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重点从规划、政策、资金等三方面支持冰雪经济发展,并积极推动相关内容纳入国家“十五五”相关规划。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春节假期,国内冰雪经济热火朝天。各大滑雪场迎来了一拨儿又一拨儿的滑雪爱好者,景区冰雪旅游“热”力绽放。此外,将于近日开幕的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更是为冰雪经济再添一把火。


春节假期消费者乐享冰雪体验,冰雪元素打造“新”年味


激发冰雪经济活力,打造多种冰雪体验新模式、新玩法,成了今年春节假期的新亮点。同时,冰雪经济的火热,推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旅游、酒店、餐饮、交通等行业在春节期间均迎来了客流高峰。


在拥有深厚冰雪基因的黑龙江省,春节假期冰雪消费持续升温。据统计,1月28日(除夕)到2月4日(正月初七),第二十六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累计接待游客超61万人次,其中2月1日入园游客数量突破10万人次,创历届单日入园游客新纪录。


吉林省和辽宁省同属于冰雪资源得天独厚的东北地区,春节假期,吉林省各大滑雪场、冰雪旅游景区迎来新一轮客流高峰,带动冰雪经济全链条升温。长春市冰雪新天地接待游客、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近90%和170%以上。辽宁省今年也推出“戏冰雪 泡温泉赏民俗 过大年”系列活动,全省200余家滑雪场和冰雪乐园准备了多种冰雪新玩法。


冰雪经济带动区域发展,政策驱动持续激发活力


春节假期冰雪消费热潮的爆发,与政策层面的不断加持息息相关。政策发力下,预计未来冰雪经济市场前景仍可期。


2024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7年,冰雪经济总规模达到1.2万亿元;到2030年,冰雪经济总规模达到1.5万亿元。


冰雪经济是以冰雪资源为基础,以冰雪运动为引领,涵盖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等相关产业的综合经济体系。目前我国冰雪产业已基本形成冰雪制造业、冰雪服务业“双轮驱动”的格局,东北、京津冀、西北已呈现冰雪经济“三足鼎立”的态势,冰雪经济促进相关业态融合、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持续增强。


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邱灵指出,冰雪经济产业链条长、导流效应大、社会效益高,对扩大消费、拉动投资、增加就业的促进作用日益凸显。


在此前结束的2025年地方两会上,多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将大力推动冰雪经济发展。


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突出发展冰雪经济。开展景区、度假区质量提升行动,打造雪地越野等新业态,支持更多景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新建1处大型滑雪度假中心。建设冰雪装备产业园,壮大冰雪装备产业规模。推动冰雪运动进校园、进课堂。加强冰雪文化融合发展,持续推进“冰雪丝路”创新先导区建设。实现新雪季接待游客人次、出游总花费增速均达到20%以上。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以阿勒泰、乌鲁木齐、伊犁、博州、昌吉、塔城为重点,打造冬季冰雪旅游精品线路,支持阿勒泰和伊犁等地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冰雪经济集聚区。


黑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冰雪经济引领区。推动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打造世界级冰雪旅游度假胜地和冰雪经济高地。加快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冰雪体育示范区总部基地、冰雪装备产业园、数字冰雪体育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加强冰雪人才队伍建设,举办高水平冰雪体育、冰雪艺术赛事,持续办好“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加强场馆赛后综合利用,扩大亚冬会溢出效应。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政策层面,将围绕吉林长白山、黑龙江亚布力、新疆阿勒泰等冰雪运动资源禀赋突出、国际知名度高的地区,研究通过政策、资金等多种要素保障,支持其打造高质量冰雪户外运动目的地。


此外,中央预算内投资将继续支持符合条件的冰雪运动、冰雪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并将符合条件的冰雪旅游设备纳入超长期特别国债设备更新的支持范围。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张晓翀

编辑 陈莉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