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王子扬)2月8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正式实施,依照新国标,脱氢乙酸钠将在面包、糕点等7类产品中禁用。针对这一消费者关注的热门话题,新京报记者从多家休闲食品企业了解到,其已完成相关产品工艺切换,以及之前生产未销售完毕产品的下架工作。


良品铺子方面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公司持续研发新技术、新工艺,旨在保证产品安全、口感口味的同时,不断优化配方,逐步去除包括脱氢乙酸钠在内的化学添加剂。2024年12月25日,良品铺子已完成相关产品的配方调整和生产切换工作,在国家标准要求的期限内提前完成调整。2025年2月初,良品铺子依照国家标准执行,已在2月8日前对所有不符合法规的产品做了下架处理。


三只松鼠方面称,2025年生产的产品都已完成调整。洽洽食品透露,所有产品2024年9月后没有再添加脱氢乙酸钠。盐津铺子方面对新京报记者表示,经过实验室上百次的破坏性试验和长达6-12月的保质期测试,公司已攻克烘焙产品去脱氢乙酸钠的技术难题,2024年9月30日开始陆续切换调整,2024年10月已全部调整完毕。达利食品此前也表示,自2024年10月21日起,其生产的所有面包、糕点类产品中,已去除脱氢乙酸钠。2024年2月,企业已开始调集研发力量,进行相关产品配方的优化调整及验证工作,优化后的产品一直处于陆续生产和销售中。


此外,良品铺子在2024年对外界承诺,将用3年时间,通过持续技术创新,去除一切非必要添加,推动零食行业健康化升级。


据了解,本次新国标中,还修改了部分添加剂的使用规则,增加了阿斯巴甜、安赛蜜与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乙酰磺胺酸等在相同食品类别中共同使用时的总量要求;完善了饮料类别中液体饮料与相应的固体饮料食品添加剂使用的对应关系;修订了二氧化硫、卡拉胶、瓜尔胶、脱氢乙酸及其钠盐等的使用规定;将原标准中归类为“其他类”的部分食品类别重新进行归类,并调整了相应的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等。


编辑 李严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