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产业链企业赴港上市的进度加速。近日,正力新能提交了更新后的招股书,记者注意到,虽然2024年前八个月正力新能亏损较上年同期收窄,但尚未扭亏。


除了亏损持续,公司面临的另一挑战或来自同行龙头计划上市,这或带来资金分流。去年年末,宁德时代曾披露赴港上市的计划。


2月6日,贝壳财经记者尝试致电正力新能,未获接通。


尚未实现规模效应毛利率距龙头企业有明显差距


成立于2019年的正力新能主营锂电池制造,于2024年7月递表港交所。1月27日更新的招股书披露了公司截至2024年8月末的财务情况,正力新能尚未扭亏。


2024年前八个月,正力新能实现营业收入28.58亿元,同比增长33.6%;亏损1亿元,较上年同期有较明显收窄。此前的2021年至2023年,正力新能则合计亏掉了超过27亿元。


“由于新企业尚未能利用规模经济效益并达到最佳运营效率,这种激烈的竞争导致中国动力电池行业的新企业平均有三到五年处于净亏损状态。”正力新能援引咨询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表示。公司预计2024年将继续录得净亏损,公司将通过增加销售收入、加强成本管控、形成规模经济效益等措施,以期在2025年实现盈利。


在更新后的招股书中正力新能仍未披露募集资金,仅表示募集资金拟用于产能扩张及建设智能制造设施及柔性生产线、研发活动以及用作营运资金和其他一般公司用途拨资。在扩产方面,正力新能表示,截至2024年8月末,正力新能电芯产品的设计总产能为25.5GWh,预计到2026年将增加至50.5GWh。


尚未实现规模效应对于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是显著的,正力新能目前的毛利率距离龙头企业有明显差距。


根据招股书披露,正力新能董事长为曹德旺胞妹曹芳,她与自己的创业伙伴、正力新能董事兼总经理陈继程均曾就职于福耀玻璃。招股书还披露,曹芳曾于1997年至2011年11月担任福耀玻璃董事,并自2011年2月至2014年4月担任福耀玻璃副总经理。陈继程于2003年10月加入福耀玻璃,并先后在福耀玻璃集团担任多个职位。


作为曹芳胞兄及福耀玻璃掌舵人的曹德旺亦间接参股了正力新能,其实际控制的福建省耀华工业村开发有限公司作为财务投资者持有正力新能约2.52%股份。


宁王计划二次上市马太效应正力新能募资会否顺利


对正力新能而言,更紧迫的危机或来自于市场资金分流。


实际上2024年下半年以来,锂电产业链企业赴港上市的进度加速。


2024年8月,储能电池及系统制造商双登集团递表港交所;2024年12月,从事锂电池回收业务的金晟新能源递表。


为何港股成为锂电企业上市热土?贝壳财经记者了解到,相较A股,港股的上市审查较宽松,流程也相对较短,企业上市可能性更高。对于目前尚亟须资金输血的锂电企业而言,港股的这些优势极为必要。此前A股上市遇挫的海辰储能也被传计划于2025年赴港上市。


2月5日,有市场消息称动力电池巨头宁德时代(300750.SZ)计划在数周内赴港二次上市,有望成为港交所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一宗IPO。目前宁德时代方面未予以回应。


此前在2024年12月27日,宁德时代即公告称拟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股票并申请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挂牌上市,此举系为“进一步推进公司全球化战略布局,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提高综合竞争力”。


光银国际此前研报提出,2025年香港新股市场热度有望持续回暖,根据机构预测,2025年香港新股市场融资金额或达1500亿元,新股数量或回升至80宗,融资金额可望重返全球前三。


如这家锂电龙头登陆港股,或将吸引大量资金,这对其他正在冲刺港交所上市的锂电池企业而言,他们有望募集的资金将被分流。


有从事投融资业务的律师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香港市场资金体量还是较大的,龙头企业上市是否会造成同期其他计划上市的企业遭遇资金分流并不是确定的,也存在龙头企业获得资本市场看好会有利于同行企业估值上涨的可能。具体到单独企业上市,还是需要考虑企业自身资质、资本市场信心以及一些其他因素。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朱玥怡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杨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