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上市公司杉杉股份披露控股股东杉杉集团被申请重整。
“重整是市场化、法治化化解风险的有效方式,杉杉集团有信心、有决心在各级政府和金融机构的指导帮扶下,积极应对,全力保障全体债权人和投资者合法权益。”1月27日,杉杉集团方面就该事项回应贝壳财经记者。
因债务危机失去另一上市公司永杉锂业后,杉杉系正在尽力保住杉杉股份。
杉杉股份现任董事长周婷在去年12月的工作会议上提出,杉杉股份的稳定与发展是当前工作的第一要务。
杉杉股份自身的资产处置亦在加速。1月初,公司宣布完成一笔建设用地使用权等资产的交割,将回笼逾8亿元资金。
杉杉集团回应称:金融机构支持“保上市公司,保产业”
1月26日晚,杉杉股份(600884.SH)披露,其于近日获悉控股股东杉杉集团有限公司(“杉杉集团”)于2025年1月23日收到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法院的《通知书》((2025)浙0212破申8号) ,其中载明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市分行、宁波鄞州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宁穿支行、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分行于2025年1月21日向人民法院申请对杉杉集团进行重整。
公告显示,法院定于2025年2月7日召开重整听证会,杉杉集团将根据《通知书》要求委派相关人员出席。杉杉股份公告同时显示,该重整申请能否被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后续是否进入重整程序均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截至公告披露日,杉杉集团持有杉杉股份7.82亿股股份,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34.71%;杉杉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上市公司股份11.38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0.51%。前述所持公司股份存在较高比例被质押、司法冻结、标记或轮候冻结的情况。
“公司具有独立完整的业务及自主经营能力,公司与控股股东在资产、业务、财务等方面均保持独立。”杉杉股份在公告中表示,目前公司生产经营一切正常,本次事项目前未对公司日常生产经营造成重大实质影响,后续无论控股股东是否进入重整程序,公司将持续努力做好各项经营管理工作,以保障上市公司稳健经营。
杉杉集团方面在1月27日对贝壳财经记者的回复中亦提到,本次重整不涉及上市公司。最近的相关会议明确,相关金融机构将全力支持杉杉股份的稳定与发展,保上市公司,保产业,确保负极材料、偏光片这两大产业链中重要企业的稳定运营。
自杉杉系创始人郑永刚在2023年2月离世以来,他留下的这家自服装转型锂电的知名民企陷入困顿。
债务逾期、主体和债项信用等级下调、因债务问题涉及重大诉讼或仲裁——杉杉集团在1月中旬的公告中如是披露了公司近一年的处境。
在此次被申请重整前十数日,杉杉集团曾披露未付清国内信用证款项,导致广发银行垫付信用证款项合计3688万元。
上述公告显示,杉杉集团应向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分行支付的人民币110万元贷款利息;应向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分行支付的人民币161.07万元贷款利息;应向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分行归还17310.32万元贷款本金;应向宁波鄞州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宁穿支行归还5000万元贷款本金及40.01万元贷款利息未按照还款计划完成支付。
贝壳财经记者关注到,杉杉集团上述未完成还款的银行中,宁波鄞州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宁穿支行与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分行均出现在了此次申请杉杉集团重整的债权人行列中。
前述杉杉集团的这份公告还披露了公司在剔除上市平台杉杉股份之后的债务情况——有息负债总额126.21亿元,其中1年内到期的短债为120.37亿元。
“截至目前,公司正在积极协调各方商讨各种方式解决当前问题,认真配合各方工作,加快制定短中长期综合化解方案。”杉杉集团在公告中表示。
新任董事长称将积极引进战投加快资产处置,杉杉股份卖地将回笼数亿资金
2024年10月,原属杉杉系旗下的另一上市公司、主营碳酸锂和氢氧化锂生产的永杉锂业(603399.SH)因行政处罚以及股权司法拍卖,易主化工民企永荣控股。母公司失去一家上市公司后,杉杉股份在次月换帅,郑驹辞职,周婷获选为新任董事长。
在董事长更换公告发布当天,周婷通过杉杉微信公众号发布了“致全体杉杉同仁的一封信”,其中提出将积极引进战略投资,加快资产处置,妥善应对当前困难。
作为目前杉杉系唯一的上市公司,杉杉股份同样遭遇锂电行业周期性供需的挑战。2024年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出现3.2亿元至4.8亿元的亏损。
杉杉股份自身亦在加快资产处置。就在不久前杉杉股份刚完成一笔资产处置,将名下位于宁波市海曙区古林镇云林中路238、杉海路80、云林中路218号的总面积为208467.82㎡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及地上的全部建筑物(含装修装饰)、设备和其他附属设施的资产出售予宁波市海曙产城生态建设有限公司,有望回笼8.7556亿元资金。
杉杉股份偏光片业务并购也在日前取得进展。1月2日,杉杉股份公告称,下属相关子公司已完成对LG化学旗下在中国大陆、韩国及越南的OLED偏光片等业务(SP业务)及相关资产的收购交割。该项目的成功交割,标志着中国偏光片企业在OLED偏光片和车载显示领域又一次取得了重大突破。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朱玥怡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穆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