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090亿美元,较2024年12月末上升67亿美元,升幅为0.21%。此外,1月末黄金储备规模为7345万盎司,较2024年12月末的7329万盎司增加16万盎司。
央行黄金储备规模连续第三个月上升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指出,央行连续三个月增持黄金,或与未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出现新变化,国际金价有可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易涨难跌等有关。这意味着从控制成本角度出发而暂停增持黄金的必要性下降。我国国际储备中的黄金储备占比偏低。截至2024年12月,我国官方国际储备资产中黄金的占比约为5.6%左右,明显低于15%左右的全球平均水平。此外,黄金是全球广泛接受的最终支付手段,央行增持黄金能够增强主权货币的信用,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创造有利条件。由此,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等角度出发,未来央行增持黄金仍是大方向。央行持续增持黄金,或在一定程度上会耗用外汇储备。不过,考虑到与外汇储备的庞大规模相比,央行增持黄金对外汇储备规模变化的影响不大。
世界黄金协会近日发布的2024年四季度及全年全球黄金需求趋势报告显示,2024年黄金需求创历史新高,全球央行与投资者共同推动需求走强。2024年四季度黄金需求总量(包含场外交易投资)同比增长1%,创下季度新高;全年总需求达到创纪录的4974吨。全球央行购金量已连续第三年超过1000吨,其中2024年四季度购金量更大增至333吨。2024年全年投资总需求增长25%至1180吨,创四年来新高。
从黄金价格走势来看,本轮黄金牛市始于2022年10月,2024年以来金价有加速上涨之势,全年涨幅高达26.6%,创下近14年以来最高涨幅。进入到2025年后,黄金延续上涨态势,特别是1月末以来金价不断突破历史新高。
申万宏源研究团队指出,中期来看,以中国为主的国家主体从2023年以来加速购买黄金,积极扩充黄金在整体外汇储备中的占比。未来,中国的黄金储备/储备资产的比例(约为5.6%左右)相比于全球主流国家(美国为74.9%、德国为74.9%)还有较高的提升比例,央行购金仍是2025年金价支撑的主力因素。
资产价格变化是外汇储备增加主因
外汇管理局表示,1月受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数据、主要央行货币政策及预期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将为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提供支撑。
财信研究院宏观团队指出,1月末外储规模较2024年12月末增加约67亿美元,其中预计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导致外储增加约237亿美元,银行结售汇等交易因素使外储减少170亿美元左右。具体看:一是资产价格变化约使我国外汇储备增加242亿美元,其中利息收益87亿美元,全球金融资产价格上涨使外储增加155亿美元,共使外储增加约242亿美元;二是美元指数小幅走高,我国外储中非美元货币相对美元贬值,汇率折算造成的汇兑损益在5亿美元左右;三是包括银行结售汇、国内经济主体用汇需求和境外机构配置人民币资产等在内的交易因素,预计使外汇储备减少170亿美元左右。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指出,1月,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外汇储备规模上升。当前外部环境不确定性进一步上升,国际贸易领域摩擦加剧,国际金融市场延续高波动态势。随着我国国际贸易产品和区域结构日益多元化,对外贸易韧性不断增强,为国际收支总体平稳奠定了坚实基础,将为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提供支撑。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张晓翀 编辑 陈莉 校对 穆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