为坚定价值投资者的政策导向,为将保险资金培育为耐心资本,充分发挥其规模大、期限长、来源稳定的优势,实现跨周期投资布局,开辟了广阔的政策空间。“人保资产将持续秉持长期主义和耐心资本经营理念,一方面,不断提升投资管理能力,强化产业研究深度,持续引导金融资源向关键领域聚集,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创新,进一步丰富产品工具,拓展投资模式,陪伴优秀企业成长,增强资本市场稳定性与活力,助力推动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潘亦纯 编辑 陈莉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