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刚过,全国各地纷纷召开“新春第一会”,为新一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吹响号角。梳理各地会议不难发现,“营商环境”“科技创新”“绿色转型”等主题词高频出现。
绿色转型成为多地发展重点。上海在农历蛇年首个工作日召开全市营商环境大会,发布营商环境8.0版行动方案,强调绿色转型与营商环境优化相结合;江苏省多地将绿色建筑作为新增长点,推动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无锡市连续第十年以“农历新年第一会”的形式研究部署生态文明建设;内蒙古把“新春第一会”提前到春节前,强调以新能源全产业链发展为牵引,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绿色发展能级;山东“新春第一会”强调着重抓好10项重点改革任务,深化能源转型改革,健全新能源供给和消纳体系;广东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绿色低碳产业,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此外,山西、陕西、新疆等能源大省也对“煤炭智能绿色开采”“风光氢储一体化”等进行了部署,加快推动“双碳”目标下的产业优化与重构。
不只是“新春第一会”,就在开年的地方两会上,绿色发展依然是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点方向。2025年,各地纷纷布局绿色新赛道,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绿色低碳产业”“推动绿色消费”“零碳园区”“无废城市建设”“发展绿色金融”“绿色建筑”“节能降碳行动”等成了2025年开年的绿色热词。另外,一系列利好政策和行动方案相继出台,特别是“零碳园区”“碳足迹”以及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CCER)的重大利好与推进,也为实现双碳目标注入了强大动力。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研究员 陶野
编辑 陈莉
校对 卢茜