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东北旅游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并在2024年和2025年迎来了旅游市场的持续火爆。尤其是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的指引下,东北地区积极挖掘冰雪资源,将其转化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同时借助政策红利与资源优势,助力文旅产业爆发式增长。亚冬会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正是东北冰雪向世界展示的机遇。从数据增长到产业链升级,从区域协同到国际化布局,东北文旅正以“冷资源”撬动“热经济”,成为推动区域振兴的重要突破口。



东北冰雪文旅迎来开门红:春节成绩单亮眼,消费动能强劲


刚刚步入2025年,东北文旅就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春节期间,东北三省一区的文旅市场热度持续攀升,冰雪经济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其中,黑龙江省接待游客2626.3万人次,同比增长18.3%,实现旅游收入336.5亿元,同比增长23.8%;辽宁省接待游客5335.88万人次,同比增长30.57%;全省旅游收入达到536.98亿元,同比增长30.11%;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市场表现出强劲增长势头,其中仅入境游订单量就同比增长138%。吉林省冰雪经济也迎来“开门红”——春节期间接待游客2770.68万人次,出游总花费337.55亿元。据携程平台数据显示,吉林省国内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560%,主要客源地包括上海、杭州、广州、北京、深圳等地。


另外,东北地区各大滑雪场和冰雪旅游景区迎来客流高峰。其中,长春冰雪新天地接待游客和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89.8%和170.8%;长白山景区累计接待游客7.57万人,并与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故宫博物院、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等共同跻身同程旅行“2025春节热门景区”榜单TOP10。


这份成绩单背后,离不开东北地区旅游资源的多元化与差异性。冬季,东北的冰雪世界成为无数游客向往的“童话王国”,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人气爆棚,吉林的雾凇奇景更已成为网红打卡地。夏季,大兴安岭的原始森林和呼伦贝尔大草原,则又成为避暑胜地。长白山的天池、瀑布、温泉等景观,更是将自然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人文历史的深厚底蕴为东北旅游增添了独特魅力。东北地区是满族、蒙古族、朝鲜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各民族独特的风俗习惯、传统艺术和特色美食,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例如,满族的旗袍、剪纸艺术,朝鲜族的歌舞、传统美食泡菜,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马头琴演奏等,都成为吸引游客的文化亮点。


边境旅游的独特优势也为东北旅游注入了新活力。东北地区地处东北亚区域的核心地带,与俄罗斯、朝鲜、蒙古等国家接壤,拥有众多边境口岸和城市。G331国道沿途上的边境旅游,不仅促进了东北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还加强了与周边国家的文化交流和经济合作。旅游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提升了东北旅游的吸引力。东北地区通过整合资源,打造了多个特色旅游线路,如少数民族风情深度体验游、中俄蒙跨境自驾游等,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也提升了东北地区在国际旅游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长白山“新三宝”出圈 吉林文旅再添新亮点


“去年十一我们去延边住民宿、旅拍、品尝朝鲜族风味美食,寒假又带着孩子去长白山滑雪,还买了吉林三宝——人参、矿泉水和松花砚回来。”家住北京朝阳的徐女士赞叹,吉林真是一个宝藏地方,好吃、好玩、好看,值得一去再去。


吉林省以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近年来旅游市场的热门目的地。这里不仅有长白山的壮丽雪景,还有吉林雾凇的梦幻奇观,更有查干湖冬捕的民俗风情。吉林省的旅游市场正呈现出多元融合、蓬勃发展的态势。


吉林省地处“世界冰雪黄金纬度带”,拥有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近年来,吉林省深入践行“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凭借其冰雪资源和精心的产业布局,冰雪经济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全省拥有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5家,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其中,吉林北大湖滑雪度假区在国内滑雪场里程排名和人气排名中均位列第一。滑呗APP数据显示,本雪季截至2月7日,滑雪里程全国排名前十的雪场中,吉林省占据3家,分别是北大湖滑雪场、万科松花湖滑雪场和吉旅万峰滑雪场。据《2023-2024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数据,上雪季,吉林省接待滑雪人次304万人次,脱挂式索道雪场9家,脱挂索道32条,三项指标均位列全国第一位。


吉林省还拥有2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5家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9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数量均列东北三省一区第一。数据显示,长白山、长春净月潭、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长影旧址博物馆、长春这有山、珲春防川、延边中国朝鲜族民俗园、吉林省博物馆等多家景区、雪场、博物馆和综合体等2024年全年接待游客数创历史新高。其中,吉林北大湖滑雪度假区、松花湖滑雪度假区今年春节假日创下单日接待量历史新高,前者更将成为雪季接待滑雪度假人次首超100万人次的度假区。


值得一提的是,吉林省物产丰富,长白山“新三宝”人参、矿泉水和松花砚更在社交媒体出圈。尤其是长白山人参,以其形美质坚、药用价值高而闻名。吉林省委书记黄强高度重视人参产业发展,强调要从体制机制入手,推动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擦亮“长白山人参”金字招牌。长白山矿泉水位于世界“黄金水源带”,水质优良,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松花砚则以松花石为原料,石质温润细腻,纹理清晰。长白山“新三宝”不仅承载着长白山的历史文化底蕴,也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近年来,吉林省在旅游项目上的创新也为其旅游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例如,长白山持续打造“长白天下雪”主IP,创新推出“长白天下雪,千里觅奇缘”系列产品。此外,长春冰雪新天地、通化冰雪产业示范新城等新项目的推出,不仅提升了游客的体验,也为吉林省的旅游市场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冰雪赛事助力 东北老工业基地焕新颜


近年来,东北地区文旅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政策支持到市场需求,从冰雪经济到老工业基地振兴,可以说,东北地区文旅产业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期。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7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达到1.2万亿元;到2030年,冰雪经济总规模达到1.5万亿元。随着国家对东北地区振兴发展的高度重视,一系列利好政策相继出台,为东北文旅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国家出台的《东北地区旅游业发展规划》,明确了东北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定位和目标,提出要将东北地区打造成为世界级冰雪旅游度假地、全国绿色旅游发展引领地、边境旅游改革创新样板地和跨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实践地。


同时,各地政府也纷纷加大对文旅产业的扶持力度。在资金投入方面,设立文旅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旅游景区建设、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市场推广等项目。比如,黑龙江省聚焦亚冬会筹备,建设冰雪装备产业园与数字冰雪体育产业园,强化“冰雪+工业”优势;吉林省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资金用于冰雪产业发展,其中每年投放冰雪消费券不低于300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冬季亚冬会与冰雪赛事,也进一步提升东北地区在国际冰雪运动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国际游客前来体验东北的冰雪文化。2025年2月4日,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哈尔滨开幕。这是继1996年哈尔滨和2007年长春之后,亚冬会第三次在东北地区举办。这不仅是东北地区冰雪运动的一次盛会,更是向世界展示东北冰雪魅力的绝佳机会。2月12日至15日,第二届全国高山滑雪大师赛将在吉旅万峰通化滑雪度假区开赛,将通化市“中国滑雪之乡”带到人们视线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文旅消费需求日益旺盛。数据显示,2024年文旅市场呈现“热辣滚烫”的态势,供需两端均呈现多元化增长。这种旺盛的市场需求为东北地区文旅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东北地区通过举办各类冰雪活动,如查干湖冬捕节、吉林雾凇节等,吸引了大量游客。


文旅消费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者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观光旅游,而是更加注重旅游体验、休闲度假和文化内涵。东北地区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正契合了当下消费者对高品质旅游产品的需求。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为文旅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东北地区将老矿区、老厂区、老厂房等改造为冰雪运动场所和研学基地,实现了工业文化与冰雪文化的深度融合。这种创新的模式不仅盘活了闲置资源,也为文旅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近年来,东北地区干部干事创业的氛围愈发浓厚,信心不断增强。各地政府积极出台政策,推动文旅产业的发展。比如,新雪季以来,吉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冰雪产业,下大力气推动冰雪经济发展。制定发布《吉林省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和《2024—2025雪季重点工作任务清单》,指导全省奋战新雪季。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出席新雪季开板大会、查干湖冬捕节和瓦萨滑雪节等品牌冰雪活动,带动和引领全省文旅系统加大产品供给,提升服务质量,保障运行安全,确保雪季运行顺畅红火。此外,吉林省还通过发放冰雪消费券、举办冰雪节等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例如,2024-2025雪季,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中国银联云闪付开展了冰雪消费券活动,累计发放消费券36.64万张,带动消费9331.88万元。


业内看来,东北文旅的爆发,不仅是资源禀赋的胜利,更是政策导向与产业转型的成功实践。未来,东北将持续以冰雪经济为支点,拓展“文旅+”产业链,强化区域协同与国际合作,将“冰天雪地”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金山银山”。随着亚冬会等国际赛事落地,东北有望成为全球冰雪经济新高地,为全面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曲亭亦 实习生 郭栩君 编辑 陈莉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